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最大的黃教寺廟 清朝皇帝行宮 許願很靈號稱「漢地布達拉宮」

亂碼 發佈 2022-06-20T15:47:23.689752+00:00

坐落在五台山台懷鎮靈鷲峰上的菩薩頂,占地面積45畝,整座寺院依山就勢而建,現存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等殿堂樓房430多間,布局嚴謹,金碧輝煌,雖歷經數百年風雨,至今色澤如新,其氣魄絲毫不遜於皇家宮室,是五台山規模最大的黃教寺院和五大禪處之一。

被譽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山西忻州五台山,自古以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規模宏大的寺廟建築群著稱,是中國唯一一個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並重的佛教道場。五台山上青廟和黃廟相互比鄰,共同發展,在四大佛教名山中是獨有的現象。據統計,五台山現存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菩薩頂就是其中一處。

坐落在五台山台懷鎮靈鷲峰上的菩薩頂,占地面積45畝,整座寺院依山就勢而建,現存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等殿堂樓房430多間,布局嚴謹,金碧輝煌,雖歷經數百年風雨,至今色澤如新,其氣魄絲毫不遜於皇家宮室,是五台山規模最大的黃教寺院和五大禪處之一。

「菩薩頂」是滿族的語言,意思是「菩薩居住的地方」。據記載,菩薩頂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年間(471年),初名大文殊院。唐貞觀五年(631年),僧人法雲請著名的塑工安生雕塑一尊文殊菩薩像。一天夜裡,文殊菩薩在寺內顯聖展示真容,故此寺院改名「真容院」。

明朝永樂初年,明成祖朱棣重修真容院,改稱大文殊寺。到了清代,由於滿族崇信藏傳佛教,而皇帝去西藏朝拜又距離太遠,康熙皇帝於是將大文殊寺由青廟改為黃廟,撥巨款敕令按藏傳佛教和皇家規制重修寺院,並賜名「菩薩頂」。

在清代,皇帝以及蒙古諸王公朝禮五台山,一般都住在菩薩頂。據記載,康熙皇帝五次朝台、乾隆皇帝六度巡山,均在菩薩頂住宿並留下大量墨寶、碑刻,其中矗立於山門前的「靈峰聖境」牌樓和文殊殿前的「五台聖境」石碑坊,均為康熙皇帝御筆親書。

值得一提的是,「靈峰聖境」的「峰」字下面少了一橫。相傳,康熙皇帝曾來到五台山尋找生父順治,偶遇一僧,詢問其法號,高僧沒有言語,只是在地上寫了「八」加一個「乂」便飄然而去。康熙走出好遠才恍然大悟——原來「八」 和「乂」合在一起便是「父」字。父子二人失之交臂,無緣再見,甚感失落的康熙在題寫「靈峰勝境」時,有意少寫了一橫,寓意「人生有憾難圓滿」。

從菩薩頂的山門前望上去,陡直的108級石階,通往康熙皇帝題寫的「靈峰勝境」木牌樓,也通往真正的寺院內。據說這108級階梯暗指山西舊屬的108個縣。還有一種說法,是將108級石階比喻為人生的108種煩惱,登上直通清淨佛土的雲梯,不停歇不回頭,就如同拋卻諸多煩惱。

據統計,寺院內現存明清時期的碑記八塊。其中御碑亭里珍藏的兩座漢白玉四棱蛟龍御碑,高4.62米、寬1.31米、厚1.31米,碑身四面以漢、滿、蒙、藏四種文字雕刻了乾隆皇帝朝台感懷的一首七言律詩。該詩字體圓潤流暢,結構豐滿雄健,堪稱珍貴的藝術珍品。

矗立在大雄寶殿前的三通石碑,分別為康熙、乾隆和嘉慶皇帝題寫。有趣的是,在嘉慶皇帝題寫的石碑碑額上有一常年不乾的濕腳印,原因至今不詳。民間相傳,這是因為嘉慶皇帝所立的石碑在康熙和乾隆皇帝的前面,文殊菩薩認為其大不敬,就在碑上踩了一腳,以懲戒他的不孝行為。

菩薩頂還是山西百姓口口相傳的祈福許願聖地,據說行善積德的人可獲得寺內供奉的黃財神庇護,免除貧窮和經濟窘困。如果能發無上菩提心,發願救度一切眾生於貧困,則福德更不可限量。交通信息:到達台懷鎮後,步行前往即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