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強快遞公司,卻被網友質疑開不下去,中國郵政的隱秘硬實力

葉凌風 發佈 2022-06-19T13:14:34.823870+00:00

過去的21年,是我國快遞物流業風雲際會、激流動盪的歲月,各路高手你方唱罷我登場。它就是曾經讓很多人又愛又恨的中國郵政,一家經常被吐槽效率低下的快遞公司,一個被很多人認為已經瀕臨倒閉的夕陽企業。

過去的21年,是我國快遞物流業風雲際會、激流動盪的歲月,各路高手你方唱罷我登場。燈火闌珊里,幾家民企的「合縱連橫」已經足夠寫滿一本教科書。而在舞台邊緣的明暗交界處,一家「佛系」的巨無霸央企卻在低調地開拓硬核發展之路。

它就是曾經讓很多人又愛又恨的中國郵政,一家經常被吐槽效率低下的快遞公司,一個被很多人認為已經瀕臨倒閉的夕陽企業。

被吐槽十幾年之後,不少人後知後覺地發現中國郵政不僅依然「健在」,而且過得有滋有味;就連屢遭詬病的快遞業務風評都開始好轉,其周邊文創也做得如火如荼。

它不再是舊時光里的落日餘暉,而是新紀元下的硬核寶藏。

那麼,這家曾經「最爛」的快遞公司是如何完成逆襲的?如今的中國郵政到底有多硬核呢

不再「擺爛」的硬核戰士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郵政都是問題不斷、效率低下的樣子。之所以問題頻發,主因還是管理混亂和固步自封,面對新形勢下的快遞服務沒有及時進行調整。不過在中國郵政集團成立、內部完成政企分家之後,浴火重生的「老字號」煥發了新的光彩。

為了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務,中國郵政不斷加強硬體設施的建設,如今它已經擁有31架郵政運輸機和174架火車郵箱,各類郵政汽車大概11萬輛。

因此,這兩年網絡中有關於郵政效率的吐槽已經越來越少。如今的中國郵政已經能做到全國範圍內三日到達,不跨省次日達的高效率配送。在很多人看來,如今網購選擇EMS,無論是服務質量還是效率都僅次於京東和順豐,略強於三通一達。

和民企相比,中國郵政最硬核的地方在於——它是如今國內覆蓋率最廣的物流企業,達到了農村的「100%」覆蓋。「只要在中國境內,中國郵政都能到!」這句曾經引爆短視頻的熱點並非空談。

中國郵政為了做到這一點,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來布局。截止到目前,它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擁有了5萬多處郵政支局,在三沙群島、雪域之巔以及沙漠腹地都能看到郵政人員忙碌的身影。

和民營快遞專注城鎮不同,中國郵政超過70%的站點都分布在偏遠農村中,為那裡的居民帶去了生活必需的郵政和物流服務。

我國的疆域廣闊,很多偏遠農村甚至處在複雜地形中,這些地方的快遞郵寄是很難實現盈利的,入不敷出是常態。因此哪怕在民營企業攻城略地的關鍵時間裡,它們也沒有把目光放在這些區域。

只有中國郵政,努力把快遞和郵件送到了偏遠地區的最後幾公里,讓這裡的人也能享受到網購的快樂。有網友曾經留言:老家在山區,想給家裡買東西發現順豐竟然支持,沒想到老爸老媽收貨時才發現,完成配送的是中國郵政的快遞員。

「傳郵萬里,國脈所系」是周總理對中國郵政的寄語,也是他們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

除了高覆蓋率,中國郵政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快件配送的安全性。其他快遞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貨品丟失問題。如果是普通貨物還好,萬一是重要的文件,這樣帶來的損失是極大的。

而中國郵政的快遞配送車輛採取運鈔車的安全標準,每一個環節的操作都有著嚴格的規定,最大限度上避免了快件丟失。因此政府機關的重要文件在傳遞的時候使用的都是EMS,許多大企業之間的文件傳送也會選擇中國郵政來進行配送。

有得必有失,無論是高覆蓋率還是嚴苛的安全標準,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支持的,這就是為什麼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郵政都會持續虧損的原因。

世事如潮、人間變換,21年裡地覆天翻。一度跌到谷底的中國郵政如今已完成華麗蛻變,它的逆襲之基又是什麼呢?

「莫欺少年窮」的翻身好戲

大眾記憶的中國郵政曾經是個積貧積弱、行將倒閉的「賠錢貨」,上世紀90年代,中國郵政堪稱央企中的另類,即便是有著高額的國家補貼,依然擋不住虧錢的步伐。

在那個年代,大家更熟悉郵電所這個名字,彼時郵政和電信還沒分家。90年代恰逢電信業務興起的前夜,營收已經有了較大增長。而即便有後者的輸血,也擋不住郵遞業務源源不斷的虧損。1997年,中國郵政的虧損達到了極值,單年虧損179億讓人咋舌。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1998年,政策的調整讓郵政和電信徹底分家,似乎一切都向著最壞的方向發展,中國郵政已經走到了谷底。

不過走到谷底未必是壞事,只要堅持不放棄,抬起頭來向上望。無論朝哪個方向走,都是上坡路。

中國郵政看似在一次次調整中失去了很多,但核心的盈利利器——儲蓄業務卻一直攥在手裡。進入新世紀後,郵政儲蓄銀行在多次停擺復起之後變得穩定,成為了扭虧為盈的關鍵。

無論在哪一個國家,開銀行、發展金融業務都是絕對的吸金利器,中國郵政在新世紀來臨後,陸續開設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郵人壽和中郵證券,完成了大虧損之後的絕境翻盤。

中國郵政依託其足夠廣泛的支點分布,讓郵政儲蓄銀行在下沉市場做到了極致,覆蓋面非常廣。一些偏遠地區可能見不到那些耳熟能詳的商業銀行,但是一定少不了郵政的身影。

金融業務帶來的巨額收入很快抹平並超越了有地的虧損。2020年中國郵政的營收達到6645億元,實現利潤606.4億元。而在這一年,民營快遞企業中做得最好的順豐全年營收為1500億元,但是利潤率遠低於中國郵政。

如此強大的營收和利潤率,讓中國郵政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多項權威榜單中,它都排名世界郵政集團第二

除了金融業務,中國郵政也是老牌國企中跨界運營做得最好的幾家。2014年,它的業務範圍有了很大的拓展,大家熟悉的文創產品、批發、零售食品、零售藥品和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等內容都納入了經營範圍。

之前在網絡中熱度頗高的中國郵政奶茶店就是一次不錯的跨界嘗試,也讓這個低調的企業再次進入網友的視線中。

中國郵政有一個天然的優勢,它有著足夠多的線下支點,可以非常迅速地把跨界產品布局到全國的每一個城市和鄉村。店員也可以第一時間收到線下的反饋,讓產品的運營更有針對性。

爽文曾經有一條百試不爽的創作規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而這一點在中國郵政的身上可謂體現得淋漓盡致。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足球場上有一種說法,真正的定海神針未必在球場上有多亮眼,往往要等到他暫離賽場,觀眾才能驚覺其赫赫之功。在中國物流和快遞業里,看似低調的「中國郵政」就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在很多人看來,中國郵政永遠是我們的後路,是整個中國物流行業的壓艙石。

這一點是在網際網路行業燒錢大戰後,大家逐漸意識到的。如果行業內沒有國企兜底,最終受傷的必然是消費者。

因為很多企業一旦取得了壟斷地位之後,就擁有了定價權,消費者只能接受價格越來越高的服務,沒有替代品。無論是曾經低廉實惠的外賣還是價格激鬥後的在線打車服務都是如此

而正是因為有了中國郵政的存在,所以無論快遞行業的價格戰發展到什麼地步,消費者都不用太擔心。它從側面維繫了我國物流行業的穩定,因為只要中國郵政不漲價,那麼就算民營企業取得了壟斷地位也沒有定價權。它如果定價過高,消費者會毫不猶豫地轉投EMS。

除此之外,中國郵政還在政府的多項規劃里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村村通」絕對是我國政府最偉大的事業之一,它讓每一個農村人都享受到了現代生活的美好,是脫貧致富路上最有力的幫手。而廣義上的「村村通」並不僅僅是道路通暢,還包含了多個方面,中國郵政就貢獻了重要的力量。

有了中國郵政的布局,至少在快遞物流上,我國各個地區都是平等的。偏遠地區的消費者不會因為商業考量就被放棄。「人民郵政為人民」不僅僅是口號,也是長久服務後的堅實口碑

進入新世紀以後,來自農村的聲音逐漸被壓制。因為城市的人更早享受到了網絡的便利,他們在網絡中發聲留言更多是考慮自身的處境,於是網絡中所有的煩惱都是城市人的煩惱。在這些人眼中,效率較低的中國郵政自然是槽點滿滿。

移動互聯時代來臨後,中國郵政的口碑之所以完成翻轉,很大原因就是農村用戶的聲音開始在網絡中出現。對其中不少曾經被民營快遞「拋棄」的人來說,中國郵政就是他們心中最好也最貼心的物流企業,沒有之一。

結論

「使命必達」是一個舉重若輕又浪漫無比的承諾,在高樓林立的城市煙火里我們很難感悟其背後的價值。只有當你身處高原深處或者荒漠盡頭,才能完整體會收到快遞時的喜悅和感動。而這就是中國郵政沉默的擔當和硬核的溫柔。

欲戴王冠則必承其重,中國郵政的全覆蓋來之不易,是真金白銀的大量投入,更是無數郵政人背後的默默付出。好在人民不會忘記,當網絡聲音逐漸全面後,它便獲得了應有的評價。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這是中國郵政過去的樣子。而四通八達、便捷高效才是如今真實的它。

至於未來的中國郵政,想必會帶來更多浪漫溫馨的國民記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