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誠勿擾》:帶著「成長性思維」去戀愛,多一些直白表達

江蘇衛視 發佈 2022-06-20T00:54:10.967723+00:00

「我不希望你生氣的時候不跟我說話」,今晚(6月18日)《非誠勿擾》,一位男嘉賓的擇偶要求引發熱議,三位老師建議:生氣不可怕,但要帶著「成長性思維」去戀愛。另一位男嘉賓期待戀人之間多一些直白表達,不要反覆試探彼此的心意。

「我不希望你生氣的時候不跟我說話」,今晚(6月18日)《非誠勿擾》,一位男嘉賓的擇偶要求引發熱議,三位老師建議:生氣不可怕,但要帶著「成長性思維」去戀愛。另一位男嘉賓期待戀人之間多一些直白表達,不要反覆試探彼此的心意。



生氣不可怕,但用「成長性思維」考慮問題

男嘉賓李墨表示:「我不希望另一半生氣的時候不跟我說話,及時溝通去解決問題才是最理想的狀態。」女嘉賓丁宇婷隨即反問:「我不說話一定是你惹我生氣了,我希望你不要惹我生氣,你可以做到嗎?」黃瀾發聲道:「兩個人在一起肯定會有摩擦,不能說女生一生氣就是男生惹她生氣,好像女生生氣都是有道理的。」

當兩個人出現矛盾,黃瀾概括出了考慮問題的三種思維方式:一種是批判性思維,我討厭你這樣、我希望你改,這種方法比較粗暴;再好一點的方法叫建設性思維,我們出現矛盾了,咱們講講看是什麼問題,讓這個事情能夠建設性地解決;最好的一種方式叫成長性思維,在解決矛盾過程中,雙方都去找找情緒的點在哪裡,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彼此去修復它,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對方。黃瀾認為成長性思維可以讓兩個人的人格都得到發展。孟非補充道:「建設性思維、成長性思維需要人格基礎完整、比較自洽,很多人生氣其實就是自身的脆弱被觸碰了,所以首先你得不自卑且不自負,同時對自己的優劣長短有一個清晰理性的認知,在這個基礎上建設性和成長性思維就有了生發的土壤。」最終,李墨能否成功牽手呢?



要不要跳出「舒適圈」?戀愛請多一些直白表達

在男嘉賓趙澤陽小的時候,因為爸媽做生意帶著他經常轉學,離開了熟悉的環境他學會了獨處,一個人照顧自己、一個人遠行。大學畢業在外漂泊半年後,他又選擇回到了自己的舒適圈,到了父母的公司工作。我們到底要不要跳出舒適圈?引發了現場熱議。

趙澤陽認為「舒適圈」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在爸媽這邊,我有熟悉的環境、穩定的關係,我有更好的條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反而可以進步得更快,待在舒適圈我也能打拼出一片天地。」女嘉賓余薇認為:人生應該是螺旋上升的,不能在舒適圈待太久,應該奔到下一個不舒適的地方。

其實,在心理學上有三個維度的劃分:舒適圈、學習圈、恐懼圈,三位老師建議跳出讓自己停滯不前的「舒適圈」,「舒適圈是做沒有壓力的事情、學習圈是做半生不熟的事情、恐懼圈是做完全不熟的事情,我們倡導的是以舒適圈為認識陣地,不斷地挑戰學習圈,最後恐懼圈的邊界會越擴越大,這樣操縱感會變強,會感覺生命是掌控在自己手裡的。」

在感情中,最讓趙澤陽感到頭疼的問題是被女生問「你有多喜歡我」,「曾經有個女生就老這麼問我,還說要不你做50個伏地挺身吧!我不明白,為什麼做50個伏地挺身就可以代表我喜歡你。」同時,他表示自己喜歡在戀愛中直白表達,不會反覆試探對方的心意。三位老師也認同道:愛情的加深始於表達,問題的解決也依靠表達。直白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想法,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對方的反饋,也能讓雙方在交往中不會感覺到疲憊。

談及擇偶標準,趙澤陽表示喜歡脾氣溫和、稍微黏人一點的女生,最終會否有人為他留燈呢?今晚(6月18日)20:30,敬請關注江蘇衛視《非誠勿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