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風情」乾縣行旅民俗

乾州人文 發佈 2022-06-24T20:03:01.420194+00:00

乾縣,位於關中平原中段北側,渭北高原南緣,隸屬陝西省咸陽市,位於咸陽市西部,省城西安之西北。東接禮泉縣,南連興平市、武功縣,西鄰寶雞市扶風縣,北靠永壽縣、麟遊縣,總面積1002.71平方千米。

乾縣,位於關中平原中段北側,渭北高原南緣,隸屬陝西省咸陽市,位於咸陽市西部,省城西安之西北。介於地處北緯34°19′~34°45′、東經108°00′~108°24′之間。東接禮泉縣,南連興平市、武功縣,西鄰寶雞市扶風縣,北靠永壽縣、麟遊縣,總面積1002.71平方千米。乾縣處於秦隴之要衝。九嵕山控其東,漆水環其西,北枕梁山,南接台原,國道西蘭公路自東而北曲折穿境而過。截至2019年末,乾縣轄1個街道辦、15個鎮,173個行政村。根據乾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乾縣常住人口為456680人。

乾縣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乾縣境內有泔河、漠谷河、漆水河3條河流,大中小型水庫22座,水灌條件優越。乾縣交通便捷,312國道、福州—銀川高速公路、西平鐵路、西銀高速鐵路和西法城際鐵路穿境而過。乾縣地處「關中—天水經濟區」和西安咸陽半小時經濟圈的核心地帶,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商貿重鎮。境內有乾陽書院、乾陵等景點。


乾縣古代交通


乾縣東南相距西安、咸陽百餘里程,古長安、咸陽為十三朝古都,所以乾縣歷史上屬京畿近地。境內遺留過往商路、官道較為重要的有以下幾條:

  • 秦修咸陽至北地郡(今甘肅省慶陽附近)西北路:秦統一六國後,在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各項措施中,大規模的修築以咸陽為中心向外呈輻射狀的各條道路。這條西北路經由禮泉縣城入乾境靈源鎮東西鋪村,過楊莊鎮、上陸陌、鐵佛寺(村)、馮市(村)、新店入永壽境安駕宮、監軍鎮。史載,按秦王朝的規定,路寬五步,高於兩側平地,夯築堅實,路側每隔三丈植青松一棵,其勢相當可觀。通過這條道路,西可達甘肅、涼州、青海、新疆,北抵三邊。在歷史上沿用時間長達兩千餘年。著名的古絲綢之路即此一道。西(安)蘭(州)公路建成通車後漸廢。
  • 楊漢村東西大路:據考這是一條自然商路。東經楊善村、孝義村入禮泉縣城,西由阡道(村)、大坡口、臨平鎮、清水營(村)達扶風境。至鳳翔後分南北二支,南到漢中、成都,北到甘肅涼州以西。清《乾州志稿·道路》載:「楊漢鎮東西大路,西通岐山,東接禮泉,為商賈入州沖路。」村老相傳,古楊漢鎮城門兩邊對聯題曰:「東連秦晉涵關外,西抵甘涼巴蜀中。」古絲綢之路途經縣境即此二道。民國末期,隴海鐵路,西(安)寶(雞)公路通車後漸廢。此路歷史長達近兩千年。
  • 姜村鎮東西次大路:為一條自然商路。東經大牆至禮泉,西由大王(村)抵武功、扶風、眉縣、寶雞等地。「平川大道,車騎咸宜。」現被西安環線北環公路(戰備路)所取代。
  • 西北一路:由乾縣城過漠谷河,經城關街辦夾道(村)、秤鉤搭彎(村)、儀井,至關頭鎮、北河達永壽縣甘井,翻溝過梁,道路彎狹,歷史長久,今乾(縣)關(關頭)公路即沿此路。
  • 楊家莊商路:由縣城經楊家莊鎮、禮泉縣趙鎮、北屯赴涇陽、三原、高陵三縣之捷徑,歷史延續時間也長,新中國建立後路廢。
  • 乾城至興平路:有兩條,一條由縣城東南方向經小留村、永生坊、党家小寨、薛祿鎮,過禮泉界進興平市南留村入興平縣城;另一條,由縣城南方姜村鎮,經武功縣高望川(村)抵興平市西,此為商旅之路,50年代路廢。


在古代交通中,驛鋪的設置對道路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驛道、鋪道,俗稱官道。《乾縣新志》:「鄭注云:『若今時乘傳騎驛而使者也,漢制,十里一亭,五里一郵』。」唐時,乾縣曾設奉天驛,驛以奉天縣名,五代時,設威勝驛,以威勝軍名。史載,驛有驛官,所夫多名,驛馬、驛驢多匹,機構龐大,費用充足。清沿明制,不僅置驛而且設鋪。如由乾城(在城鋪)東至好畤、陽洪、孝義接禮泉(在城鋪);由縣城北至金家堡、十八里舖,陽峪接永壽縣安駕宮(鋪)可通西北各省;由縣城南至阡道、南郭(村)、大王村接武功縣賈兆(鋪)。由此可見,設鋪更有利於交通運輸,傳遞信息。

舊時,乾縣人大都外出靠步行。官紳富戶出外多騎騾、馬、驢或乘鐵輪轎車。婦女們走親拜友則騎馬、驢或乘農用畜車,一般不步行。這主要是舊時婦女多纏腳,走路不便。一個「三寸金蓮」能出門走動嗎?因此就出現了一首「放腳歌」:

為放腳,編成歌,拿來好勸賢家婆。

娃小著,把腳裹,細細說來真難過;

點棉花,包裹腳,腳尖破把指頭踒;

打瓷碗,把腳尖割,滿腳癧爛貼膏藥;

娃哭喊,說造孽,誰家女兒不纏腳;

你腳大,人笑我,反說你娘太懶惰;

不纏腳,難得活,誰家要你這大腳?

女人家,論人物,兩隻小腳頭一個;

油再搽,粉再抹,兩片大腳人不樂;

娘小時,也受過,不信去問你外婆;

受這痛,莫奈何,你哭娘也把淚落;

腳放大,娃活潑,念書識字好上學;

腳放大,精神多,媳婦好孝二公婆;

自打柴,自燒鍋,行動麻利人快活;

替女婿,做些活,不累男人一家樂。

這個歌,話不多,專門勸的賢家婆。

過去,走親訪友,車頂架席棚,夏防熱冬禦寒。交通運輸主要靠肩挑車推,勞動強度很大。現在自行車普及農戶,輕騎、摩托車、三輪車及汽車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再加上交通四通八達,鄉鄉通柏油路,村村通沙石路,人們出門走親或經營生意十分方便。

過去人們走遠門要選黃道吉日,要開通行證,現在只帶身份證就行了。人們已告別了步行的歷史,這是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乾縣現代交通


公路:國道G312從靈源鎮入境,經過陽洪、城關、陽峪等鎮(辦),乾縣境內近30公里。G70福銀高速斜跨乾縣境內,乾縣有乾縣北和乾陵兩個出口。省道S107關中環線和S209乾縣—湯浴經過乾縣東南部和西部鄉鎮。

鐵路:西安-平涼鐵路2008年11月20日開工建設,為國家Ⅰ級電氣化單線鐵路,設計時速120公里,運輸能力為貨運量3000萬噸/年,單向客運量160萬人/年。2012年完工,乾縣境有乾縣火車站一座,位於乾縣工業區草谷村。

機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距離乾縣35公里,40分鐘車程。可以為乾縣所用。

客運:乾縣有咸運司及乾交客運兩個運輸公司。有到西安、咸陽、寶雞、銅川、楊陵、興平、三原等班線。其中到西安客運每天來回600多班次。各鄉鎮均有到西安、乾縣的客車。乾縣公交共有9條線路,分別到達乾縣陽洪、靈源、大楊等鄉鎮。

貨運:乾縣目前貨運主要依靠公路運輸,乾縣從事汽車貨運大小車輛近2000輛,來往於祖國的天南海北。從事貨運人數近3000人。

(END)

本文來源:乾州人文微信公眾號

審核/馬 萍 監製/馬 崗 編輯/王亦宸

聲明:我們注重分享和學習,所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僅用於公益傳播,如有版權異議,請聯繫我們,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