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東風,中國海上風電按下「快進鍵」

法人雜誌 發佈 2022-06-22T07:57:55.685333+00:00

◎ 文 《法人》雜誌全媒體記者 李遼▲5月29日,國內首台深遠海浮式風電裝備「扶搖號」從廣東茂名廣港碼頭拖航前往羅斗沙海域進行示範應用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攝蔚藍的大海上,極具科幻感的海上風電塔鱗次櫛比,它們的高度普遍達到120米,相當於40層的摩天大廈。

◎ 文 《法人》雜誌全媒體記者 李遼

▲5月29日,國內首台深遠海浮式風電裝備「扶搖號」從廣東茂名廣港碼頭拖航前往羅斗沙海域進行示範應用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攝

蔚藍的大海上,極具科幻感的海上風電塔鱗次櫛比,它們的高度普遍達到120米,相當於40層的摩天大廈。在「雙碳」背景下,能源結構轉型及對海洋綜合開發利用的現實需求,推進規模化集中連片海上風電開發正成為中國東、南部沿海地區綠色低碳發展的「藍色動力」。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最新報告,2021年,全球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約13.4GW(吉瓦,1吉瓦等於100萬千瓦),其中約10.8GW來自中國。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26.38GW,規模超越英國,躍居世界第一。

「我國發展海上風電有著得天獨厚的綜合優勢。」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海上風電分會會長蔡紹寬6月5日接受《法人》記者採訪時表示,「海上風電為主的近岸海上零碳能源是未來最值得研究的目標能源。」

從量變到質變

中國海上風電成為一枝獨秀的場景,在十幾年前無法想像。「早前,不少人對中國布局海上風電信心不足,認為在該領域沒有經驗,做起來風險太大。畢竟歐洲一些知名企業深耕幾十年,才有了一定規模的裝機容量。」中車山東風電有限公司銷售負責人李彩球回憶說。

「依靠大數據管理,海上風電項目現在可以實現無人值班,少人值守。」6月5日,能源分析師楊愛知(化名)向記者透露,早些時候,一些海上風電塔里常年需要有人值班,一住就是好幾個月,再輪流換班。

為調動行業積極性,自2014年起,中國正式出台了海上風電標杆電價政策,有效改善了海上風電投資者的財務狀況,激發了企業技術創新積極性。基礎支撐結構科技進步、產業鏈完善、風機大型化、海工裝備大型化、葉片材料升級,使整體成本明顯下降。

過去,業內常規認為,光伏是半導體結構光電效應,效率可不斷提升,而風電以鋼結構為主,降本較慢。然而,根據海通證券報告,目前風機價格暴跌。預計海上風機價格從5000元~6000元/KW下降到2800元/KW後,還有一定的下降空間。

2021年是承上啟下的一年,中國海上風電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2022年起,海上風電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範圍;因此2019年~2021年出現了搶裝潮,海上風電裝機量呈現井噴式增長。截至2021年年底,陸上風電加海上風電的裝機量在各類電源累計裝機量中占比為13.8%,即將追平水電(16.4%)。從招標量來看,海通證券預計,中國海上風電從2021年底到2022年底的招標量接近15GW至20GW,真正的招標高峰期將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同時,人們已將2022年稱為中國海上風電的平價元年。

按照這個態勢,李彩球預計,中國海上風電每年或將有9GW至10GW的增量。「英國曾以一年新增10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位居世界第一。但2021年,中國已將英國甩在身後。短期之內,其他國家趕超中國難度太大。」

這只是一個起點。支撐海上風電繼續高速增長的,首先是碳中和目標下的能源政策。為落實「雙碳」任務,實現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至20%左右的目標,2021年5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2021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和2022年預期目標,這是各個地方都將完成的約束性指標。

「沿海省份火電裝機比例較高,而根據國家能源政策要求,之前100度電里假如有20度來自可再生能源,那麼在2025年,100度電里要有33度電來自可再生能源。」李彩球說。

因此,海上風電受到擁有先天資源優勢的沿海各省熱捧。在江蘇、廣東、浙江、福建、海南、廣西、山東等沿海省份的「十四五」能源規劃中,海上風電成為重要內容。不少省份將海上風電規劃容量提高,有的省份調高了不止一倍。「老玩家」江蘇將「十四五」期間海上風電的規劃容量從8GW提高到12.12GW,山東大手筆將「十四五」海上風電容量規劃為35GW。作為後起之秀,廣西海上風電規劃容量為22.5GW,僅次於山東和福建。

同時,為保障海上風電平穩發展,廣東、上海、浙江等省市的政策已非常明確,為海上風電降本增效、實現平價上網提供過渡窗口期。

儘管海上風電裝機規模趕超陸上風電還需3到5年時間,但楊愛知認為,海上風電未來成長空間大,增速迅猛、增長斜率高,「因此,2022年,業績看陸上風電,而估值要看海上風電。」

海上風電優勢明顯

東部沿海省份經濟體量大,對電力需求較高。「由於缺乏水電資源,同時可用地指標少,開發陸上風電和光伏土地有限,這些省份的用電大部分依靠三北和西部地區發電之後採用特高壓傳輸到東邊使用。」李彩球稱,特高壓送電面臨的問題是,發電側供電能力受制於調峰,且多地特高壓已是滿負荷狀態。

▲國內首台深遠海浮式風電裝備「扶搖號」在廣東茂名廣港碼頭進行風葉吊裝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攝

與之相對,海上風電建在沿海地區的海面上,可避免長距離輸電問題,便於電網消納。而陸上風電的發電側和消納地距離較遠,需要遠距離輸送,還要配備儲能設備。

楊愛知認為,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由於其日度和季度波動性不大,對於調峰(由於用電負荷不均勻,在用電高峰時,電網往往超負荷。此時需要投入在正常運行以外的發電機組以滿足需求,這些發電機組稱調峰機組)需求較弱。同時,海上風電體量較大,不受地形、城市規劃的影響,有更多資源量。「海上風電年運行小時數最高可以達到4000小時左右,相比陸上風電年發電量多出20%至40%。哪怕在一些風量較低的地區,海上風電運行時間也可以達到3000小時左右。」

更長遠來看,蔡紹寬認為,中國擁有超過1.8萬公里的海岸線,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可用海域面積達300萬平方公里,海上風能資源豐富,且集中在中東部及南部等能源負荷中心區,預計可開發資源超過5億千瓦。

他還表示,當今世界,可再生零碳能源必將成為全社會能源供應主角。「但在可再生零碳能源中,水能已開發100多年,即將開發殆盡;溫差能從當前科技水平展望,難以實現規模化、市場化開發;地熱能受應用場景限制,直接熱利用規模狹小;陸上光伏正在市場化、規模化開發,海上光伏開發前景規模巨大,但僅處於嘗試性科研初步開發階段;陸上風能已經實現市場化、規模化開發,近淺海風電能已進入市場化開發和規模化開發可期階段,必將獲得大力發展。」

目前,世界局勢動盪,歐洲面臨著嚴峻的能源挑戰。發展海上風電不僅有助於能源低碳轉型,還將加強能源供應安全。近年來,歐洲、亞洲、北美洲等地區主要國家均已出台海上風電發展規劃及相關政策。英國、德國、法國、荷蘭等歐洲國家延續歷史風電利好政策,均部署到2030年的數十GW量級裝機規劃,一些世界老牌石油企業也早已布局,如荷蘭的殼牌和英國的BP;美國提高了對海上風電部署的戰略關注度,計劃2030年實現累計裝機30GW的目標;在亞洲,韓國、日本、越南也加快布局,到2030年裝機規劃合計超25GW。

降本增效面臨挑戰

國際海上風電較多在公海領域開發,但中國主要在沿海地區開發。

如今,中國近海資源開發相對完善,後續在遠海地區可能由國家統一管理。碳中和背景下,預計海面資源會逐步開放,海上風電開發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拓寬。

隨著項目成本管控及運維能力的提升,不少海上風電企業也在謀劃向風能資源更為豐富的深海、遠海方向發展,研發方向聚焦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

▲工程人員進行「扶搖號」吊裝作業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攝

三峽能源(三峽集團新能源業務實施主體)是較早進軍海上風電的能源央企,2006年開始布局海上風電發展,截至2021年底,其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占全國海上風電裝機總容量的17.34%,率先併網了中國第一台試驗示範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三峽引領號)。如今,三峽能源正對漂浮式海上風電進行進一步探索。

漂浮在海面上,隨風浪移動,聽起來不可思議,實際上是將風電機組安置在水下的漂浮平台上,通過幾根錨索固定在海底的海床上。通常情況下,漂浮平台位於水深30米至60米以上海域處。但目前,漂浮式風電成本是固定樁基式的兩三倍,施工難度較大,成本較高。

風電項目建設好比造房子,產業鏈與地產產業鏈類似。目前,中國海上風電已形成了完整的具有領先技術經濟水平和全球競爭力的風電產業鏈。「最有技術含量的是主軸、軸承,之前大部分依賴進口,但現在基本實現了國產化。」李彩球表示,「中外零部件價格差距很大,從客戶角度來講,滿足性能的前提下,最便宜的就是最好的。」

未來,海上風電仍面臨降本增效的挑戰。「風機大型化、葉片輕量化、規模化開發等方式可實現降本增效。」楊愛知表示,隨著海上風電技術升級創新的持續推行、運行時間的有效延長,將進一步降低海上風電建設成本,為平價上網提供路徑支撐。

「海上風電在海上施工,各地海床地質結構不一樣,開發起來成本相對較高,建設周期也長。」李彩球表示,大海每天面臨潮汐,南方海域每年有颱風,導致海上風電項目建設施工有窗口期。

2021年,海裝船成本較高,成為海上風電降本的阻礙。但2022年,海裝船不再是瓶頸,安裝費用預計下降。根據海通證券的報告,預計2022年將新增5至6艘1000噸級安裝船,安裝費用或將從目前的4元/W左右降到1元/W以內。

一方面,碳交易機制逐步落地,為海上風電帶來新的收益點,風電項目未來可通過出售碳減排量來獲取應有的環保經濟收益;另一方面,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發展,將實現清潔能源與安全水產品的同步高效產出,可提升風電場開發商整體收益。

編審|崔曉林

編輯|白 馗

校對|張 波 張雪慧

本文刊載於《法人》雜誌2022年6月總第220期特別報導欄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