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的「九曲十八彎」

中國水事 發佈 2022-06-20T16:30:35.947800+00:00

生活在黃河上游地區的藏族人民根據黃河上游的地形、景觀等,將上游諸河段取了許多有特色的名稱,如卡日曲、扎曲、瑪曲等等。

黃河的「九曲十八彎」


黃河幹流多彎曲,素有「九曲黃河」之稱。「曲」源於藏語,意為「河」。生活在黃河上游地區的藏族人民根據黃河上游的地形、景觀等,將上游諸河段取了許多有特色的名稱,如卡日曲、扎曲、瑪曲等等。


我們常說的黃河九曲十八彎,是在描述黃河全程蜿蜒曲折的狀態。但黃河流經9省33個地級市,流經三級階梯,又何止是「九曲十八彎」!



黃河的源頭是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從青海省流出後,向東流經四川省若爾蓋縣城,與白河匯合。黃白二河爭流,風姿卓越,黃河之水似飛天飄帶,在四川境內輕輕撫了一下又轉身飄回青海,形成了壯美的九曲黃河第一彎,隔河與甘肅省相望,這也是黃河流經四川省唯一的一段。而後黃河在青海省內東折,於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進入甘肅省,穿過青藏高原的邊緣進入黃土高原,形成了第二個巨大的河曲。在這段流程中,黃河拐了兩個大彎,形成一個很大的「S」形,猶如一條巨龍盤臥在我國海拔最高的地域上,從黃河源頭俯瞰祖國江山。


「S」形彎折後,黃河水向西北方向流入寧夏回族自治區,再繼續向北進入內蒙古自治區,流經河套平原,也是在這裡形成了極具地理辨識度的內蒙古黃河「幾」字彎段。這一河段充分展現了中華文明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交匯融合發展的黃河文化厚度。藍天白雲、飛鳥游魚、碧水金沙、蘆盪水漾,正是一幅融江南水鄉之秀色與塞北大漠之雄壯於一體的瑰麗畫卷。



同樣也是在這一區域內,黃河自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進入到黃河中游段,河水一路向下,進入晉陝峽谷,開啟了南下之旅。


在山西省永和縣打石腰鄉河會裡村和陝西省延川縣城南部接壤處,還有一處乾坤灣,轉彎角度達到320度以上,鬼斧神工,氣勢恢宏,被譽為「天下黃河第一灣」。



穿過晉陝峽谷,到達陝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之地——潼關,這裡也是黃河與最大支流渭河交匯的地方。西面是渭河平原,八百里秦川,東面是開闊的中原,北臨黃土高原,南臨秦嶺華山,成為大自然神奇的存在。



流經潼關,南撞華山後,黃河猛向東拐進入河南省,此後河道變寬,流速減慢,夾帶的泥沙也開始沉積,由原先的開山鑿谷,轉為泥沙造路,也幫助形成了中國第二大衝擊平原——華北平原。自河南省滎陽市廣武鎮境內的桃花峪,黃河進入下遊河段。而同樣也是因為泥沙淤積,下遊河床逐漸抬高,形成了地上懸河。


而後,黃河在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東垻頭鄉轉向東北進入山東省,也是黃河流經的最後一個省份,最終在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注入渤海。


從黃河發源處到入海口的直線距離大約是2160千米,而黃河實際長度卻是5464千米。在這數千米的曲曲折折中,黃河孕育了數千年奔騰不息的中華文明,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兒女,無愧於中華民族母親河的稱號。


審核丨陳銳

監製丨樊弋滋

統籌丨羅景月

文案、責編丨陳帥

美術設計丨楊樺 趙墨

校對丨王瑜(見習)

參考資料丨《萬里入胸懷——黃河史傳》《九曲黃河第一灣》

中國水利報社新媒體中心(影視制播中心)出品


(收聽更多《大河脈搏》文章,請關注「中國水事」微信公眾號,從菜單欄—主題欄目—大河脈搏獲取更多內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