十年磨一劍 今朝試鋒芒——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02所「星火工程」型號攻堅記

中國航天科工 發佈 2022-06-18T18:55:49.763097+00:00

「我們的產品經歷了漫長的暗黑期,最終因團隊成員的矢志不渝、堅定恪守,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因此它被項目組成員稱為『星火工程』。」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三院302所團隊負責人如是說。在談到該產品的意義時,他認為:「產品的成功好比擁有了『戶口』,正式進入國家隊。

「我們的產品經歷了漫長的暗黑期,最終因團隊成員的矢志不渝、堅定恪守,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因此它被項目組成員稱為『星火工程』。」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三院302所團隊負責人如是說。在談到該產品的意義時,他認為:「產品的成功好比擁有了『戶口』,正式進入國家隊。」

  • 成形:從此有了「星火工程」

如果從源頭追溯起,該產品的研製歷程十分艱難。在裝備技術快速革新的十幾年裡,外界對該項目有過質疑、有過遲疑,但產品團隊堅定地相信產品技術和產品方向,沒有放棄對它的設計改進。

「我們一直跟蹤項目用戶的需求,堅持不懈開展研製工作,如今項目的改進型花落所里。現在,我們進一步提升了產品技術,實現了產品更新換代。」在介紹產品時,團隊負責人自豪地說。改進型研製過程經歷了初樣和正樣兩個階段,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這是302所首個在用戶方得以立項的項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各級領導在調研該項目時反覆強調:「實現了該裝備領域的突破,這是履行強軍首責的重要抓手。」

團隊成員祥哥說:「在項目的牽引下,302所在總體技術和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不僅支撐了所內前沿技術創新,也對後續產業化發展意義重大。同時,項目鍛鍊了一批骨幹人才,為後續承擔相關任務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 成長:我之「理想」,它之「生命」

星星之火最終得以燎原的跨越來之不易,302所舉全專業之力讓產品煥發新生,讓「星火工程」重燃新生力量。

在結構和設計方面,產品全面開創了新的技術路線,參照航空理念和方法,在成本與性能之間權衡和優化。「強約束下的總體設計實現了不少關鍵技術上的突破。」團隊技術負責人於哥說,「『瘦身』成功的它達到了整體更加輕質化的設計要求。」

控制是決定飛行試驗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團隊也突破了許多關鍵技術,使其在複雜條件下表現得更加優異。團隊成員經過不懈努力,終於攻克了複雜環境下的機動發射技術,使裝備即便遇到惡劣氣象條件,也能順利起降。狹小空間的安全回收技術使它適應了多變環境,實現了安全可靠回收。

成功並非敲鑼打鼓得來的。在將近五年的研製歷程里,團隊成員嘗遍風霜雨雪,在挫折和困難中摸爬滾打。

一次飛行失利後,團隊開始了煎熬的「歸零」。為了找出原因,團隊在一周的時間裡不分晝夜地做試驗,終於拔除了「病灶」,為後續飛行奠定了可靠基礎。

在團隊裡,產品的「生命」和隊員的生命早已深深交融,甚至比自己的生命更加寶貴,因為這個產品不僅灌注了他們的心血,還承載著他們更加高遠的理想。

  • 成熟:「星火」可以燎原

隊伍中,大多數人都跟隨產品到了高海拔地區。幾位女同事多次往返最高點位,艱苦的現場環境讓上廁所都成為了奢望。「這是對毅力的挑戰,大家都是穿著紙尿褲上去的,也都不敢喝水。」小凌說。

彭總、楊總和黃總都曾上到最高點位,「風最大的時候超過了10級,想站穩都難,血氧濃度也一度降到20,人好像飄在空中一樣。」這是現場環境留給他們最深刻的印象。

高原上猛烈多變的風也讓產品回收之路變得十分艱險,「第一次上高原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高反』,而是差點把我吸出車外的狂風。」初上高原的小王說。產品返航要穿越重重高山,為了保障它安全「回家」,同時對技術設計進行重要校驗,起降回收組經常要頂著八九級的大風在回收場周邊一米一米確定回收航線參數。

2019年,團隊成員小於第一次跟隨隊伍進場。當時他的孩子才出生50多天,為了能安心進場,小於坐了一夜火車,把孩子和老婆送回了老家。又過了一個月,小於的岳父去世了,他這才回去了兩天。「家裡人嘴上會抱怨,但心裡很惦記,媳婦兒總問我衣服夠不夠穿,在那兒冷不冷。」說到這,小於的聲音也哽咽起來。

對這個產品,大家傾注了濃厚的感情,付出了成倍的心血,也寄予了厚望——

「我不愛它,我費這麼大勁幹什麼?」

「有了它,我們搞裝備就不是自己琢磨了,我們有戶口啦!」

「航天報國不是說說而已,希望這個產品能為我們的國防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團隊成員斌哥和其他幾位成員激動地說。(來源:中國航天報 文攝:楊曉華 李政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