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個小小的蒙古部落,就能俘虜明朝皇帝?

歷史心發現 發佈 2022-06-26T19:06:37.659917+00:00

明清帝國時代是中華歷史上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大一統帝國時代,不同於之前的秦漢、隋唐帝國,明清帝國時期疆域空前遼闊,經濟發達,人口繁盛,國力臻於封建時代巔峰。

明清帝國時代是中華歷史上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大一統帝國時代,不同於之前的秦漢、隋唐帝國,明清帝國時期疆域空前遼闊,經濟發達,人口繁盛,國力臻於封建時代巔峰。自明太祖建國,明軍滅亡元朝並先後多次北伐掃蕩蒙古高原,北元勢力苟延殘喘。而清朝入關之前便已降服了整個漠南蒙古並通過盟旗制度實施有效的統治。可以說這一時期的中華帝國對蒙古諸部重新行使了自盛唐以後便喪失的宗主權,國威所至、四夷賓服,遠至遼東、青藏、滇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偏偏有這樣一個發源於遙遠葉尼塞河的「邊鄙」部落,在穿越戈壁沙漠,跨越阿爾泰山一路東進的過程中不斷強盛,曾一度君臨全蒙,並兩次向極盛期的中華帝國發起挑戰,這個部落便是蒙古部族中的「非主流」有著突厥血統的西方來客—瓦剌。

民族起源

瓦剌,文獻記載始見於《蒙古秘史》,史稱為「Oyirad」,漢語音譯為瓦剌、斡亦剌惕、衛拉特,一意為「森林中的百姓」;另一意為「聯合者」、「同盟者」。最初發源於色楞格河下游、葉尼塞河上游和貝加爾湖附近森林地帶,人數眾多,部族繁盛,各有自己的名稱,如斡亦剌惕、古兒列兀惕、兀良合惕、禿麻惕、巴爾渾、不里牙惕、貼良古惕、兀兒速惕等諸多部落和部落聯盟,統稱為「禿綿斡亦剌惕」,漢譯為「萬戶斡亦剌惕」即林木中百姓的聯盟,斡亦剌惕為其中最大的一支,是由若干個鄰近森林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並非某一具體部落。斡亦剌惕最早見諸於史籍之活動便是自13世紀初先後與弘吉剌、塔塔爾、乃蠻、泰赤烏、札答闌等部結盟,參與反對鐵木真的聯盟戰爭。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建立大蒙古國,為了掃除南下金國之時的後顧之憂,1207年命其長子朮赤出征林木中百姓。此時的蒙古帝國聲望如日中天,斡亦剌惕首領忽禿合別乞率先迎降,成為蒙古軍之先導,為征服林木中百姓建立了極大的功勳。為表彰其功,成吉思汗將女兒扯扯干嫁給忽禿合別乞的兒子脫列勒赤為妻,將朮赤的女兒火魯嫁給其另一個兒子亦納勒赤為妻,並把美貌的禿麻惕首領塔爾渾夫人嫁給忽禿合別乞本人;並保留和擴展斡亦剌惕的領地和屬民,允許其保留獨立軍隊,封為四千戶,以親家忽禿合別乞為千戶長,在大蒙古國內「親視諸王」地位超然,由此斡亦剌惕形成了相對完善和獨立的體系,「四衛拉特」時代也自此開啟。

在隨後百餘年時間裡,雖然衛拉特聯盟內部各部族之間勢力略有消長,但對外則「將各自所屬部落統稱為衛拉特」,隨著蒙古帝國的多次西征,作為從屬的衛拉特人也逐漸擴散到天山南北和中亞各地,並融合和兼併了很多蒙古及突厥系部落,不斷壯大著自己的力量,而忽禿合別乞家族作為蒙元皇室世代婚配的勛戚,地位尊崇,史籍記載成吉思汗系公主配於斡亦剌惕貴族共16人,斡亦剌惕貴族女尚元室後宮者12人,憑著這層裙帶關係,忽禿合別乞家族牢牢地掌握著衛拉特部落聯盟的領導權。

公元1368年元朝滅亡,故元勢力退回漠北,黃金家族汗權式微,經過百年韜光養晦和發展壯大的斡亦剌惕乘機擺脫元庭的羈絆,雄長西北,而繼元而立的明朝史籍中也賦予了斡亦剌惕一個新的稱呼—瓦剌;瓦剌與元代的斡亦剌惕部既有繼承關係,又有著新的發展和變化。新加入瓦剌的有兀良哈綽羅斯部、阿里不哥後裔輝特部、克烈部後裔土爾扈特部和科爾沁部後裔和碩特部,隨著領地擴大和屬民的增多,原來的四千戶衛拉特發展為「四萬戶衛拉特」,源於不兒罕山哈勒墩山兀良哈的綽羅斯部替代了忽禿合別乞家族逐漸成為衛拉特聯盟(瓦剌部落)的領袖,在綽羅斯貴族脫歡也先父子統治時代瓦剌達到全盛,並通過幾次戰爭差點顛覆了整個東亞帝國的格局。

瓦剌與中原交往源遠流長,可以追溯至成吉思汗時代,據《長春真人西遊記》記載,成吉思汗西征之時,在斡亦剌惕人居住區謙州已有「漢人工匠千百人居之,織綾羅錦綺」,到了元朝時代政府把大量中原地區的漢人農民和手工業者遷往葉尼塞河上游謙州從事農墾和手工業,並利用當地條件發動斡亦剌惕人和漢人實行軍屯和民屯,並由「南人」給斡亦剌惕人帶去水利灌溉技術。在長期共同的生產和生活中,斡亦剌惕人和內地人之間了解不斷加深建立了密切的聯繫。斡亦剌惕人學會了內地的農耕、陶冶、冶鐵和手工業技術,接觸到了先進的漢文明,對遙遠的中土有了初步的認識。

統一漠北

元末明初,瓦剌部落在首領猛哥帖木兒(非滿清始祖猛哥帖木兒)率領下逐漸走向強盛,根據《蒙古黃金史綱》記載當時的瓦剌部族已有四萬之眾,兵力稱雄西域。自元順帝妥懽帖睦爾率蒙古貴族逃出大都(今北京)後,元朝勢力被打回塞北地區,史稱北元,洪武時期,新生的明帝國為肅清邊患,不斷揮師北伐,在明軍的頻頻打擊下,北元政權分裂為韃靼、瓦剌及兀良哈三部。韃靼為明朝對東蒙古的稱謂,遊牧於貝加爾湖以南,大漠以北,東至鄂嫩河、克魯倫河流域,西至杭愛山、色楞格河上游,南及漠南地區。瓦剌即西蒙古,遊牧於阿爾泰山至色楞格河下游的廣闊草原之西北部一帶。兀良哈乃古部名,明代聚居於漠北及遼東邊外。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明朝主要軍事目標仍是擁有蒙古可汗名位的韃靼部,在連番打擊下韃靼部實力和權威大為削弱,已無力對其他蒙古部族進行有效控制,而瓦剌部因未正面受到元明戰爭波及,並且不斷侵蝕和吞併鄰近蒙古部落及突厥語系部落,實力逐漸壯大,擺脫了蒙古可汗的束縛,並向韃靼部勢力範圍的遊牧區移動。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瓦剌的克呼古特烏格齊哈什哈殺掉當時的蒙古部落大汗額勒伯克汗,蒙古之正統為瓦剌所篡奪,原本是北元臣屬的瓦剌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

在明朝洪武時期的史籍《殊域周咨錄》中對韃靼和兀良哈都有單獨記載,唯獨瓦剌沒有列傳是附於韃靼之後,一則說明瓦剌與明朝相隔遙遠彼此並不了解,二則說明當時兩者並沒有爆發直接軍事衝突。到了永樂六年,瓦剌首領,猛哥帖木兒之子馬哈木向明廷稱臣納貢,翌年明成祖冊封三位瓦剌首領馬哈木為特進紫金光祿大夫、順寧王,太平為特進紫金光祿大夫、賢義王,把禿孛羅為特進紫金光祿大夫、安樂王,此時的明剌關係進入短暫的「蜜月期」。當然促成明朝和瓦剌在這一階段維持和睦關係並逐漸走到一起的是因為彼此有著一個共同的敵人—蒙古韃靼部,此時的蒙古韃靼部在可汗本雅失里和太師阿魯台的帶領下,先後征服了兀良哈三衛、哈密和河西地區,截斷了瓦剌和明朝貿易的通道,永樂七年六月本雅失里和阿魯台率軍侵入瓦剌,結果被馬哈木等擊敗,當年瓦剌部占領蒙元發祥地和林一帶,永樂九年,在西北吃了敗仗的韃靼殺死明朝使臣郭驥,導致明成祖親征韃靼,並於斡難河畔大敗本雅失里,並旋師東向於興安嶺擊敗阿魯台,戰敗的本雅失里後為馬哈木所殺,阿魯台擁哈撒爾後裔阿岱台吉為汗,馬哈木擁阿里不哥系後裔答理巴為汗,兩者並稱東西兩汗,蒙古部保持東西對峙的分裂狀態。

在明成祖第一次北伐韃靼之時,瓦剌雖然仍保持著臣禮並獻上元朝傳國玉璽。但當時的朱棣已感受到瓦剌的驕橫和野心。經長期征戰,韃靼勢力不斷削弱,不久便遣使北京,請求和明軍共擊瓦剌,而瓦剌也因為之前節節勝利和勢力範圍的擴大,對明朝的態度由恭順轉變為「表詞悖慢」,永樂十一年,馬哈木擁兵三萬東渡飲馬河,翌年瓦剌游騎甚至到達明朝邊境興和刺探虛實。為了保持蒙古諸部分裂現狀,防患於未然,同年三月明成祖再次親征,此次北伐明軍直抵土剌河,瓦剌被打得大敗,「損兵數千名王以下被斬首數十」,馬哈木、太平等僅以身免,此戰之後,馬哈木自知不敵,於永樂十三年重新向明朝貢馬謝罪。

經歷此戰,瓦剌損失慘重、實力大減,答理巴、馬哈木、烏格齊哈什哈相繼死去,夙敵韃靼趁其新敗聯合兀良哈大舉來犯,瓦剌無力抵擋只能求助於明朝,明成祖為了牽制韃靼,於永樂十六年冊封馬哈木之子脫歡襲父爵為順寧王。之後的永樂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明成祖連續三次親征韃靼,韃靼部損失巨大,野心勃勃的脫歡抓住這個天賜良機,於永樂二十一年夏在飲馬河大敗阿魯台,掠奪其人馬牛羊殆盡,韃靼部被打得四散奔走。在暫時消除外部威脅後脫歡回過頭來整合瓦剌內部權力分配問題,永樂二十二年十月,脫歡起兵征伐土爾扈特部賢義王太平,擊潰其眾,至宣德年間,脫歡逐漸合併了太平、把禿孛羅部眾,土爾扈特、和碩特諸部首領已無力挑戰脫歡,脫歡終於統一整個瓦剌部落聯盟並成為最高首領。宣德六年春,脫歡再次大敗韃靼部阿岱汗和阿魯台,逼得韃靼遠徙遼東,雖然此時的瓦剌從軍事上已經完全壓倒韃靼,但在蒙古民族心中仍視具有成吉思汗黃金家族血統的阿岱汗為正統,為了彌補政治上的劣勢,宣德七年脫歡擁立成吉思汗後裔脫脫不花為蒙古大汗,自立為太師。宣德九年七月,瓦剌殺阿魯台,阿岱汗餘部逃至陝西、甘肅一帶。正統三年九月,瓦剌攻殺阿岱汗,在瓦剌和明朝持續打擊下,韃靼部趨於沒落,暫時退出了歷史舞台,《蒙古黃金史綱》提到「所謂衛拉特篡奪蒙古異國之政」,起源於嶺西的「森林部落」統一了整個漠北。

消滅阿魯台和阿岱汗後,瓦剌不斷征服和吞併漠北的遊牧民族勢力,其疆域西北起額爾齊斯河上游,到達巴爾喀什湖,北連安格拉河以南、葉尼塞河上游,東至克魯倫河下游及呼倫貝爾草原一帶,控制了女真諸衛並威逼朝鮮,南抵長城,到達了蒙古被驅逐出中原後最強盛的時期,此時的脫歡聲望和野心已達到巔峰,一度想自立為汗,但卻突然暴斃。脫歡的死在蒙古史料中頗有神秘色彩,傳說一天,脫歡騎著馬來到成吉思汗陵前,用劍劈其帳壁,出言不遜,說要取代成吉思汗,要做全蒙古的大汗。他的言行惹怒了掛在陵寢帳壁上撒袋中的弓箭,弓箭發出響聲,脫歡背上應聲出現了箭傷,口鼻流血。驚惶的人們看到撒袋中有一支箭還在顫動,箭頭上沾著鮮血。此後不久,脫歡就含恨死去。這顯然是一則帶有神話色彩的傳說,但也反映出了當時脫歡想做全蒙古大汗而又迫於蒙古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只有黃金家族後裔才能合法繼承蒙古大汗汗位的正統觀念的阻礙,最終也未能當上大汗的歷史事實。正統八年脫歡太師暴死,其子也先嗣位,自號太師淮王,明朝即將面臨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

土木驚雷

進入也先時代,瓦剌持續發展壯大,原本和明帝國有限制的貿易交往越來越無法滿足瓦剌在經濟、政治上的需求;此時的蒙古瓦剌部在疆域和軍事實力上已不遜色於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遊牧民族草原帝國,經濟上它尋求著更大的貿易範圍,政治上也先也不再以「朝貢部落」自稱,而開始自視為「北朝」,稱明朝為「南朝」。早在脫歡時代,瓦剌便已開始小規模地襲擾明朝邊境。至也先時瓦剌對明朝發達了全線戰爭,終於釀成了震驚歷史的「土木堡之變」。

戰爭的導火線發端於雙方經濟貿易的糾紛。瓦剌和歷史上所有的草原民族一樣,單一的遊牧經濟使其迫切需要同農耕文明發達的中原地區交往,以換取自己不能生產的各種必需品。素來蒙古所需「鍋瓮針線之具,繒絮米櫱之用,咸仰給漢」。明朝政府便利用蒙古各部的這一弱點,「各授以官職而不統屬,各自通貢而不相糾合」,採取了扶此抑彼、自相削弱的政策,加以控馭。就此瓦剌和明朝之間產生了特殊的經濟政治關係—朝貢。瓦剌通過朝貢,向明朝表示順從,損失一定的政治名譽,但他們得到的經濟補償卻十分可觀。朝貢包括稱臣、進貢、貿易三個基本程序。瓦剌各部從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時期開始派遣使臣向明朝通好,明廷也不斷派官去瓦剌各部,頒布敕諭,進行賞賜。洪武三十五年八月,明成祖「以繼位遣使頒詔,諭和林、瓦剌等處諸部酋長。」永樂元年,明廷遣鎮撫答哈帖木兒等持敕書往瓦剌,招諭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永樂六年十月,馬哈木等遣官向明廷供馬,並「請印信封爵「,自是,歲一入貢,朝貢始行,瓦剌三王得到明廷的大量回賜、給賜物品。1412年,馬哈木死,脫歡繼位,仍不斷派遣部屬向明朝進貢名馬方物,明廷也遣官答賜之。1418年,明廷令脫歡襲順寧王爵,並遣官賜祭馬哈木。對于歸附的瓦剌人,視情節封官授爵,予以安置,正統初年居住在北京的蒙古人就有萬餘。正統四年,脫歡去世,子也先稱太師、淮王,不再請求襲爵,但其部屬中受明廷封爵者為數不少。有了上述政治關係,就能建立經濟聯繫。進貢,是瓦剌和明廷之間經濟聯繫的主要形式。瓦剌諸部經常派遣使臣,帶著馬匹、駱駝、皮張、玉石、海青等物產向明朝朝貢。明朝原則上對」凡各處夷人貢到方物,例不給價」,但以給賜、回賜作為酬答。凡瓦剌諸王、一至四等頭目以及使團的一至四等使臣,均有給賜、給賜物品有彩緞、絹、紵、衣帽、靴襪等。另計算所貢方物,給予相應的彩緞、紵絲、絹以及折鈔絹等,稱回賜。瓦剌貢使大體是每年十月由大同入境,十一月到達北京,參加正旦朝賀,次年正月離京。馬哈木時期,瓦剌朝貢貿易規模不大。脫歡時期,朝貢人數及貢馬數量明顯增多。至也先時期,除1449年因與明朝發生戰爭沒有通貢外,每年貢使人數少則數百人,多則數千人,所帶馬駝成千上萬。以景泰三年(1452年)的進貢為例,當時也先遣使3000人,貢馬駝4萬匹。僅正統、景泰年間(1436-1456)的20年裡,瓦剌向明廷派出貢使團43次,其中13次的貢使人數為24114人,11次貢馬駝68396匹,5次貢貂鼠、銀鼠等各種皮貨186332張。常常前使未歸,後使踵至,出現了使臣「絡繹乎道,駝馬迭貢於廷,金帛器服絡繹載道」的繁榮景象。

在如此大規模的朝貢貿易中,明朝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首先是給賜。如永樂、宣德中,賜瓦剌順寧王彩緞十表里,妃五表里,頭目一等者五表里,二等至四等四表里。外有加賜、回賜。與此同時,除京師會同館為貢使們提供食宿外,沿途官驛也須按站接應,所需開支超出尋常。正統年間,僅大同每年往來解送及提供食宿,就要消耗「牛羊三千餘只,酒三千餘壇、米麥一百餘石,雞鵝花果諸物,莫計其數」,一年的饋贈費用超過30餘萬兩白銀。隨著瓦剌勢力的強大,遣來貢使的頻繁,所贈物品的劇增,使明方不堪重負,難以應付,比通貢造成的財政負擔更嚴重的是武器流出,雖然明廷嚴禁出售武器以削弱蒙古武裝,但武器走私十分盛行,屢禁不止,瓦剌方面對於武器的需求更是刺激了這種走私貿易。正統年間,也先東征西討,急需明朝火銃之類的先進武器。明朝朝政日趨腐敗,邊疆官吏利用與瓦剌貢使接觸之便,帶頭進行走私貿易。大同鎮守太監郭敬「遞年多造銅鐵箭頭,用瓮盛之,與瓦剌使臣。也先每歲用良馬等物賂(王)振及敬以報之」。上層如此,在京及沿途官軍民等更肆無忌憚。1442年「瓦剌貢使至京,官軍人等無賴者以弓易馬,動以數千,其使得弓,潛內衣衫,遇境始出」。1445年「瓦剌使臣多帶兵甲弓矢銅銃諸物。詢其所由,皆大同宣府一路貪利之徒,私與交易者」。通過走私,大量武器流入瓦剌之手,直接威脅到明朝的國防安全。

正統十二年,也先的使臣一方面在明朝「構釁生隙」,一方面謊報使臣人數,希圖冒領賞賜,明廷查明之後,僅以實數給之,凡虛報人數均不以承認,也先大怒,終於撕下了偽裝的面具,發動了對明朝的全面侵略戰爭。正統十四年戰火首先在遼東爆發。遼東「廣寧沿邊屢報煙火」,為了試探明朝虛實,也先唆使兀良哈和女真諸衛襲擊明朝邊境,明軍反擊初戰告捷。正統十四年七月,瓦剌傾國而來「分道刻期入寇」:也先率主力寇大同,至貓兒莊,明軍右參將吳浩迎戰,戰死;大汗脫脫不花偕兀良哈部寇遼東;阿剌知院寇宣府,圍赤城;並遣別部寇甘州。蒙古軍一路所向披靡,橫掃了明朝邊境。此時年青的明英宗朱祁鎮在親信太監王振的慫恿下為了重現先祖的武功,輕率地作出了親征的決定,土木堡之戰拉開了序幕。

土木堡之戰的結果已毋須贅述,但關於這次大戰也給後人留下了許多謎團,其中最令後人關注和困惑的就是此戰雙方兵力對比之懸殊及結果之巨大反差,流出最廣的是明英宗率領的五十萬明軍被兩萬瓦剌軍擊敗,這個說法古往今來各種文獻已連篇累牘地記錄,似乎言之鑿鑿,由此引申出明軍腐敗不堪一下,明朝江河日下等各種觀點,即使明軍再脆弱無能,瓦剌再精銳強悍,區區兩萬人馬真能全殲五十萬大軍,上演小蛇吞象的戲碼,事實果真是如此嗎?不妨讓我們來探究一番:

關於土木堡之戰明軍參戰人數,在明清官方正史如《明實錄》《明史》中均無記載,明代的《否泰錄》《國榷》《北虜考》,清代的《明史紀事本末》寫作「五十餘萬人」,《古穰雜錄》《西園見聞錄》《明書》等記為二十萬人,說法不一;不過參考明帝國兵員數量倒是可以推敲出些許信息,洪武二十六年,明帝國全境共有329個衛所;明成祖時代都司衛所增加到493個,一個衛所兵額一般為5600人,總兵力約共計2760800人,而明軍在京畿附近的武裝力量主要是京營和畿內衛所兵,明成祖時設立了京營七十二衛,兵員在四十萬規模,而衛所軍也有二十餘萬;到了宣德年間,明朝又確立了班軍制度,自宣德元年起,每年都會徵調河南、山東、大寧都司、中都(鳳陽)留守司、直隸淮陽等衛及宣府軍士到京師備操。備操軍分春秋兩班,每班八萬人,滿額共十六萬員,由此得名「班軍」,由此看來明帝國京營額軍人數當有四五十萬人,似乎五十萬大軍出征也是順利成章,但是以上數據都是額定兵員數,並非實際兵力。

從宣德五年開始,京營中五軍營的額定兵員就逐漸缺失了,據明人葉盛《水東日記》所載,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戰前夕,五軍都督府並錦衣衛等衛官旗軍人應有3258173名,實有1624509名,缺員1633664名;即便如此將近三十三萬的紙面人數也並非全部都是作戰部隊。明朝建國初期,耕稼盡廢,百廢待興,急需與民休息,發展社會生產力。以當時的情況如果課稅養軍,就會使國家經濟不堪重負.於是明太祖便下令各衛所就地屯田,衛所軍士自己屯田耕種,以為軍餉,是為屯田制。衛所軍士通稱為旗軍,旗軍又分為屯軍和守軍,屯軍專務屯田,守軍專務操練及對敵。京營之中,操練而不屯田的戰兵滿額人數應為十四萬六千餘人,這與《明實錄》中正統二年記載的三大營額兵數量大體相當。由此可知京營戰兵紙面總人數為戰兵十四萬餘加上班軍八萬餘人,大約二十二萬。當然即使這二十多萬人也無法全部隨明英宗親征。正統十四年六月底,明帝國和也先交惡,邊防形勢急劇惡化,明英宗令太保成國公朱勇選京營四萬五千人,令平鄉伯陳懷,駙馬都尉井源,都督耿義、毛福壽、高禮、太監林富率三萬軍隊前往大同,都督王貴、吳克勤率一萬五千軍隊前往宣府,以準備抵禦隨時可能入侵之蒙古人。說明在土木堡之戰前夕,京營就已派遣了四萬多人前往備邊,留守京城的戰兵已經不足二十萬人。由此推測,戰爭前夕京師能戰之兵傾巢而出業已不到二十萬了,而從英宗宣布親徵到上路,明軍「神奇」地只用兩天時間就「完成」了動員、糧草、軍械等一系列準備工作。可見即使從京師以外的衛所徵調兵馬也根本來不及,我們可以斷定,土木堡之戰明軍方面兵力不會超過二十萬,約在十五、六萬左右。

當然,就算土木堡之戰明軍只有十五、六萬,但面對兩萬瓦剌軍,一路被打得狼奔彘突,斷後部隊連番被吃掉,最後十幾萬大軍一戰而潰,也已經算明帝國建國以來的奇恥大辱了。而給明朝帶去如此恥辱的瓦剌,也憑藉自己的實力,在漢人的歷史記載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