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李玫瑾《心理撫養》

愛畫畫的伊伊和媽媽 發佈 2022-06-23T19:15:48.572360+00:00

學校教育之前的家庭養育,尤其是心理撫養的好壞,可以影響乃至決定人的一生。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到了什麼,占有了多少房產或財富,而是經歷了多少站點,走了有多少路。

1.人,其實是「養育+教育」的產品。學校教育之前的家庭養育,尤其是心理撫養的好壞,可以影響乃至決定人的一生。

2.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到了什麼,占有了多少房產或財富,而是經歷了多少站點,走了有多少路。

3.人們在找原因時,往往把好的行為和成功的行為歸因於自己,而把不好的行為和失敗的行為歸因於外部。社會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歸因偏差」。要克服這種人性的弱點,人們就要善於反思。可有的人從來不反思自己的問題在哪兒,只會怪罪他人。

4.一個從小沒有被愛過的人,怎會懂得愛別人?一個從小沒有感受過快樂的人,怎會擁有陽光健康的心態?一個從小沒有被尊重過的人,怎會尊重他人的權利?一個從小沒有被善待過的人,怎會善待別人?

5.早年經歷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因為它決定了人的未來走向。人都是被養出來的,所以早年的撫養方式很重要。我有個總結:人的胃口是餵出來的,脾氣是帶出來的,觀念是嘮叨出來的,殘忍是孤弱無助熬出來的,無恥是百般遷就寵溺出來的。

6.很多孩子出問題時會瞞著家長,為什麼?因為家長對孩子不寬容、不民主,不能接納孩子。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愛撒謊。」這意味著什麼?孩子每次跟他們說真話,他們都持否定的態度,孩子以後就不敢再告訴他們真實的情況。要是家長能接納孩子的一切,即使孩子犯錯了,也能以合理的方式回應,孩子就不會這樣。

7.「不教而善」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孩子一直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二是父母的言談舉止表現出來的都是善良、正派,即父母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人。有的父母非常自律,認真工作,顧及家庭,還愛學習,愛思考,愛在家裡討論問題,孩子耳聞目睹就會潛移默化。

8.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紀,覺得自己已經很成熟了,但那可能只是生理成熟,心理並不成熟。真正的心理成熟是什麼?就是在處理各種複雜的問題時,人能夠不把緣由歸結於外部,而是從自身找問題。

9.教育孩子不用天天查書,不用天天問專家,家長只需花點時間自我反省,想想孩子的表現跟自己有什麼關係,自己給予了孩子什麼。很多父母陷入一個誤區,整天忙著為孩子的將來掙錢,卻無暇顧及孩子眼前的需要。他們不知道,人的成長不僅僅是用錢堆出來的,尤其是心靈的成長,更不是用錢就能換來的。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親情陪伴比金錢重要得多。孩子早年最需要的不是家裡有錢,而是一個溫馨的家。只要有父母在身邊陪著,哪怕家裡並不富裕,孩子也會有安全感。

10.你的孩子還沒到青春期。你做爸爸的不在孩子身邊,不要太關注孩子的成績,那是老師關心的事情。你每次打電話要問他:『你上學快不快樂?老師喜不喜歡你?你和同學關係怎樣,有沒有人欺負你?』做爸爸的要關心這些,而不是只問成績。如果有人欺負他,你要給他出主意,要想辦法解決。實在不行的話,你要回去陪伴他。

11.養育孩子這件事,並不是有錢就能解決好的。不是父母掙了錢,把錢往桌上一拍,說「孩子,你長大吧」,孩子就能長大的。父母親自陪伴孩子成長,比給孩子掙很多錢更有價值。所以,與其給孩子掙錢,不如親自陪伴孩子。與其給孩子存錢,不如教孩子如何為人。

12.養育孩子,並非天天在說教,也並非事事在照顧。陪伴也是一種養育,這需要的是一種過程。親子關係,是需要用時間培養的。細心照顧,耐心陪伴,慧心觀察,這是讀懂孩子的關鍵。

13.在多數情況下,父母可以自己看書。現在有很多養育孩子方面的書籍,尋找好書有三個簡單有效的方法:一是諮詢身邊那些把孩子養育得非常好的人,包括同事、親屬、鄰居等,讓他們推薦一些好的育兒書;二是直接去書店,尋找好的出版社出版的育兒書;三是參考網絡評分,看某本書的使用範圍是否廣泛,如果有一本書被翻譯成不同國家的版本,那一定是好書。最重要的是,父母要開動腦筋,用智慧去養育孩子。

14.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性情好和有責任感最重要。那麼,如何考察呢?一定要先看對方的父母關係好不好。如果對方父母恩愛、家庭和睦,你可以閉著眼睛跟他結婚。如果對方父母關係緊張,家庭成員感情冷漠、怨氣十足,這種家庭要慎重考慮。你想要一個好的後代,就一定要有一個好的家庭。只要家庭好了,你的後代就會好,而且是代代好。

15.家庭是養育的場所,養育需要家長在照顧、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培養情感,以浸潤的方式告知或帶領孩子學習如何做人做事。而學校是教育的場所,教育是老師在規範的要求下,在一視同仁的背景下,以講授和練習的方式讓學生學習。

16.人活在世上,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首先要做一個獨立的人,要自信和自尊。也就是說,你可以愛別人,也可以被人愛,但你就是你,你的價值首先體現在你是能自立的,而不是將自己的一切依附於某個人。

17.正確的心理諮詢並不是給別人出主意,而是用專業的方式不斷提問,引導來訪者自己去尋找答案,自己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這就需要來訪者認識自己,這正是心理諮詢的關鍵。

18.我覺得最好的情緒表達方式是言語。你可以表達你的想法和建議,但不必強求別人。與人說不通時,說明你們之間已經出現一堵牆,那你就要主動改道。

19. 如果你有情緒了,卻不表達出來,那叫壓抑,容易得癌症。但是,如果你一遇事就表達強烈的情緒,如發飆、怒髮衝冠,那也容易得心腦血管病。

20. 人與人之間總會有矛盾,當你與人溝通時漸入爭吵模式,無論對方是家人、朋友還是路人,你都要記住一個原則:以三到五句話為基準,不要超過五句。我們評價一個人,也要看他的「性能」即個性好不好。如果一個人身體健康,有良好的養育與學校教育背景,頭腦聰明,見多識廣,心胸開闊,情緒穩定,善於溝通,個性就很好。找對象最好找這樣的人,一生會很幸福。領導要是能找到這樣的下屬,也是一種福氣。

21.請記住,結婚前不要急,一定要捨得花時間考察。有句老話叫「日久見人心」,人心是需要時間來檢驗的。結婚意味著兩個獨立的個體要共同生活,共擔責任,共同養育。婚後,法律已鎖定兩人關係,一旦有了孩子,就得從長計議。孩子是否幸福會影響父母晚年的幸福值,如果父母現在不顧及孩子,一旦孩子出了問題,父母的後半生會很痛苦。既然婚前已慎重選擇,婚後就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多看對方的優點,少看對方的缺點。其實,與一個人結婚,就是與一個家庭結婚。如果對象的家庭不正常,你未來的婚姻生活就容易有變數。所以,你既要看這個人本身,還要看他的祖父母和父母。一個人早年的家庭背景很重要,上兩代人會決定他是什麼樣的人,尤其是父母的影響。

2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成熟的人可將社會中好的人物作為自己的榜樣,或者通過閱讀,把好書當作心靈導師,活到老學到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不贊同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完全放手。在孩子還不懂什麼是未來的年紀時,父母應以智慧的方式對孩子有所約束和要求,而不是任其無知無畏地錯過人生某些關鍵的時期。

23.何為人性?一個人有情感就有人性。他若尚有情感,就尚有人性;他若毫無情感,他就毫無人性。越是弱者,越是一無所有的人,有時越需要一種柔軟的情感去喚醒他們。

24.我始終提倡這樣一種教養理念:養孩子,不能總是批評,也不能總是批評,當孩子反覆出現同類錯誤時,就不能再簡單地訓斥了,而是找出他某次做得好的時候予以充分表揚和肯定。同時,也不能總是表揚——如果某類事情是他應該做的,過度表揚反而多餘。25.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即使沒有做錯,在被別人冤枉時,一個人仍然要堅信自己,有以此證明或考驗自己的心理勇氣,這才是用大智慧養育孩子。

26.即使是一個學習不好的孩子,只要他心裡有別人,在危險時刻能顧及大家,這樣的人在社會中怎麼會沒有價值?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發現,有些人雖然不那麼聰明,但他們單純善良,待人真誠,做事踏實。相反,有些人很聰明能幹,但花花腸子多,要麼愛計較,要麼算計別人,甚至還不擇手段地傷害他人、排擠對手。 即使聰明人,要把事業做大也需要好的性格。因為事業做大需要團隊,必須與人合作。這時,我們就會發現,聰明的人如果再有好的性格,就可以成為領軍人物。

27.對男孩一定要苦著養,絕不能讓他們在早年舒舒服服地過日子,因為他們成年後要承擔養家的重任。女性一旦懷上孩子,直到生下來都要被孩子所累,經濟的重擔一定會落在男人身上。希望家長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和分數,更要重視孩子的性格培養,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勤快、皮實、吃苦耐勞、經得住說、不輕易記恨的性格。對每一個成長的孩子來說,上學要十多年,這就是讓每個人通過漫長的學習過程,打磨不穩定的心性,練就人的穩重的過程。對孩子的愛不一定都表現在呵護上,也可以表現在磨鍊上。

28.狠得下心來磨鍊孩子比寵愛孩子更難,更需要母親的勇氣。有長遠眼光的父母,在情感撫養到位的基礎上,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從身體吃苦,到心理耐苦,有意培養孩子的堅強性格,這是一種更深更遠的愛的表現方式。三歲之前有恩於他,從三歲開始立威於他。這是教會孩子一種重要的社會行為方式,有想法、有要求、有情緒時,要學會好好說話。

29.培養孩子的耐性,尤其在他出現較強烈的欲望後,讓其能夠等待,延遲其滿足。讓孩子明白,生活中並不能事事如意。在不如意面前,要學會克制自己,忍耐並等待時機成熟。完成這一項要求後,下一個性格的培養要點是讓他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指人在面臨很多機會和誘惑時,能夠選擇具有長遠意義的滿足方式,而不是短視地、迫不及待地、貪婪過度地滿足自己的欲望。在一個群體裡生活,做事一定要考慮到別人。所以,在性格培養關鍵期,父母要有意地告訴孩子,只要有他人在場或在附近,都要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影響到別人。

30.在孩子七歲前給他們多些屬於自己的時間,讓他們到屋外、到田野、到山上、到水裡去玩,讓他們感受自由的快樂和生活的快樂,讓他們身體內的神經系統,也是心理活動的基礎得到強化加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