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趙如何削弱宰相的權利

淺說歷史者 發佈 2022-06-23T23:06:11.285940+00:00

趙匡胤對宰相權力的分割,從登基時就已經開始。但留任范質等人的問題也隨之而來,范質等人不是趙匡胤心腹,凡是軍國大政都不能參與其中,但是三人占著宰相位置,對朝廷工作的開展是個阻礙。

公元964年,宋太祖趙匡胤任命趙普為相,同時任命薛居正為參知政事(副宰相),宋代相權被進一步分割。趙匡胤對宰相權力的分割,從登基時就已經開始。趙匡胤通過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後,讓他犯難的事發生了,以范質為首的三個宰相都是北周舊臣,到底還用不用?趙匡胤決定還是要用。因為范質等人留在朝中當宰相,能夠穩定朝局,官員們對新朝廷的反對情緒不會太大。但留任范質等人的問題也隨之而來,范質等人不是趙匡胤心腹,凡是軍國大政都不能參與其中,但是三人占著宰相位置,對朝廷工作的開展是個阻礙。

趙匡胤很快就想到了辦法。北宋建國之初最重要的任務,是清除地方的反對勢力,謀臣趙普提議收回地方錢糧時,趙匡胤決定趁機分割相權。他派親信大臣薛居正為三司(鹽鐵、戶部、度支)使主抓財政,再讓趙普去樞密院負責軍事。三司和樞密院是晚唐以來就有的職務,如今用來架空范質等舊宰相,官職地位得到很大提升。幾年之後,全國的政治局面基本穩定,不需要范質等人繼續穩定朝堂。任命自己人做宰相成了當務之急,趙匡胤想到的人選是趙普。

趙普被任命為宰相後,趙匡胤擔心趙普太累,想給趙普找個副手。趙匡胤選中的人是此前負責財政的親信薛居正。但薛居正的官名成了問題,因為宰相的副手,誰也不知道叫什麼。

趙匡胤找來翰林學士陶轂,問宰相的副手叫什麼。陶轂對官職一知半解,想了一會說,唐代有參知政事的官職。趙匡胤說那宰相的副手,就叫參知政事。陶轂其實是胡說的,因為參知政事在唐代的地位很高,比趙普的官銜還高,但卻將錯就錯的定了下來。任命了新宰相的趙匡胤很高興,因為新宰相趙普是自己人。但事情很快朝反方向發展,趙匡胤沒想到,他任命的宰相趙普居然也靠不住,同樣需要用鉗制辦法。有一次,趙匡胤去趙普家裡作客,看見吳越王錢俶給趙普送的海產品,都用瓶子裝起來放在趙普家的屋檐下。趙匡胤很好奇,說看看裡面裝的什麼。結果打開一看都是金子。


趙普惶恐地跪下磕頭,說我沒打開過,趙匡胤說收就收了,國家大事也不是都由你做主。可在朝臣眼裡,國家大事就是由趙普做主的。當了宰相後的趙普做事專擅,很多事情他都是自己說了算。給趙普當副手的薛居正見趙普權勢太大,也不敢提意見,成了趙普手下打雜的。

當時秦、隴的木材很珍貴,朝廷禁止民間買賣,但趙普常派親信去買上好的秦隴木材,運回家裡蓋房子,惹得趙匡胤大怒。朝臣很快聞風而動,對趙普發動攻擊。翰林學士盧多遜每次被皇帝召見,都會說講些趙普的壞事。趙匡胤覺得不能繼續放任,他決定給趙普上個緊箍咒。趙匡胤想要鉗制住專權的趙普,其實也不是只針對趙普一個人。趙普曾經參與策劃陳橋驛兵變,這樣的親信卻會變心,其他人誰還能保證不會變質呢,趙匡胤胤需要一個制度性的辦法。

以前趙匡胤限制北周宰相的權力,主要依靠的是三司使和樞密院對宰相分權,趙普私自買賣秦、隴木材的事,就是三司使揭發出來的,如今要進一步限制趙普,繼續分權成了主要思路。

要怎麼分呢?趙匡胤把眼光投向了新設立的參知政事一職上。設立參知政事之初,出任參知政事的薛居正和趙普的權力差距很大,薛居正手裡沒有宰相的印信,不能單獨和皇帝匯報事情,上朝時也要站在宰相身後。趙匡胤想,為何不讓薛居正和趙普兩人輪流執掌印信、匯報事情?這樣薛居正擔任的參知政事,自然會對宰相形成制約。

詔書一下,參知政事的權力得到了明顯提升。為了防止趙普過於強勢,沒過多久,趙匡胤就任命趙普為河陽三城節度使,把他貶出朝堂。沒了來自趙普的阻力,參知政事的職務權力進一步提升。參知政事的設置經過,雖然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它作為一個新官職地位得到迅速提升,離不開趙匡胤想要加強皇權的目的。隨著參知政事權力的擴大,宋代相權也被進一步削弱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