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殖青蛤?青蛤有什麼特點?

奧克丹水質分析儀廠家 發佈 2022-06-19T15:15:36.624215+00:00

殼長1.5~2厘米的小蛤,在平均氣溫26攝氏度時,離水陰乾5天,存活率為100%,7天存活率為97%:3.5~5.0厘米成蛤,在平均氣溫26攝氏度;

青蛤的生物學特性

青蛤的生態和分布青蛤( Cyclina sinensis )主要分布於我國南北沿海、日本本州以南和朝鮮、琉球群島以及東南亞一帶。生活於近海砂泥或泥砂的潮間帶,以高潮區的中、下部為多。青蛤營埋棲生活,埋棲深度與個體大小、季節及底質有關。肉眼可見的幼苗僅埋棲在表層0.5厘米以下,2~3齡的可達6~8厘米,大的個體甚至深達15厘米。炎夏或嚴冬則棲息較深。含砂量大的底質,埋棲較淺。青蛤在穴內,雙殼微張,足和水管伸出,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水管迅速縮進殼內,足部立即收縮膨脹變粗,增加青蛤在穴內的阻力,防止外界的侵害。青蛤的水管較大,伸展時是殼長的2~3倍。退潮後,灘面上只有1個橢圓形小孔青蛤不易「跑流」,遷移性很小。

青蛤為濾食性貝類,其食以硅藻為主,主要有圓篩藻、直鏈藻、曲鏈藻、舟形藻、羽紋藻和三角藻等,此外,還有大量的有機碎屑。青蛤對水溫、鹽度的適應能力較強,在表層平均水溫為0-30℃的我國沿海,均有分布。最適水溫為22~30℃,最適宜海水相對密度為1.013~1.024。另外,青蛤還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殼長0.13~0.15厘米的稚貝,在平均氣溫22℃(19~27℃)時,離水陰乾3天,存活率為90%,4天為70%,5天全部死亡;殼長1.5~2厘米的小蛤,在平均氣溫26℃(25~28℃)時,離水陰乾5天,存活率為100%,7天存活率為97%:3.5~5.0厘米成蛤,在平均氣溫26℃(24~31℃)時,陰乾9天,存活率為90%,陰乾11天,存活率下降至8%。

(二)青蛤的繁殖習性

青蛤為雌雄異體,1周齡大個體,性成熟,雌性性腺為粉紅色,雄性為淡黃色。一年成熟1次,雌雄性比1:1,生物學最小型為1.8厘米。繁殖期因地而異,江蘇為6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以7~8月份為盛期(水溫25~28℃);山東乳山灣青蛤繁殖期為6~9月份(水溫22~29℃);大連沿海青蛤繁殖期為7~8月份(水溫21~25℃);浙江青蛤繁殖期為6~9月份;福建南部沿海,繁殖期從9月中旬開始延續至11月初(水溫28~24℃),而以秋分至寒露為盛期。青蛤繁殖方式為卵生型。殼長3.6厘米親貝,一次成熟產卵量11萬粒。在水溫26.5℃條件下,受精卵經過16個小時,可發育到 D 形勾蟲;受精後3天長出初生足;受精後7天長出單水管;受精20天長出雙水管。

青蛤的生長與年齡、水溫、海水相對密度、底質和餌刻密切相關,表現了典型的生長季節性。江蘇沿海青蛤5~月份生長最快;在福建南部,全年主要生長期為4~9月份5~7月份生長最快,已採集的最大個體為5.85厘米,體重;73.2克。不少大個體內臟團乾癟,性腺消失,最長壽命未超過10年。


作者:奧克丹 蔣經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