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再次接觸AMD——ThinkPad neo14 銳龍版開箱

geeker老狐狸 發佈 2022-06-27T04:12:29.121097+00:00

今年4月的發布會上,聯想推出了ThinkPad neo和ThinkCentre neo兩個新系列的產品。

今年4月的發布會上,聯想推出了ThinkPad neo和ThinkCentre neo兩個新系列的產品。

根據早期拿到的資料,ThinkPad neo14是被用於和ThinkPad E系列做對比的,但在我看來,它其實更像是E系列和T系列融合產物。畢竟,它的立式轉軸設計已經很少出現在ThinkPad產品上,這種設計的好處在於不會擋出風口,也就不怕散熱差的問題。

前段時間,搭載Ryzen 6000系列處理器的ThinkPad neo14正式上市,它的價格比酷睿版便宜了不少。正好前幾天剛剛收到,就來做一次簡單的開箱體驗。

Ps:受限於本次開箱環境,文中有部分照片基於此前拍的ThinkPad neo14酷睿版。

作為開箱的基礎,外包裝是必須要先聊一聊的。接觸過消費系和Think系的小夥伴肯定會注意到一個問題,小新/YOGA/拯救者的外包裝往往設計更為精良,但是ThinkBook和ThinkPad的外包裝明顯缺少設計感。

雖然說這並不影響日常使用,但是有一些細節還是不得不提。那就是Think系列的外包裝似乎都沒有提手,這讓外包裝的攜帶變得不那麼容易,當然,也不會有多少人會隨身攜帶筆記本外包裝的吧。

依舊採用防拆封條設計,而且底部也做了特殊處理。這樣可以進一步避免摸摸黨機器回收,再次銷售導致後期的糾紛問題。

拆開包裝便可以看到機器和電源適配器,受限於產品定位,它並沒有採用X1和Z系列獨有的二次包裝。比較有意思的是,它的說明書是放在信封裡面而非以往的塑膠袋包裝,這或許是為了環保做出的改變,畢竟neo系列產品主打的就是環保。

下面放上ThinkPad neo14銳龍版的全家福,包括說明書、100W電源適配器、筆記本本體。

雖然說它並沒有採用小型一體式電源適配器,但是這種電好在不容易出現漏電問題。而且現在支持PD 100W的氮化鎵充電器那麼多,出門在外也可以買一個隨身攜帶(例如拯救者135W那款就很不錯),這樣也很方便。

無紡布做的新手指導,感覺也挺有意思的。雖然說這個已經不算什麼新鮮產物,但是相較於以往僅僅是一張白布,現在印上新手指導以後對機器了解明顯更方便。這上面提到的一鍵接聽和一鍵掛斷按鈕,經常聽到有人說沒什麼用,但是真正以Teams和Skype For Bussiness為溝通工具的企業而言,這兩項功能在會議溝通中還是很實用的。

畢竟這兩個鍵就是為這兩個軟體定製的,當然我也希望它可以支持騰訊會議、Zoom等國內常用的會議軟體。

對於neo14這款產品,最需要吐槽的地方便是相對較少的接口。作為一款商務本,它的接口可以說是少的可憐,1個USB-A、2個USB-C、HDMI和3.5mm耳機接口,不過其中一個USB-C接口支持USB 4.0協議,這也就意味著它的傳輸速率可以達到40Gbps。

左側:USB-C 3.2 Gen2、USB-C 4.0、3.5mm耳機接口

後測:USB-A 3.2Gen1、HDMI 2.1 TMDS

雖然說這樣的接口配置差點意思,但是USB-C 4.0的加入或許可以拖動雷電4擴展塢,這在日常使用上也是具備些許優勢。

既然是開箱,當然也得聊聊配置上的信息。

在此之前,得先說說物料混用的情況。產品的出售往往會涉及多種品牌的內存、硬碟、網卡以及屏幕等物料,相較於只有AMD和Intel的CPU,內存等物料的品牌以及產品線可以說是相當豐富,這也就意味著同一批產品會有不同品牌的零配件。

或許是因為好勝心驅使,現在網上興起一陣抽獎概念。就是所謂的三星內存和硬碟一定是最好的,其他都是次品這樣的理論,當然這種風氣也讓摸摸黨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那麼按照現在所謂的中獎,我手上的這台neo14應該是末等獎。畢竟鎧俠的硬碟、鎂光的內存以及聯發科的無線網卡,很多人收到以後豈不是要心態爆炸?當然,酷睿版的產品一般硬碟和無線網卡等確實會好一點,畢竟價格在那兒擺著。

關於neo14的開箱體驗,大致就是如此。對於其中性能參數,以及產品的性能體驗部分,我會選擇深度聊一聊。

總體來看,ThinkPad neo14銳龍版還是值得考慮下。畢竟它的做工、還有配置方面已經可以滿足大部分辦公場景的需求,而且R7-6800H版6499的售價在ThinkPad算是中等價位。畢竟今年AMD系列產品的價格都有些許虛高,更何況它還支持USB 4.0協議。

下面放一張ThinkPad neo14的實拍圖,產品基於此前的酷睿版。

要說兩者區別的話,可能就是酷睿版可選RTX 2050獨立顯卡的版本,同時核顯版會支持vPro Essentials技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