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為何獨愛南玉匠?那就欣賞一下蘇州博物館的玉器有多美吧

怡樂兒 發佈 2022-06-26T18:52:44.721371+00:00

根據現存活計檔不完全統計,乾隆時期造辦處從蘇州徵調的玉工多達18批次,近40人,其中知道具體姓名的就有27人,凸顯了皇帝對南玉匠的重視。

「良玉長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指的就是蘇州的玉器雕琢工藝。從明代中期開始,以皇家宮廷式樣為代表的「官式」和以蘇州地方式樣為代表的「蘇式」就分野明顯,「南匠」一詞頻頻出現。乾隆朝的檔案關於南玉匠的記錄較為詳細,不僅記載了地方選送的b情況,還多錄有皇帝下旨要匠的情況,檔案中多處可見諸如「著該織造舒文另選好手玉匠一名送京頂補當差」這類的記載。根據現存活計檔不完全統計,乾隆時期造辦處從蘇州徵調的玉工多達18批次,近40人,其中知道具體姓名的就有27人,凸顯了皇帝對南玉匠的重視。

蘇州琢玉的磨礪之精美,雕刻之細密早在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時代就已凸顯。宋時蘇州玉器業就已十分發達,北宋崇寧年間,朝廷在蘇州設立造作局,局內有玉匠服役,專為朝廷製作玉器,供皇室享用。至明代,蘇州不僅是巨大的消費市場,還是強大的手工業中心,更是商品集中與分銷中心,許多工匠的名聲也不脛而走,如《陶庵夢憶》所載「吳中絕技,陸子岡之治玉,鮑天成之治犀,……俱可上下百年保無敵手。」琢玉高手陸子岡所制玉器玲瓏奇巧,名造四方,蘇州的琢玉工藝已被推為全國之首,能工巧匠之作皆數倍於常價,有的還流入宮掖,成為皇室寶藏。

到了清代,蘇州更是全國首屈一指的琢玉中心,不過分地說,這裡曾支撐起了中國玉器雕刻的半邊天。閶門專諸巷一帶自明末以來集聚了諸多手工藝人,尤其是制玉工匠,隨處可聞碾玉砂砂聲,乾隆詩中贊曰「粗質制器施琢剖,專諸巷益出妙手」,因此「專諸巷」也成了蘇州玉器的代名詞。乾隆皇帝發派蘇州織造製作的玉器活計中有時並不附帶樣稿,而是留給工匠較大的創作空間。乾隆三十八年,由挑中製作玉碗的材料發往蘇州,玉匠在其中心部位鑽取玉碗材料後,因形就勢,用剩餘材料雕琢了「桐蔭仕女圖」,挖去玉碗的凹陷處設計成門洞,可謂巧奪天工。乾隆皇帝讚賞喜愛之情全在這件玉雕背面的御製詩里了,「和闐貢玉,規其中作碗,吳工就余材琢成是圖。既無棄物,且晚璞雲」。

蘇州在明代中晚期號稱「奢靡為天下最」,奢侈風氣的盛行,但是蘇州人的這種奢靡,透著一股追求品味的味道,奢得有味道,這在全國是少見的,也反映了蘇州俗中透雅的民風習好。

蘇州琢玉有這麼幾個特點,一是精選用料,擇優采玉;二是細緻琢磨,拋光晶瑩;三是造型精美新穎;四是高超的琢玉功力,特別是在琢制高難度的體輕胎薄作品上更顯嫻熟技藝;五是在小件玉器上,雕得玲瓏剔透;六是線條毫不拖泥帶水,不留碾琢痕跡。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組蘇州博物館藏玉器

明 三羊開泰飾板

和田玉,色澤灰白斑駁,局部略帶黑褐色沁。單面工,正面以三陽開泰為主題紋飾,上部雕琢旭日,周以祥雲繚繞,下部飾回首相望之雙羊,生動傳神,細膩工致。採用多層透雕、線刻等技法而就,刀工剛勁質樸,線條挺拔流暢。

清 白玉子岡牌

陸子岡,蘇州人,是明代玉雕領域唯一留下匠名的琢玉高手,生活於明嘉靖至萬曆年間。其選玉精、冶玉妙,習作小方牌,世稱「子岡牌」,求之者若趨鶩,價倍常玉,後人多仿效。清乾隆時圖案文字皆精,多以「子岡」或「子剛」款出現,一面刻景,一面刻詩文,器形方整厚實,做工渾圓,習慣上也稱子岡牌。

清 白玉漁家樂船形擺件

漁船為整塊和田玉雕成,玉色乳白,運用陰刻、陽雕、透雕、圓雕等多種技法刻劃了一組漁家樂的生活場面,人物形象生動、個性鮮明,透露出濃郁的生活氣息。

清 白玉羲之愛鵝山子

玉山子,流行於明清,是一種以玉石為載體的立體景觀,多以山水、人物為主要題材,以繪畫作品為底稿,運用多種技法雕琢而成。

和田玉,玉質白皙溫潤,局部帶有黃褐色原皮。巧妙利用玉石綹咧、皮色作通景山水人物,正面山林疊嶂,飛泉流瀑,王羲之盤坐山石之上,一童隨侍其側,一童俯身飼鵝。背面崇山峻岭、蒼松翠柏。山子因勢隨形,布局有致,打磨細膩光潤。

清 白玉雙龍耳杯

杯身與底足光素無紋飾,杯壁薄透,雙耳雕琢螭龍,口銜杯沿,四足攀壁,龍脊及後腿外沿飾淺醬色玉皮,饒有風趣。

清 白玉雙獾掛件

獾四肢粗壯雄健,形象生動逼真,靜中有動,表現出動物在嬉戲中的溫順、安寧之態。「獾」與「歡」同音,因而雙獾又引申為合歡,寓意婚戀吉祥美好。

清 白玉鏤雕山水人物香薰

多層鏤雕香筒,常見於明清兩代,多以竹、木為材,這件為清中期玉仿竹木器的精品,刀法深峻犀利,雕琢嫻熟流暢。

碧玉制蓋、底,筒身白玉質,局部帶有黃褐色皮。蓋頂透雕對稱花葉紋,邊沿飾回紋,器身利用巧色,立體鏤雕通景山水人物,崖壁恢弘,山石嶙峋,松蔭如蓋,間有亭台,高士談笑風生,寄情山水之間。

清 碧玉西番蓮紋雙耳活環八棱大洗

玉質呈菠菜綠,壁薄均勻,具有極高的透明度,外壁琢纏枝蓮紋,比喻固安之清廉,世代綿延。

清 碧玉菊瓣盤

玉料呈碧綠色,盤壁極薄,厚度均勻,代表了乾隆年間仿痕都斯坦玉的最高水平。

「痕都斯坦玉器」主要包括莫臥兒和土耳其玉器,造型和紋飾具有阿拉伯地區的風格,拋光強烈,器薄如紙。乾隆稱此「水磨」琢玉工藝為不可思議的「鬼工」。

清 碧玉蟾

立體圓雕蟾蜍,雙眼鼓突,肌肉有力,三足著地,全身滿布瘰(luǒ,頸淋巴結結核)疣,惟妙惟肖。此件由整塊碧玉雕琢而成,重達25.5千克,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一直被供奉於蘇州玉業公會周王廟內。

蟾蜍常被古人視為神靈,可使人羽化成仙,三足蟾又被傳為利財生金之靈物。

清 翡翠鴛鴦荷花件

清 翡翠巧色花卉草蟲佩

翡翠明艷清亮,質地細密瑩潤。利用巧色作花卉蟲草,花卉吐蕊綻放,枝葉舒展流暢,蟈蟈栩栩如生,造型靈動有趣。

清 墨玉洗馬擺件

清 棕晶太少獅擺件

文中圖片拍攝於蘇州博物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