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孚和他的奇才軍師都酷愛相術,為何無法躲避災禍而死於非命

文鸞竹 發佈 2022-06-20T19:25:26.808269+00:00

1919年深秋的一天,在湖南衡陽西渡鎮秋塘老七拱橋上走來一位年輕跛腳的乞丐。只見他右手拄著拐杖,左手挎著竹籃,籃內還有一件破衣服。



1919年深秋的一天,在湖南衡陽西渡鎮秋塘老七拱橋上走來一位年輕跛腳的乞丐。只見他右手拄著拐杖,左手挎著竹籃,籃內還有一件破衣服。


當時,段祺瑞政府派吳佩孚率軍攻打湖南的靖國軍,攻占衡陽後,司令部就設在這裡。


乞丐一瘸一拐遠遠地看到一個衛士長正在指揮一群士兵清點財物,然後把收繳的戰利品貼上封條。



乞丐來到軍官面前乞討賞錢,衛士長隨手拿了一塊銀幣丟給乞丐,乞丐竟然嫌少,軍官勃然大怒,拿起桌上的一錠金元寶擲到乞丐的竹籃里,大聲斥責說:「你想要這元寶是不是?」


乞丐非常害怕顫抖地說:「長官不願再多給賞錢就算了,何必發脾氣呢?」接著雙手捧著金元寶又放在桌上,然後離去。


衛士長忙完,回到再看桌上的金元寶竟是一塊石頭,而下面壓著一封信。信封上的書法格外漂亮,寫的是吳佩孚司令收。



衛士長不敢怠慢急忙把這封信送給吳佩孚,吳佩孚撕開信封一看,是有名的神算子張其鍠寫來的,他急命衛士長去找乞丐,乞丐早已不見蹤影。


初出茅廬的張其鍠震驚四座


清朝末年,在廣西桂林有個神童叫張其鍠,張其鍠5歲開始讀書,過目成誦,13歲時就精通六藝,尤其是八卦預測及奇門遁甲之術最厲害。


張其鍠15歲時自比諸葛亮,因名聲在外、精通命理、星相之術,人稱「張鐵口」。


張其鍠19歲入廣東廣雅書院深造,這時他父親病故,母親又患上了嚴重的心臟病。當時他當縣官的父親沒有留下什麼錢財,在去世時已家貧如洗,這樣贍養母親、撫育弟弟的擔子全落在張其鍠一個人的肩上。


張其鍠只能發憤學習,靠成績來獲得獎學金來貼補家用。同時,他努力要通過科舉考試走上仕途來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1902年,25歲的張其鍠參加廣西鄉試,高中光緒二十九年癸卯科第四名舉人。次年進京會試又中第八十六名,殿試二甲,賜進士出身。




由此,張其鍠走上仕途,被派到湖南芷江做縣令。不久,浙江巡撫聶緝槼告老還鄉回湖南。


當時他的大女兒聶其德已經二十多歲了還沒有出嫁。他這一個好友就把張其鍠介紹給聶緝槼認識。


聶緝槼一聽大喜,因為他對張其鍠早有好印象,想把女兒嫁給他。


可是聶家的親戚朋友卻反對這門親事。因為雖說張其鍠是個縣官,但沒有錢財田產,一個人靠薪俸要養活全家十幾口人很難。


但是聶緝槼認定張其鍠是個人才,堅持訂下這門親事。


1910年農曆正月十九日,聶其德和張其鍠結婚。


結婚前一晚,聶緝槼告誡女兒說:「你嫁到張家不是去享福,而是去受苦的。他家十幾口人全都靠他一人維持生活。你不要得罪他家人,需要錢時儘管寫信給我,你替他減少家裡的負擔,讓他可以替國家多做些事。」


張其鍠和聶其德成親後半年,湖南巡撫楊文鼎很看中張其鍠的才能,就任命他為巡防隊統領,駐守在永州。


1912年,湖南省政府成立,譚延闓擔任湖南都督。


譚延闓與張其鍠都是光緒甲辰科進士,兩人私交非常好,於是就調張其鍠到長沙來,任命張其鍠為軍事廳廳長,管轄全省軍隊,並以領兵的功績,第二年晉授陸軍中將。


在晉授陸軍中將時,大總統袁世凱把張其鍠召到北京,交談之下,立刻看出了張其鍠的才能,想留下他為己所用。


張其鍠知道他有稱帝的野心,南北議和後他辭去官職,帶著家眷住到了上海。此後他閉門家居,極少與朋友通信。


1914年春天,張其鍠被推舉為約法會議議員,到了北京後,他在約法會議上鮮明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反對袁世凱的稱帝夢,然後拂衣而去,



在張勳復辟後張其鍠再次退居上海後,潛心研究《易經》和《墨子》這兩本書。


這時,蔡鍔領護國軍在雲南起兵,各省紛紛響應,由此引發了軍閥混戰。吳佩孚率兵攻打湖南。


湖南都督譚延闓想到了善於用兵的張其鍠,他連忙寫信給張其鍠,說他準備在永州召開一次軍事會議,請張其鍠速趕到永州一起分析商量對策。


張其鍠接到來信立即趕往永州參加軍事會議,與會的將領都認為憑湘軍當前的力量實在無法與吳佩孚抗衡,紛紛主張放棄湖南,退到嶺南去。


張其鍠聽到眾人都是如此主張,立即站出來,堅持不可放棄湖南。湖南是兩廣的屏障,湖南失守,則兩廣的門戶大開。



大家雖然也明白湖南地位的重要,但是沒有一個將領敢再與吳佩孚對抗。於是,張其鍠表示自己願意帶兵守永州。


譚延闓問他需要多少人馬,張其鍠回答只要三百人就夠了。


眾人聽了將信將疑,心裡都想三百個人如何抵抗吳佩孚精銳的第三師呢?既然張其鍠自己願意守,就且看他如何守永州吧。


於是,譚延闓分了三百名士兵給張其鍠,其餘人則向後方退去。


張鐵口與吳半仙成了生死弟兄


永州這地方多山,張其鍠命令這三百人多備軍旗,在各處山坡上、密林中廣設疑兵,虛張聲勢。


當時,吳佩孚占領衡陽後,就把司令部設在衡陽。他的前鋒部隊又已攻下衡州,一路往南如入無人之境,沒想到在永州遇到強敵阻擋,似乎永州有重兵把守。


吳佩孚年輕的時候就喜歡相術,頗有研究。他窮困潦倒時,曾做過算命先生。後來步入軍旅生涯後依然沒有中斷相術的研究。


這次,率軍來到湖南後,他占上一卦,卦中顯示打下衡陽後不宜再前進,所以,他接到前方的報告後就命令部隊停止進攻,修築工事,與湘軍對峙。


譚延闓得知吳佩孚按兵不動後就繞道回湖南,在永州設立督軍行署,張其鍠則充當他的幕僚。



張其鍠見兩軍相峙了一些段日子沒有開戰,於是就寫了一封信,然後喬裝打扮親自把書信送給吳佩孚的衛士長。


張其鍠在信中反覆說明了「戰」則兩敗俱傷,「和」則兩得其利,勸說吳佩孚為國家百姓著想,不要為段祺瑞再繼續打下去了


張其鍠的信打動了吳佩孚,因為信中的觀點與他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


此時,吳佩孚正對段祺瑞不滿意。因為他雖然攻打湖南立下大功,但段祺瑞卻把湖南督軍的職位給了張敬堯,這令吳佩孚很惱火。他以前就聽人說張其鍠是「一代奇才」,見了他的來信,極想見見這位守在自己對面的帶兵文人。


吳佩孚迫切地想要見張其鍠,他派人打聽知道岳州鎮守使葛豪與張其鍠同父異母的哥哥張其鉅相熟,於是,便吩咐葛豪打電報給張其鉅,請他約張其鍠到衡陽見面。


張其鉅接到電報後親自趕到前線,向張其鍠轉達了吳佩孚的邀請。


張其鍠也想見見吳佩孚。於是他只帶了兩名隨從由張其鉅陪著到了衡陽。


張其鍠本是說客,與吳佩孚見面後談得十分投機,兩人就有相見恨晚的感覺,都喜歡研究八卦算命,當天就結為異姓兄弟。吳佩孚長為兄,張其鍠小為弟,從此兩人結為生死之交。


吳佩孚與張其鍠商定停戰,雙方很快就簽訂了停戰協議。接著吳佩孚在衡陽前線連發通電,闡述停戰和平的主張,抨擊段祺瑞的「武力統一」政策。


和平協議簽字生效後,南北方再也沒有發生過交火。湘西的老百姓也免受兵災之苦,這完全是張其鍠的功勞。


然而張其鍠是個不愛做官,不要權利的人,他功成身退,把統率的部隊交還給湘軍將領,自己一個人又回到上海的家中。


他乘船離開湖南的那天,部隊和百姓都排列在道路兩旁,送行的人足有數萬人之多。


吳佩孚和曾國藩一樣,非常注意網羅人才,他自從結識了張其鍠之後,非常希望他來協助自己。


於是就派人去上海請張其鍠出山。張其鍠考慮再三接受了吳佩孚的誠意邀請,成了吳佩孚幕府中首屈一指的幕友。



1920年5月下旬吳佩孚的軍隊開始撤防北歸,布防在河北、河南一帶。


這時,在東北的張作霖率20萬大軍開進關來,連連奪取曹錕的地盤。曹錕急忙授予吳佩孚指揮全軍與奉軍開戰。


吳佩孚傾其全力開赴前線,經過五天的激戰,奉軍土崩瓦解。而張其鍠在本次戰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戰後不久,吳佩孚就推薦張其鍠擔任廣西省長,對張其鍠極為欽佩。將其比著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廣西任職,預測學改變不了戰局


第一次直奉戰爭後,黎元洪復職大總統,在吳佩孚的推薦之下,張其鍠為廣西省長,並加陸軍上將銜。張其鍠上書推辭。黎元洪不准。


於是,張其鍠只帶了兩個舊部下乘輪船去廣西上任。


張其鍠在廣西省長任上時,有三個手下同僚素來不信看相、算命、卜卦等,因而在閒聊中他們想驗證張其鍠的八卦預測準確性。


有一天,他們拿一盒火柴,抽去放火柴的小盒子,將空火柴盒外套,層層用報紙包起來,再用白桌布包成一個一尺見方的包裹,拿到張其鍠房間內請他推算裡面是什麼東西。


張其鍠靜坐片刻,取出幾枚舊銅錢在雙手合掌中搖滾幾次,經過仔細地計算和思考後,準確地說出了包內是火柴的內盒。同僚們無不驚嘆。



張其鍠在廣西的兩年間,吳佩孚的事業與聲望也達到了鼎盛時期。由此盛極而衰,吳佩孚不贊成曹錕賄選總統,直系的內部也四分五裂。而吳佩孚與馮玉祥也產生了矛盾。


就在這時張作霖利用這一形勢,率17萬奉軍分五路殺進關內。


這下子急壞了曹錕,他連發數道十萬火急的電報,催促吳佩孚速來京抗敵。


吳佩孚到京的第二天,就任討逆軍總司令,並任命張其鍠為秘書長。把大印,所有的文書都交由他管理。


張其鍠建議吳佩孚不要急於出兵。先拉攏馮玉祥,穩住唐生智,靜待其變。


然而,吳佩孚不聽,他既要北上討伐馮玉祥,又要南下驅逐唐生智,正犯了南北兩面作戰的大忌。


這時,廣州國民政府決定出兵增援唐生智,於是唐生智就加入了國民革命軍,就任第八軍軍長兼中路前敵總指揮。


北伐軍很快攻克了湖南全省,接著開始進攻武漢三鎮,漢陽和漢口接連失守,北洋軍大敗。局面一發不可收拾。


當時在湖南戰場上,有一段時期他每天占卜一課,預測第二天戰場上發生的情況,寫完之後立即封存起來。


第二天戰事結束,開封查驗,看是否準確,張其鍠預測的事雖然總是八九不離十,但卻無法改變大局。


為吳佩孚和自己算命也沒躲過災星


張其鍠曾經多次給自己占卜,算出他在1927年有一大劫,如果過去,後半生將非常順利。


那年初,吳佩孚在鄭州向張其鍠告辭時,悽然說:「此別不知什麼時候能再見?」


張其鍠黯然神傷地說:「也許沒有後會之期了!我自己的流年不利,大帥也在坎坷中,我自己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回上海閉門著書十年,逃過劫數再說,但我又不能棄大帥於危難之中!」


張其鍠還替吳佩孚卜了一卦。預測他五十一歲、五十二歲那兩年恐有劫難在身。」


吳佩孚搖搖頭,問:「省長,您這一說法,我不同意,我覺得這兩年最多有小難,並無劫難可言。您既然如此說,到時我多加小心便了。省長,您看我那壽限怎樣?」


張其鍠回答:「恕我直言您六十五、六十六歲恐怕難過去。如果衝過了這關口,壽限可就長了,至少能夠活到九十歲。」



「您自己的壽限呢?」吳佩孚問道:


「我只可以活到五十一歲1927,那年四月,我將有大難,恐怕不能越過。」


「省長,我看您不要危言聳聽了。我推算下來,我的壽命可以活到八十歲,您也同我差不多,不必太悲觀。」

「但願如此吧,希望是我錯了。」


1923年是吳佩孚得意的一年。他官升直魯豫巡閱使,面對這一切,吳佩孚手拈鬍鬚,心中暗想:那位鐵口省長曾說過,我明後年有劫難在身,看這光景,真不知從何說起。


1939年,吳佩孚快六十六歲了,他住在北平什錦花園公館。這年冬天,他吃了一碗餛飩後,覺得有點骨末嵌在牙縫內,十分難受,不久牙肉腫脹,右頰也隆了起來,一連幾天,越來越嚴重。


12月4日,日本人川本芳太郎介紹日本醫生為他開刀拔牙。不開刀沒事,這一動刀,沒想到這位當年叱吒風雲的將帥竟突然去世了。


吳半仙終於沒有能夠越過張鐵口告訴他的這個關口。



張其鍠算自己的命,認為1927年農曆四月,有血光之災,恐怕要難免橫死。


1927年初,張其鍠向吳佩孚提出辭職,要退隱海上避禍。但吳佩孚當時正和國民革命軍對壘,戰事吃緊,像張其鍠這樣的人才,如何肯放,所以堅決挽留,不允許義弟離去。


張其鍠沒有辦法只好仍留在吳軍中。轉眼到了「芒種」,他平安無事,大喜過望,逢人便說:「好了,我的大難過去了。」


可是他喜歡得太早了。不久,因受到北伐軍和奉軍的夾擊,吳佩孚崩潰,眾叛親離,張其鍠已計劃好陪吳佩孚到四川後,對他略加安頓後就回上海去避禍,沒有想到還是在劫難逃。


1927年6月2日,這天午後2點,從南岡方面忽然傳來斷續槍聲,張其鍠恐怕久等生變,帶領衛隊先行趕往樊城一帶探路。


出發時張其鍠所騎的馬,忽然狂跳不肯向前。張其鍠大怒,接連猛抽它數鞭才肯往前走。


他們往前走了大約三里,來到一個叫灰店鋪的地方時,遇到一片小樹林,張其鍠騎馬走在最前面。


這時,當地的土匪正在午餐,遠遠地發現有一大官模樣的人,帶了不少箱籠物件,一行十多人騎在馬上狼狽而來。


匪首判斷裡面有不少油水,於是他們從樹林中射出子彈。張其鍠中彈後急忙翻身下馬,結果腰腹間又中彈,於是當場氣絕身亡。剩下的衛隊全部斃命。土匪劫去財物,棄屍而去。



此時,吳佩孚心驚肉跳,他聽到槍聲,擔心前面有閃失,急催部隊增援,等部隊來到事發地點,士兵散開遍地搜索,不見敵人蹤跡。後聽當地人士說,這是樊鍾秀的一夥匪徒,誤以為張其鍠等人是商旅,想打劫財物,後見大隊人馬已到,於是四散逃去。


吳佩孚見老友慘遭橫禍,遇難身死,抱著屍體大哭一場,他請地方士紳代購棺木成殮,寄放在關帝廟內。


張其鍠的死期,比他預定的差了近兩個月,雖然有點離譜,但平心而論,他已經是很了不起的算命先生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