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煩啊,我想放棄這個公眾號了。」

木木老賊 發佈 2022-06-23T20:18:05.551168+00:00

想放棄就放棄吧!只要你想好了,這就是我的答案。雖然現在的公眾號沒有當年那麼火爆了,但依舊有源源不斷的新人開始寫公眾號,也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聲音——「我想放棄這個公眾號了。」有人湧進,就有人放棄。這其實很正常啊,放棄一個公眾號,又不是放棄人生。

想放棄就放棄吧!


只要你想好了,這就是我的答案。




雖然現在的公眾號沒有當年那麼火爆了,但依舊有源源不斷的新人開始寫公眾號,也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聲音——「我想放棄這個公眾號了。」


有人湧進,就有人放棄。這其實很正常啊,放棄一個公眾號,又不是放棄人生。


很多人以為我會說一定要堅持、一定不能放棄之類的?


算了吧!太多人對你說了。


我從來不堅信所謂 「堅持就是勝利」 的說法,單獨拿出來說挺不負責任的。


人需要堅持,但不能陷于堅持。堅持的好處不用我多說,量變多少會有質變。我之前也是覺得要堅持、要堅持、堅持的人最牛B。


但回過頭來看,有點虎,我們堅持也是要科學要有規劃要有目的的好嘛,只知道堅持那不成牛了嗎?




人有很多條路可以走,不是只有那一條,找到合適自己的最關鍵。有的該堅持,有的也可以放棄。有的堅持下去就能成功,有的走到底都是一片漆黑。


而且這樣的路,外人真的很難直接告訴你你該堅持哪一條,得自己去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取捨......


太陽可能早出來了,你得走出來才能看到。


再說回 「放棄做公眾號」 這檔子事情上,我也簡單說幾點小觀點,可能讓你堅持,也可能讓你放棄。



01


做公眾號自媒體很難,且現在想要做起來更難。


至於多難,做的人都知道。不做的人沒必要知道,如果想做了也會慢慢知道。


但做哪一個平台又不難呢,各有各的難。


難從來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摸清楚每個平台的規則和利弊點,去匹配自己。


如果僅僅是因為難而放棄,那真得趁早。沒有什麼成功是輕而易舉的。


我想,沒有人是因為圖簡單才做公眾號自媒體的吧。



02


痛苦是肯定的,焦慮是必然的。


有人說,如果你真正喜歡做某一件事,只會越做越開心,不會有痛苦。


雞湯,赤裸裸的雞湯。


我們想做好任何一件事,都會經歷痛苦,面對焦慮。可能痛苦不是來源於這件事本身,而是想做好這件事的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和迷茫。


痛苦是對的,只有不滿足於現狀的人才會痛苦,才會有潛在動力去改變。焦慮也是對的,你想把這件事做好,它才會有反覆的焦慮反覆的折磨。


這都是一個人最真實的心裡鬥爭,太正常不過。


什麼是開心?就是在經歷痛苦和焦慮之後,取得的那一點點小成績。




03


在任何一個平台做自媒體,都應該有一個初衷。


初衷是什麼?是表達自我,是做內容,是想打造IP,是鍛鍊寫作,還是賺錢.......


這些都沒毛病。


我自己很早就有寫文章分享自己想法的習慣。之後做公眾號也沒有很規劃性地去運營,就是想在公眾平台上梳理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表達自己的一些看法,從而倒逼自己不斷學習,再反哺到工作。


就這麼簡單。


所以我剛開始做公眾號時沒有什麼壓力。粉絲變多,閱讀量提高,我當然高興。數據平平也沒關係,我做我自己的。


這是我那個時候堅持下去的最大原因。


這個初衷可能會變,也可以變,不同階段當然有不同的想法。而一旦確定了,在放棄之前就要扎進去做,不計得失地奔赴向前。


我遇見過很多做公眾號賺到大錢的放棄了轉做別的,也認識很多沒賺到錢的還在繼續寫自己想寫的。


所以,認清楚你想幹什麼?


或者,這個階段你想幹什麼?



04


守著一個宏大的願景來開始做公眾號,很容易受傷。


做之前想得有多美好,現實可能就有多骨感。


個人做自媒體,別一上來就非得給自己定多大個目標,一定要做到跟某某某一樣。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邊做邊修正。沒有誰一開始工作,就預判了自己10年後會在哪個位置。也沒有誰一開始做公眾號,就100%確定哪個方向一定是對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短期目標,不斷根據實際情況去修正規劃。


且,越是痛苦,越是焦慮,越是容易放棄的人,越要有短期目標。




05


公眾號不是個賺快錢的地方。


如果想很快就賺到錢,倒不如去做淘寶,做跨境電商,去兼職寫稿......這些在速度上都比公眾號來錢快啊。


甚至是抖音,我都覺得它比做一個公眾號來錢快。


如果是想快速變現,那完全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做這些上面,公眾號可以附帶著玩玩,對吧。


想變現,和想快速變現,這完全是兩碼事。



06


別稀里糊塗就開始寫寫寫。


雖說寫寫寫總比啥都不干要強,但很多人就是因為一時興起,稀里糊塗地就寫起來,想哪寫哪。


結果,寫了幾天就不知道說些什麼了,又沒人看。在艱難中繼續,在繼續後可不就放棄了。


沒想好嘛。


你得多想想是不是準備好了確定要干,要幹什麼,定位是什麼,人群是誰......


定位是必須有的,至少你應該有個大概方向。為什麼很多人做自媒體暈頭轉向的,就是沒有定位,不知道內容方向,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而且,想寫公眾號是需要長期攝入新知的,沒有一個定位你很難去針對性地學習。雖說廣泛學習總是好的,但如果你想成為一切,最終只會什麼都不是。


自媒體,從來不止是寫寫寫,一個不學習腦子空蕩蕩的人是做不出有價值的內容的。



07


我之前說過一句話,


不要盲目去做自媒體!

切記,自媒體不等於做公眾號。

切記切記,自媒體不等於寫文章。


真沒必要說一定要做公眾號,說是門檻低,其實現在的創作平台門檻都低。甚至微信公眾號的門檻還相對算高一點了。


自媒體平台很多,也並非一定是要寫的,有說的,有視頻演繹的,有問答的,也可以去直播,對不對?


確實是有的人適合寫公眾號,有的人偏偏就不適合,但他卻適合做抖音,或者適合今日頭條,或是B站。


每個平台就像是不同的人,它都有自己的特徵和屬性,想去做起來自媒體,就得去找到合適的平台。


不要問別人你適合哪一個平台,每個平台又有什麼不同。這點兒東西你都不想去自己了解,不想去花時間摸底,那還做個P。


我給大家列個思路框架,好好去思考一下。


自媒體內容形式:圖文、短視頻、音頻、問答、直播、條漫、vlog等。


自媒體主流平台:公眾號、抖音、今日頭條、快手、百家號、喜馬拉雅、企鵝號、知乎、小紅書、Bilibili、微信視頻號等。


自媒體變現方式:廣告、帶貨、打造個人品牌、知識付費、社群付費、做IP產品、投稿賺稿費、諮詢服務、直播、原創優質內容獎勵、流量收益、粉絲讚賞等。


這三者自由組合,你可以得出幾十種做自媒體的方向。


而不是只有一個方向——做公眾號寫文章。不是嗎?



08


想放棄,那就放棄試試唄。


直接一個月或兩個月不再打開你的公眾號後台,不再糾結於選題,不再想漲粉的事,不再爆肝爆豆地寫寫寫......統統都停下來。


放個小長假,給自己一個機會,也給你的帳號一個機會。


如果一個月後你感覺很好,打心底不想做了,那就放棄。如果一個月後你依舊還是想在這裡寫點什麼,那就接受這份痛並快樂吧。




好了,這些嘮叨,我不是勸你放棄,也不是勸你不放棄。


放棄和堅持,從來都是主動詞,而不是被動詞。


得你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