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日本流行這種玩具?

中外玩具網 發佈 2022-06-18T20:51:35.720071+00:00

懷念過去似乎已經近幾年的常態——玩具行業也不例外,在日本,昭和年代在廟會、校邊店中曾出現過不少備受當時小朋友喜愛的玩具產品,如今又成為了廠商的靈感來源——有玩具公司甚至將這些玩具打包出售,頗受歡迎。



近日,王心凌的一曲「愛你」,讓大批男同胞高呼「爺青回」;11年前首播的《甄嬛傳》到現在依然吸引大批Up主二創解讀……懷念過去似乎已經近幾年的常態——玩具行業也不例外,在日本,昭和年代(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在廟會、校邊店中曾出現過不少備受當時小朋友喜愛的玩具產品,如今又成為了廠商的靈感來源——有玩具公司甚至將這些玩具打包出售,頗受歡迎。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復古人氣玩具吧,不知道能否給廠商帶來一些啟發呢?


1960年代以前

紙氣球(紙風船)

顧名思義,用紙制,吹氣後能像氣球一樣膨脹起來。傳統款造型很簡單,近年的改良款加入了許多可愛的造型。

拍紙片遊戲(めんこ)

起初是用紙折成方形,多方進行對戰。後來,對戰用的工具慢慢進化成圓形的卡紙,卡上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慢慢有了賞玩、收藏的功能,這算不算是卡牌遊戲的「祖宗呢?

玻璃彈珠(ビー玉)

五顏六色亮晶晶的珠子非常吸引小孩子。大家在課間課後,拿著幾顆珠子,或蹲或趴就可以開始遊戲了。玩法多樣。

注水悠悠球(水ヨーヨー)

就是在氣球里注入水,用繩子密封,像悠悠球一樣蕩來蕩去地玩,是夏日廟會常見的遊戲活動之一。

鏈環(チエンリング)

這些鏈環沒有彈性,但是有開口,可以像鑰匙圈一樣一個扣一個,組成各種造型。相信,小時候串成手鍊是最受女孩子們歡迎的玩法了。

咔哧咔哧響的錫制玩具(カチカチ/セミカチ)

一開始是用錫片壓成形,表面製成蟬的形狀,背面有一塊金屬片,按壓金屬片會發出咔哧咔哧的聲音。後面有了更多的造型,甚至發展出中空狀,不變的依然是按壓出聲。

1960年代

章魚氣球(たこハふうせん)

這款印著章魚圖案的氣球在那個年代一直是製造節日氣氛的重要道具,在全國大大小小的廟會活動、氣球店都能看到。後來隨著1970年代美國同類產品的引進,慢慢衰落。

孔雀翎氣球 (羽衣パンチ/ピーコック バルーン)

和章魚氣球類似,也是廟會活動的常客。不同的是,表面印刷的是孔雀翎圖案。

線軸編織 (リリアン)

線軸編織是教孩子編織基本原理的傳統方式。

水鳥笛(みずぶえ)

是一種小鳥形狀的笛子,內部中空,可裝水。從尾部吹氣時,氣流經過水體、中空震盪,發出奇特的聲音。

超級撈球遊戲(スーパーボールすくい)

類似於紙勺撈金魚,只是這個遊戲撈的是小球。

1970年代

香珠(香り玉/におい玉)

在當時的小學生中非常流行。帶有各種香味的珠子放在透亮的瓶子裡,非常吸引愛美的小女生。

彩虹圈(スプリング)

看似彈簧簡單的構成,可以鍛鍊人(小至3歲小孩子,大至老年人)的眼手協調能力。也可以變幻出多種的玩法,鍛鍊創新能力,在坊間有許多愛好者舉行競技遊戲,成為老少皆宜,廣為流傳的益智玩具。

卷笛(吹き戻し/巻き取り笛)

傳統版

這種在派對上的小玩意,相信很多讀者也很熟悉了。一吹,原本捲起來的部分就會伸出去,並發出搞怪的聲音。傳統版的卷笛只有一個捲筒,但發展到現在,尤其愛搞怪的日本人加入了多個捲筒,且造型千奇百怪,無怪乎日本網友稱,是肺活量的考驗。

改良版

青蛙指偶(コロちやんカエル)

最早是作為吉祥物的玩偶出現的,後面演變為中空,可以套在手指上作為指偶玩耍。現在,在日本的藥局依然可以看到,而且有各種不同的服飾造型可選。

吹球管(吹き上げパイプ)

形如菸斗,在出氣口處有一個球網。玩法就是吹氣把球持續頂起,也是個考驗肺活量的活動。有公司將其改良,在出氣口加入了計量管,降低了部分難度,同時可以量化氣球的高度,將其作為腹部鍛鍊的用具來營銷,也算是腦洞大開了。

切糖模(かたぬき)

是在日本夏日慶典流行的小遊戲,用針或牙籤按圖案的輪廓,將彩色糖塊多餘的部分挑開,取出中間的圖案。

紙肥皂(かみせっけん)

據說在70年代後期,日本女孩幾乎人手一件。肥皂做得像紙一樣薄,遇水溶解,非常實用便攜。現在則是旅遊紀念品了。但這款商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作為便攜的清潔用品,銷量猛漲十倍。

改良版

美式碰撞球(アメリカンクラツカー)


用繩子牽連著的兩個球通過人為的舞動而撞擊在一起,發出響亮而有節奏的撞擊聲。因為這種玩法,對球體的材料要求很高。在美國就曾因球被撞壞了,碎片飛濺的危險而停售了這款產品。

燕子螺旋槳滑翔機(ツバメのプロペラグライダー)

其實就是用發泡膠製成的滑翔機,非常輕便。一擲就能飛。

吹泡膠(トラバルーン)

泡泡膠也是很多80後的童年回憶了。把泡泡膠擠到一根吸管上,就可以吹泡泡了。低階玩家,能吹出個大泡泡而不漏氣就算成功。高階玩家則可以將泡泡多個拼接,擺出不同造型。

1980年代

變裝眼鏡(変裝メガネ)

傳統版

在過去,戴眼鏡的人是少數,尤其是戴墨鏡,通常都是明星。這款昭和時期的變裝眼鏡包裝上就印有「就像明星一樣」。近年的新版則增加了不少搞怪元素,設計了不少獨特的眼神。

近代版

彈跳杯/爆眼圈(パッチンカップ/ポッピンアイ)

由一個小的圓頂形橡膠或類似材料製成,類似於橡膠球的一半。向上凸起的一面常常印著笑臉。當將其翻轉時,玩具會因材料彈性向空中反彈,並發出響亮的爆裂聲。通常放在膠囊中出售,有各種大小不一的尺寸和顏色。

土地之子(くねくねつちのこ)

在昭和時代,這種玩具是幽靈生物的代表。把系線系好,把它拿在手裡,它就活起來一樣在你手上動來動去。是不是好像近年流行的指尖解壓玩具?拿在手裡隨意無意識地逗弄,疏解壓力。

彩虹伸縮筒(カメレオン/ピーパーヨーヨー)


一圈一圈層層疊疊,向外一甩,彩虹筒就伸得老長老長,好像變色龍的舌頭一樣。

夾手口香糖(パンチガム)

這款玩具有那麼點惡作劇的成分在,包裝上的配圖已經說明了一切。外表是口香糖,卻另有玄機。在對方抽出一條口香糖的時候,出其不意地「夾」你一下,想想那感覺也真是酸爽。很多日本網友在再玩這款童年玩具時,都紛紛表示,這真是久違的青春疼痛啊!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官方說明,適用年齡5歲以上。

發光手環(光るブレスレット)

傳統版

傳統版的發光手環,現在我們還能在晚會現場看到。經彎折、擊打、揉搓等使內部夾層破裂,引起兩種化合物反應致使螢光染料發光。日本的改良版將其改為LED,發光時間長,造型也更多樣了。

改良版

小孩子的快樂其實很簡單。這些小玩意雖然沒有很複雜的結構和很炫酷的造型,但是依然能風行一時。如今這些復古玩具在日本的電商平台樂天上有不少全新的,或中古品出售,不僅有愛好收集、尋找童年的回憶消費者,也有年輕一代被其吸引。有玩具公司將這些玩具打包成一個大套裝,名為「昭和復古玩具滿載套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