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鴨公島,昔日只有1個人和1棵樹,如今變身人口密集的綠色漁村

樂趣材料 發佈 2022-06-20T02:33:24.201119+00:00

千百年來,我國漁民在南海經營、開發島嶼和利用海洋資源的同時,還在諸多島嶼礁灘上植樹種草、放養繁殖各種動物,給海島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千百年來,我國漁民在南海經營、開發島嶼和利用海洋資源的同時,還在諸多島嶼礁灘上植樹種草、放養繁殖各種動物,給海島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三沙市鴨公島是我國漁民的主要作業場所之一,這個微小沙島已變成一個小有名氣的漁村,發生在這裡的巨大變化堪稱傳奇。

常住人口從一人到超百人

鴨公島是中國西沙群島東北部的一個微型小島,面積只有9800多平方米。

島上有一個口口相傳的故事:昔日鴨公島上只住著一位漁民,為了緩解與世隔絕的孤獨,這位漁民就帶了一條黑色的小狗,漁民每天出海打魚,小狗就望著主人出海的方向,等著主人回來,天天如此。

有一天漁民出海打魚,中途遇到了大海風,就到其他島上去避難,十多天後再回到鴨公島時,小狗已經死去,死去時的姿態就是望著主人回家的方向。

看到這樣的情形,漁民頓時淚目,為了懷念這隻相依為伴的小狗,漁民就在埋狗的地方立了一個石碑,這塊石碑得到了後續上島漁民精心的保護。

這隻小狗就是西沙版的忠犬八公。

由於鴨公島東北部規模巨大的銀嶼灘上幾乎沒有大的出水島嶼,而鴨公島海拔可達3米,因此該島成為漁民寶貴的漁港,長期在海里作業的漁民把這裡當家園建設,人口也開始逐漸聚集。

很快,島上就有幾十戶100多位瓊海潭門鎮漁民常年在此捕魚,成為這裡的常住人口。

由於該島只有約0.01平方公里,意味著這裡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超過1萬人,是南海諸島中常住人口最密集的小島。

漁民們在島上用木材修建起了低矮的房子,所有的小屋彼此相連成為一體,屋頂再壓著大塊的珊瑚石以防被颱風吹走。

三沙市成立後,鴨公島開始突飛猛進的發展。

現代基礎設施

2014年,鴨公島成為繼永興島、趙述島、晉卿島之後西沙群島第4個安裝海水淡化設備的小島,結束了沒有自產淡水的歷史。

鴨公島的海水淡化設備每天能淡化15噸海水,可以滿足150人的生活用水需求。自來水管接通到各家各戶,擰開開關可以直接飲用淡化後的自來水。

漁民激動地稱讚淡化後的海水口感礦泉水差不多。

如果說淡水是海島生存的基礎,那麼電則是現代化的標誌。

為了解決島上用電問題,島上除了常備發電機外,每家每戶的屋頂上都裝上了太陽能電池板,還安裝了太陽能電池供電的路燈。

有了穩定的電力供應後,島上隨即建設了4G基站,島上漁民與大陸家人的距離一下就拉近了,這使得島上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質的改變。

由於鴨公島面積狹小,人口密集,加上開放旅遊後島上的生態成了大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矛盾,三沙市政府在島上建設了標準化的衛生間,島上漁民稱讚道:這才是真正的民生,這個小島上廁所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雞鴨成群

鴨公島中部有一個小湖和海水聯通,讓整個小島別具風格,雖然不是淡水湖,島上居民還是在裡面養了一群鴨子,這些鴨子還會攻擊臨時登島遊人,海水鴨子就是彪悍。

島上還隨處可見成群公雞,體型巨大,羽毛鮮亮,看來吃海鮮的雞和吃飼料的就是不一樣,整個鴨公島也因此顯得生機勃勃。

一些漁民還運來土壤,在房前建造了自己的菜園,小小的荒島逐漸有了家的感覺。

村主任的「綠島夢」

2003年,鴨公島上只有1棵樹。

時任鴨公島居委會主任葉興彬自那時起就有一個「綠島夢」,葉興彬是地地道道的瓊海漁民,祖祖輩輩在南海捕魚,他深知生態建設的重要性。

鴨公島全是高鹽分的珊瑚砂沒有土壤,加之淡水稀缺,種樹幾乎可以說是天方夜譚,這個夢想一直擱在心裡,十多年進展緩慢,小島也一直光禿禿的,毫無生氣可言。

2012年三沙市成立後,鼓勵漁民植樹造林,改善居住條件,還提供了很多實質的支持,大大加速了小島的綠化進程。

島上沒有沙土,就用船拉來椰子絲和沙土人造「土地」,再用寶貴的淡水悉心澆灌,不斷更換土壤配方和樹木品種,幾番篩選後終於在島上種活了一批生命力旺盛的步麻樹。

綠滿全島,村主任的「綠島夢」成現實

淡水問題後,綠化開始加速推進,經過多年的努力,房前屋後的椰子樹開始茁壯成長,先前種活的樹木開始成林,這個南海中的珊瑚沙島逐漸有了生機。

今日鴨公島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海上綠島,島上高大的樹木已經遠遠高過漁民修建的房子,呈現出房前屋後綠樹成蔭,村主任的「綠島夢」成為了現實。

事實上,永樂環礁北部分布著大量小沙島,鴨公島附近還有全富島、銀嶼和銀嶼仔等。

如今,整個西沙掀起了熱火朝天的建設,全富島、鴨公島和銀嶼島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鴨公島從1人1狗1樹的小沙島,變成如今小有名氣的綠色漁村。

且鴨公島稍微吹填擴大,建好了就是西沙最優質的漁港,前景誘人,不得不說漁民創造了奇蹟。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