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乾機械化成為發展亮點

農業機械 發佈 2022-06-26T16:16:08.443685+00:00

目前我國農機化水平達72%以上,農業的規模化經營逐成主流,烘乾機械化發展滯後成為農業現化發展的瓶頸。本文就此展開探究,與同行交流。

目前我國農機化水平達72%以上,農業的規模化經營逐成主流,烘乾機械化發展滯後成為農業現化發展的瓶頸。本文就此展開探究,與同行交流。

一、發展烘乾機械化之緊迫性

糧食乾燥機械化技術是以機械為主要手段,採用相應的工藝和技術措施,人為地控制溫度、濕度等因素,在不損害糧食品質的前提下,降低糧食含水率,使其達到國家安全貯存標準的乾燥技術。目前,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糧食產後烘乾機械化水平高達98%以上;我們的近鄰韓國和台灣烘乾機械化也在90%以上。而我國糧食烘乾機械化水平目前尚不足20%,成為農機化發展的「處女地」。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和消費國,年總產糧食約6.5億t。據統計,我國糧食收穫後在脫粒、晾曬、貯存、運輸等過程中的損失高達15%,遠遠超過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的5%的標準,年損失糧食價值高達900—1200億元。在這些損失中,每年因氣候潮濕,濕穀物不能及時乾燥造成霉變、發芽等損失的糧食高達10%,相當於6000多萬t糧食。

從這一意義上說,糧食烘乾的現代化比田間的農業機械化更為重要,也是糧食豐產、豐收的重要保障條件。以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為例,南鄭縣位於陝西西南部,糧油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油菜籽為主,是典型的稻麥(油)輪作區。年種植水稻30萬畝,產稻約18萬t;油菜籽15萬畝,產菜籽約2.5萬t;小麥8萬畝,總產約2.0萬t;玉米以淺山、丘陵為主,年種植近25萬畝,總產約11.25萬t。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強,必須快收快種掄農時,以滿足高產豐產要求。近年來,農村中70%以上的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或經商,加之農機裝備水平提高,大大加快了規模化農業發展,機械化家庭農場呈快速發展之勢。但這一發展態勢也受到烘乾機械化及服務體系建設嚴重滯後的制約。主要表現在:

過去一家一戶種植面積三五畝,自家場院(占地三五分)硬化後作為曬場就可以滿足糧食收後乾燥需要。現在種糧大戶種植面積100畝左右,夏季產糧20噸,秋季產糧60噸,就需要10畝地的大曬場,這是農戶無法達到的。該地有「十年秋收九年淋」的氣象條件,收穫後糧食含水率往往高達24%—35%。因氣候潮濕,造成霉變發芽以及在晾曬過程中拋灑綜合損失,一般年景達8%左右,災年達15%以上,種糧大戶年均損失價值高達2.5萬元。

如果穀物烘乾機械化不能儘快與規模化農業同步發展,將遏制農業的規模化、專業化發展進程,我國農業的兼業化趨勢難以改變,農業產業永遠也無法「長大」。

二、烘乾機械化市場需求分析與發展路徑

(一)市場需求

目前,我國有2800多個縣(區、市)皆有農業生產,發展烘乾機械化市場需求巨大。仍以南鄭區為例,要實現農產品烘乾機械化,需要建30個烘乾中心,60個示範點。最低需求是90~120台(套)烘乾機械。套均投資110萬元,則總投資市場需求預測為9900萬元~13200萬元。照此推算,我國要實現糧油烘乾機械化,對烘乾機械的市場需求為2772億元~3696億元之間!這對農機企業來說,意味著巨大的發展機遇。但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農業生產特點不同,其需求也不盡相同。因此,在具體發展過程中,要注意:

1、從地域上看,廣大的平原地區、國有農場等生產規模較大者,其需求當以300t/d的大型、成套化、智能化、節能型機械為主流。東北、西北、華北基本上為一年一熟區,烘乾機械應以固定的烘乾中心為主流建設。黃河中下游地區為一年兩熟區,年烘乾作業為兩個作業季。如果調配得當,年作業時間在40—60天。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為兩到三熟區,加之多以水稻生產為主,且以山地、丘陵居多,生產規模略小,應以中、小型機械為主。

2、不同地域生產的同一性,加之生產上的時間差,決定了跨地區作業的巨大市場需求空間。像農用烘乾機械這類一次性投資巨大,短期內難以迅速發展的領域,從事跨地區作業的市場需要條件,是得天獨厚的。因此建議有實力的農機服務組織,應搶抓機遇,適當發展移動式烘乾機械,開展跨地區作業服務,提高其經營效益,促其快速、健康發展。

3、不同生產目的決定了多種烘乾機械化發展要求。如用於種子的專用烘乾機械、特色農產品烘乾機械、食用農產品烘乾機械等。農機研發、生產企業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生產不同的烘乾機械,從滿足市場需求中求發展。

(二)發展路徑

從南鄭區的實際看,該縣有22個鎮,420多個村。其中糧油主產區主要集中在平川、丘陵和淺山區,發展糧油烘乾機械化應以這一區域為主。根據國有農場和發達地區的經驗,全縣應以鎮為中心,建設30個烘乾機械化示範中心;以糧油主產區的社區為基地,建設60個示範點。在發展路徑上,應是「國家扶持為引導,民間投資為主體,合作共建為基礎,區域服務作示範,股份公司為運行機制,社會化服務提效益,科學規劃作指導」。具體發展可有四種模式:

1、有實力的糧油收儲企業建機械化烘乾中心。配備必要的農作物收後水份、含雜率等檢測設施,使聯收機收穫後的糧油直接交由收儲企業進行乾燥處理;根據國家糧油收購政策,合理確定價格,折算為成品糧油;收儲企業為交糧農戶建立帳戶,扣除烘乾費用後的部分,為農戶實際所得。農戶憑證支取現金或成品糧油。

2、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建糧油烘乾中心。以農產品加工、銷售為主業的公司,可以實行服務「前移」,由收購、加工成品糧轉變為收購原糧。把服務的「鏈條」延長到生產環節中,則有利於生產基地化,獲得穩定的發展機制,在合作中壯大,實現生產者與企業「雙贏」。

3、糧油生產大戶股份制聯建烘乾示範點。以滿足自身生產發展需求為主,同時為周邊農戶提供烘乾服務,在發展中壯大成長。

4、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建社區糧油烘乾示範點。通過為本社成員提供糧油烘乾服務,來發展壯大合作社;為周邊農戶提供服務來產生示範效應,增強凝聚力。

三、推動烘乾機械化發展的政策建議

1、爭取各方支持

農機部門要根據實際統籌規劃,明確重點,分步實施;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7個1號文件、《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等政策措施,充分用好農機補貼政策,爭取中、省支持。通過立項、購機補貼、整合資源等加大機械化乾燥示範推廣工作力度,分工合作,齊抓共管;重點在商品糧主產區、良種繁育加工推廣區、農業綜合開發區、農民對機械化糧油烘乾要求迫切的地區、公路曬糧屢禁不止的地區抓好典型,建立一批糧食烘乾機械化示範基地、乾燥中心,要儘可能與聯合收割機、糧食初(深)加工相結合、相配套,形成產業鏈;通過電視、報刊、網絡、現場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擴大影響,把質優價廉的新型烘乾機械推薦給農民;抓好技術培訓,做好機具售後服務,使購機戶掌握使用、經營技巧,以真切的實效和優質的服務,促進農民自覺接受和主動應用。

2、合理選型配套

1)按熱源方式選擇,根據當地能源條件儘量選擇多能源乾燥機,如電、柴油、煤油、太陽能、秸杆等,以增加適應性。溫室太陽能幹燥系統接近自然乾燥狀態,乾燥後的糧食食味好,不污染食物和環境,成本低,以發達地區應用為主。

2)根據功能選擇,一機多用,除能烘乾糧食外,也能烘乾諸如油菜籽、中藥材、澱粉等多種農產品,具備殺菌、消毒等多功能;乾燥機應有全自動計算機控制系統,水分檢測、乾燥速度、穀物溫度、穀物量、外界氣溫變化對乾燥溫度修正、燃燒溫度、定時停機、定水分停機等安全保護控制由計算機完成,在操作者的掌控之下,這對有效控制穀物品質、品味、爆腰,節能降耗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谷王5HXG-30C穀物烘乾機、久保田5HX-12烘乾機、東方紅5H-15A糧食烘乾機等有卓越的表現。

3)容量型號選擇,乾燥大量穀物一般應採用多機組聯機安裝方式進行配置。低溫循環式乾燥穀物品質、發芽率都不受影響,是制種、高品質穀物的理想乾燥方式,一般要求乾燥速度(每小時脫水率)應低於0.8個百分點;對於抗災搶烘、常規口糧和飼料糧的乾燥可選擇較高幹燥速度的主機。

3、探索合適的運行機制

一是專業戶或專業服務公司。採取各級政府累加補貼、農機推廣示範等多種方式,重點推廣中型多功能移動式乾燥機,逐步形成農機專業服務公司,與聯合收割機配套開展跨區作業,進行社會化、專業化、系列化、標準化服務。

二是按照合作互助、代貯代管、市場運作的基本要求建立產區糧食合作銀行。利用糧食部門的倉儲設施或農業(機)服務中心的基地設施,購置大中型乾燥、貯藏設備,與農民簽訂糧食儲蓄合同,將農民手中的濕糧測定水分、含雜率和稱量後集中起來,進行統一烘乾,分品種倉儲。由農民承擔乾燥和儲存管理費,農民用糧時憑儲糧憑證隨時提取;需用錢時,也可按合同或市場價格提取現金。這樣既可提高幹燥倉儲設備的利用率,又可有效避免分戶晾曬和倉儲的損失,解除農民的後顧之憂。

三是建立糧食烘乾加工銷售中心。在農民完全自願互利基礎上成立新型農機合作社或專業合作經營組織,使其具備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的職能。由農機服務合作社統一建立一個或多個糧食烘乾加工銷售點,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經營中心。社員按照入會時的承諾把自己的產品全部交給合作社,按統一標準進行機械化篩選、分級、烘乾、加工、包裝、銷售,合作社成員一起分擔加工過程的各種費用,然後根據各人售出

產品,共同分享利潤,如果虧本則共同承擔。這種形式可以有效達到提高農民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和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4、加強組織領導,積極穩妥地推進我國糧食烘乾機械化的進程
一是嚴格烘乾機產品鑑定,絕不容許不合格的產品流向市場坑害農民。

二是建立糧食烘乾機械化專業技術服務組織。通過農機推广部門和有豐富烘乾機推廣經驗的專家組成的專業技術服務組織,協助政府制定發展規劃、進行技術諮詢、方案策劃、工藝流程設計、設備選型和工程監督等工作,切實為用戶著想,為新上烘乾生產線的單位和個人服務。

三是發展適合我國國情的實用機型。不能片面強調低溫乾燥。低溫乾燥,穀物品質能保持良好狀態,發芽率不受影響,爆腰、破損率很小,是理想的乾燥方式,但是生產率低,直接影響經濟效益。為此,應發展適合現在我國各地農村不同情況下使用的各種烘乾機,溫度控制範圍應加大,農戶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低溫優質乾燥或常規食用穀物乾燥,並能滿足抗災搶烘的需要。

四是應重點推廣國產機型和多種能源烘乾機。進口機價格高,應重點推廣適合我國國情的大、中型糧食烘乾機和多種熱源的機型,綜合考慮經營模式及跨區流動作業的發展方向。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熱效率高,生產率高的糧食烘乾機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農機推廣應用部門應在示範成功的基礎上,推而廣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