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雷打真孝子」,古人為何這樣說?下半句一語道出人性現實

國學祕籍 發佈 2022-06-24T06:23:06.419116+00:00

美德,是人性之中美好而高尚的品格,早在千年前的儒家之道中,孟子就曾經教育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社會之中要懂得尊老愛幼,其次要做到「仁義禮智信」這五常之道,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現遠大的志向。

美德,是人性之中美好而高尚的品格,早在千年前的儒家之道中,孟子就曾經教育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社會之中要懂得尊老愛幼,其次要做到「仁義禮智信」這五常之道,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現遠大的志向。

說道這諸多為人的品德,排在第一的當屬「孝道」,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只有能夠做到孝敬自己的父母雙親,那其他的善才能由此開化而來。對待父母厚如大海的養育之恩,如果都能置之不理,那其他的品德自然也都是空談。

但是與這樣的常理相違背,在民間流傳有這樣一句俗語「雷打真孝子」,人人稱讚的孝子為何會被雷打呢?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句,更是一語道出人性現實。


雷打真孝子


「善始善終」是人們在社會中認定的行事道理,而這首要的目的就是回饋自己的父母。「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對子女的愛,厚比春暉普澤小草,是無論如何也回報不完的。所以在日常的言行之中,要做到尊敬愛護,等到雙親邁入老年之後,更是要承擔起贍養的責任和義務,這樣才是孝道之所為。

但是古人卻說道「雷打真孝子」,對待父母用心真切的大孝子,不僅不受到敬重反而會招致雷打,這其實與他人的非議有關。孝子對待自己的父母自然是超出常人,不然也不會被世人稱讚,成為被標榜的榜樣,但是如果稍微出現差池,就猶如這清水著了墨,會招致他人的流言蜚語。

三國時期文學家李庚在其《命運論》中就曾有言「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形高於人,眾必非之。」在社會之中往往能力出眾,異於常人的高品格之人,會招致他人的羨慕與妒忌,甚至導致被排斥與非議,從而影響自身的心態,落不到好的結局。這也就是常人所說的「樹大招風」,這是社會現實的另一面,往往無法迴避。

其次,這樣的觀點也與古人落後的生活水平有關。在古時候,人們沒有避雷工具,常年在深山中行走的人突遇極端天氣,就很有可能被雷電擊中,從而人走茶涼。而在民間,人們常認為只有做盡壞事的人,才會招致天打雷劈。但是實際生活中,雷電無法識人,有很多的善人也因此而喪命,所以人們在惋惜之餘,就流傳出「雷打真孝子」這樣的說法。


財發狠心人


在社會中謀事,人們忙忙碌碌地奔波,不過也就是為了碎銀幾兩,一分錢都會難倒英雄好漢,所以這發財富貴之道,一直被世人所議論,而這「雷打真孝子」的下半句「財發狠心人」就一語道出了古人眼中的求財關鍵。

很多人初讀這句話,都會將這狠心理解為「黑心」,但其實老祖宗這裡所說的是有魄力,敢於抉擇的狠心之人。在古代格言《增廣賢文》中曾有雲「慈不養兵,義不理財」,太過仁慈的人無法成為將領,項羽的婦人之仁最終使其自刎於江東。而太過仁義,一直幫助他人從而耗費自身錢財的人,則無法積累家產,最終難以富貴。

被後世尊稱為「財神」與「商祖」的范蠡,他雖然出身微寒,但卻博學多才有著堅定的內心。在春秋時期,因厭惡楚國的政治黑暗,他果斷地投身越國,幫助越王勾踐實現霸業。在事成之後,貴為名相的他了卻官場之事,泛舟五湖,白手起家。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能夠因地制宜,發掘獨特的商機,成為富甲一方的大貴人。

縱觀古往今來,成大事者,定不會優柔寡斷。孔夫子不顧偏見傳授儒學,成為百世流芳的文化名人。朱元璋出身布衣,憑藉其膽識英勇作戰,最終開創明朝一統大業。在這歷史長河中,敢于堅持自己想法的人,往往能率先找準時代的風口,實現更為遠大的事業。


小結


老祖宗常說的「雷打真孝子,財出狠心人」,是古人在生活中的經驗總結,這樣的話時至今日仍然尤其道理。但是為人處世無愧於心,多積善行,那福報也會不請自來,這社會之上紛繁複雜,只有守得住自己的初心,精進自身成事的能力,那生活也會得以改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