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突圍、崛起:一所老牌強校的復興之路

青塔 發佈 2022-06-21T13:08:21.680410+00:00

2020年5月,我國造紙領域專家李志健教授,開始執掌自己的母校——陝西科技大學,擔任校長。算起來,從求學、工作,到成為一校之長,他在陝科大已經待了將近40個年頭,曾擔任教務處處長、科技處處長、輕工與能源學院院長等多個職務,又任副校長數年。

2020年5月,我國造紙領域專家李志健教授,開始執掌自己的母校——陝西科技大學,擔任校長。

算起來,從求學、工作,到成為一校之長,他在陝科大已經待了將近40個年頭,曾擔任教務處處長、科技處處長、輕工與能源學院院長等多個職務,又任副校長數年。可以說,他對於這所學校的一點一滴,都已「了如指掌」。

任職大會上,這位經驗豐富的學者坦言,「接過『接力棒』對我是很大的挑戰。」

挑戰的確存在。站在「十三五」與「十四五」的交匯點上,他必須承前啟後、目光如炬地——從頂層設計層面——為這所老牌強校找準定位規劃好未來的發展方向

圖丨陝西科技大學校長李志健教授

奠基、復興、騰飛

去年11月,2020年學位授權審核結果正式發布,陝西科技大學新增化學、機械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等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並新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

這是陝科大學科建設發展中的又一次歷史性突破,全校師生和廣大校友都為之振奮。

「這一成績的取得,是全校上下幾代人砥礪奮進、接續奮鬥的結果。」接受青塔採訪時,李志健校長這樣總結道。

「十一五」建新校區「十二五」化解債務「十三五」人才強校,到「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在每個重要節點上,這所學校都有著相當清晰的發展目標。

更重要的是——她能以事業為願景,凝聚全校上下的力量,激發師生的創造力,把具體的目標一一變為現實。

圖丨陝西科技大學校園夜景

事實上,學位點的大幅增加,只是陝科大「十三五」靚麗成績單的一個縮影。

2017年學校第二次黨代會以來,陝西科技大學制定了奠基、復興、騰飛「三步走」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復興計劃」,在人才引育、學科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交流合作、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都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

李志健校長透露,「過去幾年,每年年終總結時,一些核心辦學指標的完成度,幾乎都在130%以上,有些甚至達到200%。」

隨著「三步走」發展戰略「奠基期」任務的超額完成,陝科大也從外延式發展階段,逐漸邁入「外延與內涵並行、以內涵建設為重」的新的歷史方位。

一直在 「逆境」中求生存的陝科大,得以輕裝上陣、登高望遠,去謀求更快速、更高質量的發展。

從「人才」到「結構」

在陝科大秀麗的科大湖畔,坐落著中國第一座以輕工業為主題的博物館——中國輕工業博物館。這裡述說著中國輕工業支撐國家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工業化歷史進程,也將陝科大的歷史娓娓道來。

陝西科技大學,1978年國務院確立的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是新中國第一所輕工業高等院校,如今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一所以輕工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滿足人們衣食住用需求的輕工業,不再是最急需的行業領域。陝科大的傳統優勢學科,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度、匹配度、融合度有所下降。

順應時代趨勢,推動轉型發展,已經迫在眉睫。


圖丨陝西科技大學科大湖

「儘管『十三五』期間我們打了一些基礎,但從我自己的感受來講,轉型仍然不夠。」談及學校的轉型發展時,李志健校長並不諱言當前學校發展面臨的新問題,「我們已經很努力了,但轉型需要一個過程」。

2021年,學校的發展理念從「十三五」期間的「創新、開放、共享,學科、人才、質量」,微調為了「創新、開放、共享,學科、結構、質量」。

李志健校長是這一轉變的核心推動者之一。在他看來,學科結構和面向的調整,是實現轉型目標的重要發力點。

他介紹到,「十三五」期間,學校引進了具有博士以上學歷的專任教師530餘人,人才緊缺狀況得到了相對緩解,因此把「人才」調整為了日益凸顯、更加緊迫的「結構」二字。

圍繞「調結構」的工作重點,2021年,學校成立了數學與數據科學學院。未來幾年,陝科大將按照「強基礎、固特色、開新篇、創一流」的思路,持續加強基礎學科建設,整合校內相關學科成立新學院。

同時,學校將依託輕工技術與工程、設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等既有優勢特色學科,打造新的學科專業增長點,並對接現代智能信息與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開展新學科建設,主動適應日新月異的信息化時代和風起雲湧的發展大潮。

圖丨陝西科技大學圖書館

除此之外,陝科大還將以「促開放」為改革發展的突破口,大力實施「125開放促進計劃」,旨在通過柔性引進國內外優秀專家、學者和行業傑出人才,與國際國內頂尖學術機構、中(社)科院所屬研究院所、國有骨幹企業、地市(區)政府建立密切合作關係,促進學校的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通過「125開放促進計劃」,陝科大共聘任專家學者44人,其中學科領軍教授6人,特聘教授16人,特聘專家22人,切實推動了學校發展提質增效。

轉型或許艱辛,但這是一眾以傳統工科為發展方向的地方院校難以迴避、必須答好的重大課題。

面對時代的叩問,一系列雷厲風行的改革舉措,是這所以輕工為特色的高校所給出的堅定回答與行動證明。

服務陝西

當「服務陝西」的轉型進入到攻堅「深水區」時,單純的學科布局調整,並不足以支撐一所學校實現完美的華麗轉身。

在李志健校長的眼中,陝科大的傳統學科要真正實現轉型,需要從服務於行業領域,轉向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立足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切實提升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水平,切實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他將目光鎖定在陝西的重點產業上,並多次強調,「要為陝西的區域經濟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為此,學校在「十四五」期間將著力構建基礎學科新學院,特色學科新方向,信息智能新產業,區域、行業新根據地的「四新」格局。

圖丨陝西科技大學南大門

近年來,依託於學校的特色學科和人才優勢,陝科大主動謀劃融入陝西省創新驅動發展總平台和創新驅動發展總源頭——秦創原的建設,已入駐了灃東新城秦創原立體聯動孵化器平台,在科研團隊培育、平台基地建設、成果轉移轉化方面,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積極踴躍的改革。

通過積極對接陝西省重點產業鏈,陝科大組建了新型顯示、乳製品、航空、太陽能光伏、生物醫藥、輸變電裝備、鈦及鈦合金、光子、數控工具機等9支成果轉化創新團隊,不少團隊已經對接鏈主企業,推進了實質性合作。

其中,生物醫藥團隊成功牽手上市企業陝西盤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共建秦藥未來產業創新研究院,並簽訂了價值2000萬元的新藥研發合同

圖丨陝西科技大學與陝西盤龍藥業簽約共建研究院

在主動融入秦創原的過程中,陝科大還深入開展了「一院一市」合作,先後與延安市政府、渭南市政府、咸陽市政府、漢中市政府、陝西榆林能源集團、彩虹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北方惠安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和知名企業,進行了廣泛的科技合作對接,積極推動各學院與陝西省地市之間的「一對一」合作全覆蓋

同時,學校錨定高校科技成果精準孵化的快捷通道,與西安市相關區縣、渭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陝西糧農集團、延安新區投資發展集團等多個市縣與企業,合作共建共性技術研發平台或技術轉移平台,助力具有陝西特色的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除此之外,學校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創新驅動發展平台建設單位的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通過作為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高校的紮實實踐,切實提升了高價值專利轉化質量。

2021年,陝科大橫向到位經費較6年前提高4.5倍專利授權增長近8倍,專利轉化金額增長近10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已實現大幅躍升。

圖丨李志健校長出席陝西省咸陽市 「人才興咸 創新發展」大會

在服務陝西的定位指導下,陝科大也將依託「新輕工」,聚焦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立足關中協同創新,輻射陝南循環經濟發展陝北綠色轉型,助力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守護好黃河母親河、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謀遠謀實,做實成勢。

「學校紮根陝西,首先得把三秦大地這篇論文寫好」,這位務實的校長笑著打了個比方,「只有先把自己家的事情干好,才有更多的精力、能力、水平服務全國大局。」

辦大學的好地方

每一所大學,都有著某種獨有的精神氣質,並在莘莘學子身上得以延續繼承、發揚光大。

關於母校陝科大的氣質,李志健校長回憶起一個細節。「我是陝西人,但我在陝科大入學以後,就改學普通話了。當時陝西高校的很多師生,大多還是講的陝西話」,他笑稱,「所以陝科大確實有她獨特的地方,從講普通話這方面來看,就是一種『有大局觀』的表現。」

陝西科技大學本科招生

問及學校的辦學環境時,李志健校長則回答到,「陝西是個辦大學的好地方。這裡處於中國的中心地帶,南北交匯、東西融合,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並以排在全國第14位的GDP總量,支撐了位居全國前列的高校規模,說明陝西確實是重視教育的,是適合辦大學的。」

面對數量眾多的高校可能帶來的資源分散與競爭,這位學者十分坦然,「學校更多的還是得靠自強不息、艱苦創業,來謀求自身的發展。而且學校多有學校多的好處,可以有更多交流合作、交流互鑒的機會。」

或許,他身上所流露的這種樂觀天性,所秉持的自強、開放理念,便是陝西科技大學魅力的詮釋與延續。

這是一所充滿韌勁的、剛毅的老牌名校,一種不甘落後的、向上的、昂揚的力量,在陝科大人的骨子裡流淌,又一代代傳承。

她紮根於這片並不富饒但充滿生機的土地,融合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求實創新、銳意進取的科學精神,紮根西部、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孕育出「三創兩遷」的獨特氣質,又凝結成「至誠至博」的四字箴言。

圖丨陝西科技大學校訓石

渴望轉型、渴望開放、渴望變革,渴望更加鮮活的新生力量,來實現更快速的、更高質量的內涵式發展。

她懷揣著樸素的報國赤忱,堅持走產學研用融合、科技成果轉化的道路,把服務陝西經濟社會發展作為重要目標,寫進「十四五」規劃的壯闊藍圖裡,竭盡所能地回饋腳下「三秦大地」這片熱土。

她用獨樹一幟的堅守、破釜沉舟的勇氣,一次次在經費緊張、辦學資源不足等困難中,突出重圍、破解重壓,以一種勇毅果敢的方式傲然地生長

從北京,到咸陽,再到西安,64歲的陝科大弦歌不輟、勇立潮頭,至今洋溢著旺盛的生命力,即便一路上荊棘叢生、遍地泥濘,也不曾阻止她奮力向前、破雲而上。

無數的學子從這裡走出,訴說著她的深沉與熱烈、真摯與赤誠。她的身上,泛動著百折不撓追求卓越的身影,彰顯著堅忍不拔追趕超越的毅力,鐫刻著融入血脈「聽黨話、跟黨走」的根脈!

當前,陝西科技大學正在開展本科招生工作,並已發布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詳細招生信息,請訪問陝西科技大學本科招生網查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