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歸晉之蜀漢⑤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嗎?

論語論的什麼語 發佈 2022-06-21T09:37:35.825776+00:00

作為帝王,我相信其知名度是可以排進前十的。一提起這個名字,人們的反應都是微微一笑,一是輕蔑、二是嘲諷、三是不屑。

由於三國故事對中國人的深入影響,劉禪的大名也可謂家喻戶曉。作為帝王,我相信其知名度是可以排進前十的。但非常遺憾的是,劉禪的名字是作為一個笑話存在的。一提起這個名字,人們的反應都是微微一笑,一是輕蔑、二是嘲諷、三是不屑。這在以跪拜權力為傳統的天朝不能說是獨一無二的,也是極其罕見的個例。

何以如此呢?

一是因為劉禪兵臨城下時候的軟弱,沒有抵抗就投降了;再是因為在司馬昭的宴會上,創造了成語「樂不思蜀」。於是民間就形成了一個諺語——扶不起的阿斗。演劉禪的演員都被弄成這個沙雕樣子。

我們的文化傳統一直有兩套系統運行,一個系統是民間的,主要靠說書人推動;一個是歷史的,主要是文史學家在研究。例如商紂王;例如隋煬帝;例如岳飛和秦檜。

研究商紂王、隋煬帝的文章如今汗牛充棟,告訴世人,人家活著的時候真不是那樣的人,力圖能把他們的民間形象給洗洗。岳飛和秦檜這對關係呢,是影響力太大,沒有人敢公開地洗。仿佛只有劉禪是個例外,大家都願意持續這個笑話,沒有人屑於給他洗洗。

好吧好吧,正好咱們討論三國歸晉,說到這裡了,那麼在下就不自量力,儘可能地給這位大漢最後一位皇帝洗洗,看看劉禪都是做了什麼,至於成為一個笑話嗎?

劉禪出生於207年,那時候劉備投靠在荊州牧劉表麾下,帶著自己那支游擊縱隊,駐防新野。其實就是為劉表守大門。

劉禪的母親甘夫人不是劉備正室,說她某天晚上做了一個夢,把北斗給吞到了肚子裡,完了沒多久就發現自己懷孕了,所以劉禪乳名「阿斗」。但是出生於戰亂時期的孩子沒有幸運的,儘管王侯之家也不例外。所謂亂離人不及太平犬。

果然第二年(208年),曹操征荊州,首當其衝的當然是新野。劉備措手不及——即便有及也及不了,只能放棄新野。

由於曹操集團有個缺德政策,新占領的地區老百姓都要被迫遷徙到他的老根據地,名義上是屯田,其實是被剝奪人身權利成為國家農奴。所以老百姓都怕他,也都扶老攜幼逃出新野,幻想著有朝一日能打完仗重返家園。

劉禪和母親以及另一位母親糜夫人也混雜在逃難的人群中。畢竟他們不是普通老百姓,在難民中還是很容易被發現的。好在是趙雲先發現了他們。故事經過大家太熟悉不過了,「長坂坡、救阿斗,殺得曹兵個個愁。」歌頌的是趙雲的英武,可憐兩個女人在亂兵中只能投井自盡,可憐一個孩子未滿周歲就沒了母親。完了還被當道具扔地上——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啊。

赤壁之戰後,劉備娶了孫夫人,這個年輕的繼母和劉禪相處的還可以。而到了讀書的年齡後,劉禪的教育,劉備交給了諸葛亮。

這時期的事不見正史,都是側面的資料。有一條記載說劉備和劉禪談話,轉達的是諸葛亮對劉禪的評價。劉備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意思是說,連丞相都誇讚你天分極佳,學習遠遠超過期望,既然丞相都這麼說了,我就沒什麼擔心的了。你一定要記住老師對你的勉勵啊。

劉備還給兒子開了一個書單:可讀《漢書》《禮記》,閒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

東漢時候,世家孩子先自行啟蒙,然後進太學,讀的都是儒家著作。可參考前文鍾會的課本。所以劉備才讓兒子讀讀《六韜》。這是一本偽稱太公望的著作,應該成書於百家爭鳴時代,是兵家的經典。《商君書》、《申子》、《韓非子》、《管子》則都是法家名篇。

畢竟劉禪是要被培養為帝王的,所以要博覽群書,儒家經典讀完了,再用法家思想沖一下。

我小時候被灌輸,中國歷史發展的主脈就是儒法鬥爭。儒家代表的是腐朽、愚昧、倒退,維護沒落的奴隸主階級利益;法家是先進文化,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到現在歷史教課本還是這個觀點。影響所及,今天相當一部分人頭腦中還以為真就是這麼回事。

關於帝王術,漢宣帝劉病已說的最簡潔明了:「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漢宣帝的太子劉奭是跟隨儒生讀儒家經典長大的,覺得父親殺氣太重,用法太苛刻。想勸勸父親收斂點。所以這是劉病已教訓兒子的話,卻無意間總結出中國歷史上政治哲學的實質:霸道(法家學說)、王道(儒家學說)相互借鑑,相互支援,互為表里。

儒家學說說教性太強,理想型理論,志在培養君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法家學說志在經世致用,但太實用主義,缺乏遠大理想。

其實孔子早就認識到這個問題:導之以利,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以利益為驅動力,用刑法為約束,老百姓就會只研究怎麼避免違法,而不在乎手段是不是卑鄙;以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為驅動,用禮法為規範,大家都會成為君子)

從漢武帝把儒、法學說正兒八經的拿到朝堂上當做政治哲學討論以來,儒法互補,就成了指導中國歷史進程的理論基礎。所不同的就是某個人、某個時代是儒表法裡,最典型如漢武帝,如昭宣之治;某個人某個時代是法表儒里,最典型的是諸葛亮,是宋仁宗時代。

總之吧,劉禪可說是諸葛亮一手帶大的。偏巧諸葛亮一直也沒兒子,劉禪已經二十了,當皇帝都好幾年了,諸葛亮的長子諸葛瞻才出生。所以劉禪和諸葛亮真的是情若父子。而這一對君臣,也真可稱得上是帝權和相權最好的搭檔,完完全全符合聖人之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前文梳理過,劉備臨終,蜀漢其實已臨崩潰。諸葛亮所謂「益州疲弊」真的不是文學修辭,而是實際情況。劉禪無論是在情緒上,還是在面臨的實際困難面前,都毫無猶疑的認定必須這麼做:「政由葛氏,祭在寡人」。也就是說大政方針制定落實,都取決於丞相府,而自己只擔任名義上的國家元首。

這個分工,其實是中國由史前文明進入權利社會以來,政治哲學一直在孜孜探求的一個治國之道。周的做法是層層分封,周天子與其說是國家元首,倒不如說是一個大家長,把家分封給兄弟親戚,自己經營好自己的一攤。全天下人民都是親眷。那麼家長對家人負有責任,保護好家人的安全,讓家人過好日子。所以周制看上去溫情脈脈,似乎天下一家。

可是一家人如果翻了臉,六親不認了怎麼辦呢?從春秋殺到戰國,血流成河白骨盈野,殺得只剩一家了,沒得可殺了卻還是不能消停。

周秦之變,天下定於一尊,利出一孔,「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率土之民莫非王臣」。皇帝握有絕對權力,對所有臣民都具有生殺之權。但是這個體制在法家理論指導下,國和民是一對矛盾,國要富,必須弱民。那麼在戰國相互征伐的時代,一邦之土,小國寡民可以依靠法家的軍國體制,富國強兵,可是天下一統了,不打仗了,這個體制也就走到盡頭了。它主要問題在於把所有人都變成了只知道幹活和打仗的工具,但是人畢竟不是工具,已經走出了蠻荒,絕對不會再回蠻荒。所以秦制才會這麼幹脆,十四年就亡了。

又經過項羽和劉邦楚漢拉鋸,這個問題也在反覆被磋磨。在那個時期,上層建築領域還沒有能力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但是在征伐中人們殺出來了一個共識,就是老大不可能把什麼權力都抓在手裡,他即便有這麼大的本事,事實上也做不到,所以必須和屬下各部門分權——總參張良,總後蕭何,中原野戰軍呂澤,華北野戰軍韓信,等等。劉邦只能帶著中央軍和項羽糾纏。最後的會戰垓下,還是得各路人馬會合圍剿項羽。

大漢建立後,繼續延續這個體制,治權和產權分離。皇室作為國家元首,可以世襲罔替,但是治權在三公——丞相掌行政,太尉掌軍政,御史大夫主掌刑法。

三公分工協作,管理國家事務,但是不能世襲,而且皇帝可以問責、更換。

這套體制運行之初,三公自然是跟著劉邦打天下功臣集團輪流坐莊,大家達成一定的和諧。但呂后打破了這個平衡,老太太太急於讓呂家人上位,讓產權姓劉,治權姓呂。那麼功臣集團沒蛋糕了,能不急嗎?所以呂后一死,功臣集團就造反了,把失去的權力奪回來。

這套體制經過漢初近百年的運行,運行的還算可以。你看文景兩代,就是在這個框架下走向繁榮。文景之治,到現在仍被人津津樂道。

到了漢武帝時代又是一變,漢武帝不認這壺酒錢,他要眉毛鬍子一把抓,大權獨攬。漢武帝在位五十五年,前後共用了十三個丞相,除了最後一個田千秋外,其他十二個沒有一個善終,不是被殺就是被自殺。田千秋只是因為漢武帝死在了他前面而倖免。

從此,皇權和相權的相愛相殺伴隨了整個中國歷史。漢武帝以後,霍光大權獨攬,擅行廢立,死後被漢宣帝滅了門,天下姓霍的幾乎都成了鬼。王莽相權獨大,又把漢哀帝廢了。

東漢的政治是外戚和太監相互仇殺,咱不討論了。我想說的是東漢的太學辦的還是非常成功的。前面說了好幾次發生在太學的故事,後面還要提到好多次太學。說明太學在兩漢政治層面還是很有一些影響力的。漢光武劉秀就是太學生,只不過他上的是西漢的太學,但畢竟也是劉家的。劉秀成為歷朝歷代最厚道的開國皇帝,所有跟著他創業的功臣都得到了善終,不能說和他在太學熟讀儒家經典沒有一點關係吧?而且再說的鑽牛角一點,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只有他是太學生,學歷最高。

說了這麼一大段,扯遠了嗎?沒有。我們梳理這個政治哲學思想,是為了證明,劉禪和諸葛亮的和諧關係,不僅僅是他們個人的品質,也不僅僅是出於形勢所迫。而是當時出自於太學的基本成型的政治哲學思想,是可以代表先進文化的。所以,劉禪和諸葛亮能和諧相處,用現在的話表達,是文化自覺,是道路自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