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條職場好習慣,建議列印出來天天看

管理的常識 發佈 2022-06-26T19:34:00.082275+00:00

本文從中選取了3點原則,看起來很簡單,但就像那句英文諺語說的:Simple is not easy,簡單並不容易,需要我們有意識去踐行。

麥肯錫堪稱商界的西點軍校,他們的工作習慣經多年實踐被證實很有成效。


本文作者在麥肯錫就職期間,曾打破麥肯錫最短的晉升紀錄,成為項目經理。他事無巨細的做筆記習慣揭開了極速晉升背後的工作原則。


本文從中選取了3點原則,看起來很簡單,但就像那句英文諺語說的:Simple is not easy,簡單並不容易,需要我們有意識去踐行。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取得非凡的成就。以下,Enjoy:

作者:服部周作

來源: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摘編自《麥肯錫晉升法則:47個小原則創造大改變》,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01


及時跟進


有一次,我的同事看到一個年輕顧問因為記不起已經討論過的事項而被責問。


總監很惱火,那個顧問則是瘋狂地翻文件、查看筆記,但這已經於事無補,總監徹底對他失去了信心。


及時跟進是一門藝術,無法一蹴而就。大家都知道跟進很重要,不過付諸執行卻很困難。


為什麼很重要?因為你不想錯失任何重要的機會,因為你想避免重大的損失,同時也因為你想證明你的參與度、認知,以及可靠的口碑。


及時跟進是一個快速達到更高成熟度、建立更強可信度的方法。毋庸置疑,對銷售導向的職位來說非常重要(比如要能夠準確記得過去的談話要點)。


這是一種公認的、憑直覺就知道很重要的技能,然而你可能只看到少數人擁有這種能力。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一般人認為復盤總結不重要,不會再去深入思考事情發生的根本原因。


因為重讀筆記很煩人,除非你已經養成習慣。


因為人們對自己的記憶力過度依賴且自負,不知道記憶很容易受壓力、時間流逝和外在因素的影響而被歪曲。


要把及時跟進這件事做好,前提條件是要懂得用編碼優化記筆記的方式。


例如,可以用正方形圈出必要的待辦事項,然後用黃色螢光筆標出會持續幾周的重點事項;如果是要花幾個月才能完成的事項,則用不同的顏色來標示。


如果是已經完成的事項,用橘色螢光筆來標示已經完成,不要直接刪掉,而是要留個底。


你也可以制定一些有助於後續跟進的小規則。


例如,有一位董事說,他做完專家訪談電話會議或結束跟客戶的深入討論後,一定會把他學到的要點記錄下來並工整地總結成3~4個核心議題,這可以讓他有效地記得特定細節。


還有個總監說,即使項目已經結束,也不要不好意思邀請客戶一起用餐。這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及時跟進,他常常建議沒有經驗的領導者這麼做。


你不必非得有特定理由或目的,你的目標就只是要「及時跟進」。


只要我覺得哪怕有一點可能性會忘記某件事(這種事經常發生),我就會馬上記下來。


在你有個助理可以提醒你每個細節、提醒你要跟誰會面之前,請養成及時跟進的習慣。



02


準備好30秒萬能回答


要快速打動他人,特別是在那些高管面前留下深刻的印象,簡要回答非常重要。這些年來,我總是稱之為「30秒萬能回答」。


這種能力需要進行練習。你可以從今天就開始練習,而且可以很明顯地觀察到自己的進步。


以下是應該練習30秒回答的幾個原因:


1)你可以培養對他人需求的敏銳感知力。

2)你可以練習歸納總結能力。

3)你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表達者。

4)你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訓練得像CEO那樣思考。


首先,你需要預先想好答案。比如最近我跟一家體育用品製造公司的前CEO共進午餐,我們大多聊的是領導力的培養。


然後他問我另外還做些什麼,我提到自己最近有個授課機會。他接著問是什麼主題,我告訴他主題與中國企業面臨的組織挑戰有關。


接著他問:「那你認為有哪些組織挑戰呢?」答案可以很長,於是我先拋出了幾個他可能感興趣的選項。


我很快順序羅列出了四類不同挑戰的架構,緊接著他聚焦於繼續探討「薪資並不是留不住員工的最大因素」。


我故意把這個選項放在最後,是因為我知道他會對員工的保留、培訓和發展感興趣。


我想要再強調一下,在很短的時間內傳遞大量且有意義的信息是不切實際的,所以你必須學習幾個法則。


第一,要理解「雙擊」(double-clicking)原理。


這類似於你在電商網站瀏覽某個產品的簡介和評論,或是閱讀某本暢銷書的一小段。這些都足以勾起你的興趣,但又不會讓你知道全貌,所以最後你就會點擊連結去看更多內容。


同樣地,30秒回答也是給聽者一個機會,讓聽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們感興趣的地方。


第二,必須養成分拆主要問題的習慣。


再舉一個例子,若有高層問「這個項目進行得怎麼樣」,你得立刻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他們到底想知道什麼。


一般可以把以下四個問題作為解題思路。


1)項目的整體情況是好還是壞?

2)有沒有一兩個例子可以說明現在的情況?

3)針對可能的問題,我有什麼計劃?

4)高層可以提供什麼幫助?


當進一步細分問題到底是什麼時,最好的方法通常是使用代數式架構。這個等式要帶入哪些關鍵變量才能給問題找到有意義的答案?


作為一般準則,你可以使用類似「利益相關者、流程、時間表」這樣的模式幫助你搭建內容架構。


第三,你需要時常按照飛鏢圓靶的樣子來思考你的回答。


你的回答不是由內(紅心)向外開始的,而是由外而內開始的。


在你的回答中,你要給對方容易辨識的線索提示,好讓你可以從最外圈迅速切入中心。


所以,回答問題更像是做「提前幾個步驟思考並解決問題」的練習,就像下棋時一樣,提前預判對手的行動。


03


捕捉小信號

創造大不同


你擅長做什麼?你的強項是什麼?給你一分鐘的時間寫下來。


我還記得前一陣子一個課程留的課後作業。當時,主持人要求我們在紙上寫下100個不同的用來描述自己的形容詞。然後,她讓我們圈出幾個描述自己最貼切的詞,最後再從中選出一個最終詞。


我最後選出的詞是「有意思的」(interesting)。


我喜歡做有意思的事、認識有意思的人、去有意思的地方、過有意思的生活。


到達領導層的人對自己的了解很深刻,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也知道該如何提升自己的強項,而正是這些細枝末節區分了領導者與普通人


在麥肯錫,我們追求「與眾不同」(distinctive)。


在整個顧問生涯中,我們都被迫要不斷思考這個詞。無論是在每個項目評估(稱為「項目績效評估」)環節,還是每半年一次的評估(稱為「半年評估」),「與眾不同」都是你可以得到的最高評判。


如果你身邊環繞的是一群身懷絕技、從頂尖學校畢業的人,那麼很難依靠「努力工作」這樣的傳統標準來炫耀或者獲得「與眾不同」的評定。


你身邊的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因為非常非常努力才可以來到這裡,那麼你還有什麼額外可以做的呢?


你可以捕捉小信號,創造大不同。


這跟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托發現的帕累托法則(二八定律)很類似。認為80%的結果是由20%的因素決定的。


帕累托分析法是一套很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卻總是不用帕累托法則,更不要說再進一步應用於日常生活和領導生涯了。


要是這樣的思維模型可以大幅增加你成功的概率呢?


曾經一個項目經理告訴我,她在幫一個客戶準備英文演講。這個任務對中英文都很流利的她來說非常簡單。她坐在那位客戶的旁邊,在客戶用中文講話的同時,她實時用英文打出來。


那位客戶本來很擔心自己的演講會變成一場災難,後來對這位項目經理充滿感激。


那位客戶並不是客戶項目團隊的核心成員,雖然公司職位很高,但只跟那位項目經理在匯報上見過一次面。


我這位麥肯錫同事的厲害之處就是她剛好捕捉到那位客戶發出的很小的求救信號。因此,她毫不遲疑而又萬分樂意地提供了幫助。


之後隨著項目的不斷推進,有傳聞說麥肯錫為客戶提供了超出項目範圍之外的幫助。就是靠著這一點點的綿薄之力,這位項目經理在客戶和麥肯錫領導的心裡都留下了「與眾不同」的聲譽。


我從這位項目經理的故事中總結出的是,她不只有感知他人的求救信號的能力,甚至對更加細微的信號都十分敏感。


有一次,在香港地區的英式健康快餐餐廳—Pret A Manger,我的同事們正在熱烈地討論他們點的三明治和沙拉如果加上巧克力餅乾會增加多少卡路里,最後他們選擇不加餅乾。


結果他們發現,收銀員給他們的餐點各加了兩塊巧克力餅乾作為餐廳提供的小禮物!其中一位驚呆的同事轉身要付錢,收銀員卻只是笑笑說:「下次吧!」


不用懷疑,那兩位同事以後再來到香港地區或者其他地方的時候,一定是會再次光顧Pret A Manger的。那位收銀員看來也很了解捕捉小信號這招。


想一想,配合你的強項,你明天可以如何以小見大。我可等著聽你說有意思的事呢。


關於作者:服部周作,日裔英國人,在管理諮詢、初創企業、在線社交商務和新聞媒體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在麥肯錫任職期間,他為亞洲、北美和歐洲的高端製造、高科技和媒體行業客戶服務超過五年。現在,他經營著一家專注於領導力開發的初創公司。

本文為「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首發,摘編自《麥肯錫晉升法則:47個小原則創造大改變》,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轉載請與我們聯繫取得授權。


【延伸閱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