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公里桃花塢2》線上看片會:一起找尋生活中的社交舒適區

高能e蓓子 發佈 2022-06-18T21:16:05.913141+00:00

6月17日,《五十公里桃花塢》第二季舉辦找尋桃花塢中的「塢另我」主題看片會,多家媒體受邀參加。節目旨在通過15位塢民在群居生活中,對構築理想社區的摸索,找到自己和他人、和社會的相處方式,刺激大眾產生對於社交與理想生活的思考。

6月17日,《五十公里桃花塢》第二季舉辦找尋桃花塢中的「塢另我」主題看片會,多家媒體受邀參加。節目旨在通過15位塢民在群居生活中,對構築理想社區的摸索,找到自己和他人、和社會的相處方式,刺激大眾產生對於社交與理想生活的思考。


本次看片會,總導演池源、謝滌葵在線與參會媒體一同觀影,除講述節目製作初衷外,還分享了拍攝過程中的點滴趣事。在看片會結束後,大部分媒體表示對節目中呈現的社交場景有深切共鳴,在高度肯定節目價值立意的同時,也產生對構築專屬社交舒適區的新啟發。


新老塢民社交破冰 啟發人際關係新思考

《五十公里桃花塢》第二季延續社交實驗概念,15位塢民就像不同的社交樣本,展現出不同的社交狀態。老塢民相談甚歡,新塢民擔心自己無法融入,通過幹活、做任務「刷存在感」,用「卷」證明自己在群體中的價值。無論是大家長式宋丹丹、享受獨處王傳君還是迎難而上武大靖,他們都在用自己熟悉、習慣地姿態進行社交破冰。


總導演池源分享自己在塢民人員選擇以及節目架構、人物策劃上的用意,15位塢民代表15種不同性格的社交人格,桃花塢將這些不同的人格聚集到一起,探尋在不同社交距離的變化下,當代社會群居生活的多種面貌。

除此之外,他還表示《五十公里桃花塢》第二季吸取第一季的經驗上,參考現實社會,完成對節目內容的升級,找到節目最大的亮點——社交。節目中設置大通鋪、增加的塢民任務、懲罰制度以及「貢獻值」考核,均是力求讓塢民們可以更加快速的了解彼此、拉近社交距離,碰撞出更豐富多元的社交內容,適配更多現實場景,從而啟發大眾產生更多關於人際關係的思考。


媒體觀影沉浸式共情 展現平台人文關懷

看片過程中,媒體就節目內容和看點展開討論,塢民們通過集體任務建立聯繫、情感,這與現實中某些社交場景不謀而合,相似的社交場景總能讓人自然而然地產生共情。多數媒體表示對復盤會的印象最為深刻,塢民們受從眾心理影響不敢輕易表達自己,而王傳君敢於表達自身想法,平衡自我意識與群體社交關係,他的社交態度、觀點也為自己日後社交提供了思路參考。


總導演池源、謝滌葵在此後的採訪環節中講述了設置「放逐孤島」環節的目的及意義,作為社交類真人秀,觀眾想看到的是人物關係的發展與變化,希望通過這個環節的設置去攪動15位塢民之間的社交狀態及關係,推動他們的社交情緒、感受的表達;

同時,通過「放逐孤島」去營造不同生活價值的碰撞,將喜歡群居或是喜歡獨處這兩類人的社交狀態,真實地展現在大眾的面前,從而啟發大眾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社交,找到屬於自己的社交平衡點。這也體現了節目和平台,對當下年輕人精神生活與社會關係的人文關懷。


《五十公里桃花塢》第二季將於6月上線騰訊視頻,節目通過呈現15位塢民在群居生活中找到專屬社交舒適區,啟發大眾找到理想生活的全新打開方式,激發更多關於社交的思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