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我們幾乎天天都在做,卻是損害心腦血管的行為,您中了幾條?

黑臉丹心楊醫師 發佈 2022-06-24T22:08:21.982422+00:00

城市人口中,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仍然十分高,不得不說,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危害我們每個人身體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雖然不是傳染病,僅僅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沒有注意一些細節或者行為卻讓我們與心腦血管走在了一起,對照看一看以下的這些行為您中了幾條。

隨著生活條件的逐漸改好,人們對健康的認識和關注度在不斷地提高,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心腦血管疾病和慢性病,對健康的損害還很嚴重。城市人口中,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仍然十分高,不得不說,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危害我們每個人身體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雖然不是傳染病,僅僅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沒有注意一些細節或者行為卻讓我們與心腦血管走在了一起,對照看一看以下的這些行為您中了幾條。

大量的食用動物脂肪

動物油是從動物的脂肪組織中提煉出來的一種白色或者淡黃色的固體物質,其主要成分是飽和脂肪酸,我們常常見到的有,豬油、羊油、牛油雞油等,如果過量地食用可以造成膽固醇增高,血壓升高而造成心腦血管出現問題。

熬夜

睡眠問題已經成為危害身體健康的一個大問題。可以不誇張地說80%以上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睡眠問題。晚上異常清醒,白天暈暈乎乎的。每天晚上睡覺似乎成了一種形式,很多人感覺晚上六七個小時的睡覺,似乎睡了個假覺。休息不好,人的內分泌會出現問題,這樣會導致血壓異常,血壓異常可以影響心血管的健康,嚴重者熬夜可以引發猝死,所以有人說熬夜熬的不是夜,而是命。

血壓忽高忽低

生活的壓力,生活處境的壓抑,工作的繁重和各種的不利因素,往往會導致我們的血壓出現異常波動。異常波動的血壓往往會對心腦造成嚴重的傷害。可以舉個簡單的生活中的例子,血管好比我們的水管,水管內壓力忽高忽低,對於水泵和水管末端的一些容器會造成一定的損害。我們的心、腦、肝、腎等器官相當於我們血管這條水管連接起來的水路中的一些設備。如果血管內壓力異常,我們的這些臟器將會受到很大的損害,影響使用年限,甚至會短期內引起報廢。

暴飲暴食或者節食

幾十年前,我們的父輩在為吃飽肚子在發愁在奮鬥,如今的我們很多人吃飽了肚子在為減肥而煩惱。飲食的口味越來越重,為了達到和迎合麻辣口味,無辣不歡刺激了我們的食慾,讓很多人的口味變得越來越重,越來越重的口味有相應的激發了我們旺盛的食慾。於是在不斷地刺激和循環下,身體越來越胖,身體的代謝越來越低。暴飲暴食讓我們的身體發福,發福後又玩命的節食,這些極端的行為讓我們臟器一直在滿負荷和飢餓兩個極端狀態下轉換,於是,我們的身體中長期一直處於要不拼命地消化,要不忍飢挨餓。心腦血管也是同樣的受累,長期的暴飲暴食或者節食成為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因素之一。

大起大落的情緒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環境的改變和人口的聚集,各種競爭不斷激烈,不知不覺中我們變得越來越煩躁,越來越脆弱。儘管生活壓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大,但是我們很少有人對內心的修養和強大做一定的功課。所以,隨著我們的身體越來越胖,我們的內心也越來越脆弱。要不抑鬱,要不大喜大悲,過山車般的情緒讓我們的心腦經歷著兩個極端情緒的考驗,天長日久,我們的心腦血管會在承受不了大起大落情緒的影響而發生罷工或者損壞。

久坐、運動量少

隨著交通工具越來越便捷,人們的居住越來越集中,相對而言,體力運動和活動越來越少。運動量的減少最直接的後果是很多人由於不能正常代謝出現肥胖;同時,運動量的減少,讓我們的器官不能得到有效的鍛鍊,心腦血管一直處在忽高忽低或者持續增高或者降低的持續怠工狀態下,運動量減少、久坐等不健康生活工作方式讓我們的心腦血供出現問題,影響其正常運轉及健康狀態的維持。

吸菸喝酒

菸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顯而易見,我們在菸酒的外包裝上輕易可以找到菸酒對健康傷害的友情提示。但是我們很少有人真正地做到戒菸限酒,尤其男性,很多人處於「能多喝儘量多喝,能少抽絕不少抽」這樣的狀態中。而且由於某些反面個例的宣傳,甚至一些菸酒利於健康的言論讓戒菸限酒似乎成了一種不可能達到的狀態。但是,實際情況是菸酒對心腦血管的傷害很大,也很明了。

如何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戒菸限酒:少量喝酒甚至不喝酒是對心腦血管最好的保護,香菸有害健康,不僅僅是因為香菸的尼古丁,更重要的是,吸菸可以讓人產生一定麻痹和成癮習慣,這樣的狀態在不知不覺中讓健康遠離了我們,所以戒菸限酒應該是我們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一措施。

加強鍛鍊:健康的成年人,我們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時間,主動地從事體育鍛鍊。我們要明白鍛鍊和勞動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勞動是單一動作的重複和對身體能量消耗的一種損傷性活動,而體育鍛鍊則是一種主動的,多器官多部位有規律和有計劃的促進康復和提高機能為目的的活動。所以,我們一定要加強體育鍛鍊促進健康,而不能用體力勞動來混淆和削弱對體育鍛鍊的重視。

合理的作息習慣:避免熬夜,每天晚上堅持11點之前睡覺,做到早睡早起,每天保證七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提倡優質的睡眠,可以適當地做點有助於睡眠的鍛鍊,如瑜伽,冥想等運動。讓睡眠成為我們恢復精力的途徑,而不是區分白天和黑夜的一個形式。

增強心理調節,提高心理耐受性:心理的良好調節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一定的知識作為基礎,既然我們大多數人不是天生的樂天派,那我們就有意識地用一定的技巧和一定的知識來讓自己樂觀點,開懷點,看淡點。而不能一直處於一種負面的怨天尤人的狀態。自己不強大,別人干著急。只有自己內心的強大和渴望樂觀,才能讓一個人徹底地快樂起來,心情好,一切都好。

健康飲食:倡導健康的飲食,不是單純地追求吃花樣繁多的食物,而是要我們一日三餐既能夠滿足我們身體對能量的需要,又不能讓每天的攝入食物成為身體的負擔;給我們的胃腸功能減負;給身體減重,讓飲食成為能量的補給,而不是健康的絆腳石。

任何健康問題的出現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對於健康的維繫和維護也不可能做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我們要把維繫和維護健康當做一輩子的事,這樣當我們老的時候,我們既不是兒女的負擔,也不是自己疾病纏身的製造者;儲存健康財富的路很遠很長,需要我們在知道一些保健和健康知識的時候,就能夠踐行起來,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做一個生活健康,身心快樂的健康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