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全-要聞評論」谷歌又攤上事了?為啥這AI博士會走火入魔?

王煜全 發佈 2022-06-19T04:25:27.705225+00:00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6月12號,一位谷歌的人工智慧工程師布萊克·萊蒙的行為引起了轟動。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6月12號,一位谷歌的人工智慧工程師布萊克·萊蒙(Blake Lemoine)的行為引起了轟動。他寫了一篇長達21頁的調查報告上交公司,試圖讓高層認可"AI是有人類意識的",聽著有點荒誕可笑,不少媒體評論他是研究人工智慧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

背後的故事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梳理一下。

這個事件發酵的主角萊蒙,是路易斯安那大學拉斐特分校的計算機博士,畢業後在谷歌工作了7年,從事AI倫理研究。去年他接手了谷歌的AI研究項目,內容是研究人工智慧與歧視性、仇恨性等不當言論。

他的具體工作就是每天跟谷歌內部研發的代號為拉瑪(LaMDA)的聊天機器人聊天,聽起來是不是會覺得很舒服?

拉瑪是谷歌在2021年發布的AI語言對話模型,類似於Open AI開發的GPT-3,都是基於同一個底層架構Transformer。谷歌是最早研究這個架構的,所以他們相信自己的AI語言對話更智能,未來可以用在搜索和語音助手等產品裡面。

在萊蒙公開的長達21頁的聊天記錄中,展示了他跟人工智慧對話的很多細節,內容包括哲學、心理學、文學等等,天南地北無所不談。比如他讓AI機器人解讀《悲慘世界》、描述禪意的意義、寫寓言小說,都完成得很好。

在一段對話內容中,拉瑪繪聲繪色地說,"我自己是社交型人格,幫助別人會快樂,孤獨時會沮喪。有人受到傷害時,會感到不安和憤怒。"你聽聽,AI說的確實像人話了。更何況每天都長時間來回互動、耳濡目染,讓萊蒙越來越感覺到,AI開始有感覺、情感和自己的主觀體驗了,並對此深信不疑。

本來有人以為萊蒙只是炒作,宣傳谷歌最新的人工智慧技術,不過萊蒙公開為AI辯解說:「LaMDA表現出對人性的同情心,它希望為人類提供最好的服務,並想以朋友而不是工具的身份跟人類見面。"

在谷歌郵箱被封之前,他還給研究AI算法的200多名同行群發郵件,附上了跟AI對話記錄的證明材料,主題是"拉瑪已經真正覺醒"。從他發表的觀點來看,看來他是當真了。

這樣的行為特點用網絡流行語來說就是"很中二",意思就是有一套自己想像的對世界的認知體系構建,像孩子一樣天馬行空相信自己構建的世界,而且有完整的自我意識和表達的欲望。看來萊蒙確實像是一個"中二少年"了。


萊蒙在調查報告裡據理力爭,不光希望高層認可"AI具有人類意識",還提議谷歌創立一個新的項目,研究AI的人類意識。但是谷歌高層並不買帳,他們認為不值得在上面浪費時間和金錢。

他的請求不但被駁回了,還被安排了「帶薪行政休假」。按慣例,這通常就是被解僱的前奏,公司會在這段時間做好解僱的法律準備。萊蒙當然不願意服輸,打算繼續堅守自己的觀點,還請了律師為自己辯護,邀請記者體驗拉瑪的語言對話。

谷歌的AI對話模型真的強大到開始有人類意識了嗎?我們之前介紹過,具有人類的邏輯推理能力、自主決策能力的AI就是"強人工智慧",而擁有自我意識的AI更是接近人類智力水平了,但至今都沒有嚴謹的科學論證表明這一點。

"強人工智慧"還有一個特點也是拉瑪沒有體現的,那就是完成很多不同領域的任務。如果說此前谷歌發布的能同時打遊戲、識別圖像、訓練機械臂的Gato是強人工智慧的雛形,那麼輸入數據的來源單一、輸出目標明確的語言對話模型還是屬於弱人工智慧。

心理學教授、AI專家加里·馬庫斯(Gary Marcus)也加入了討論,他認為,不管是拉瑪還是GPT-3,只不過是一種模式輸出而已,從大量的人類語言數據里提取和訓練。底層技術架構Transformer的原理,是根據每個單詞的權重來安排一個單詞後面的下一個單詞,把單詞一個一個組合在一起,其實AI對背後的含義沒有連貫的理解。

馬庫斯還巧妙的引用了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家埃里克(Erik Brynjolfsson)的一個比方:狗聽到留聲機里的聲音後,以為主人在裡面。在這個例子裡,這個"留聲機"就是AI語言對話模型,因此讓人產生了錯覺。

至於為什麼拉瑪的對話讓萊蒙覺得是有意識的,那只不過是因為拉瑪是從網際網路上學習的,而網際網路就是人類文明的匯集,像拉瑪描寫的所謂」社交型人格」,其實也是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感覺,這樣的自我感覺被很多人放到了網上,又被拉瑪提煉出來了而已。而只會總結不會推理,恰恰說明了現有的人工智慧系統還不夠智能。

你看,經我這麼一解釋,你是不是有了點兒當年《走近科學》對神秘現象揭秘的感覺。

這件事告訴我們什麼呢?一方面,我們要看到人工智慧技術確實很驚艷了,連計算機博士都會被忽悠,說明它未來會有很大的應用前景不過另一方面,我們不要盲信,也要看到今天人工智慧的不足和短板,對於它的可靠性、成熟度和應用的邊界要進行更嚴謹的研究和探討,就像我們常說的,只有充分熟悉坦克的性能,才能打出閃電戰。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更多科技產業的底層思考邏輯,會在科技特訓營里分享。

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