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錄失去了《救風塵》的風骨,又何必保留主角的姓名,不如原創

追劇小甜甜 發佈 2022-06-27T08:01:50.720200+00:00

#夏日鑒片官##電視劇夢華錄#怎麼說呢?《夢‬華‬錄‬》衝著劉亦菲的顏值來的,結果被劇情氣到了,不想再看了。這劇是關漢卿的劇本《救風塵》改編的,但是目前的劇情來看完全丟失了原著的風骨。

怎麼說呢?《夢‬華‬錄‬》衝著劉亦菲的顏值來的,結果被劇情氣到了,不想再看了。

這劇是關漢卿的劇本《救風塵》改編的,但是目前的劇情來看完全丟失了原著的風骨。原著裡面,趙盼兒是一個風塵女子,是一個花魁,為了救自己的朋友——另外一個風塵女宋引章,採取了色誘家暴宋引章的男人的方式來拯救宋引章脫離苦海。

夢華錄》把女主角這個仗義機智的女子的身份由風塵女花魁改成了強調自己是沒有賣過身已經從良的良家女子,本身就已經是脫離了原著的立意了。結果還出現了一段更讓人無語的劇情,一個樂妓,身為賣藝不賣身的妓女,瞧不起賣身的妓女,給妓女也劃分了三六九等。

要知道淪為妓女的女子本來大多數就是被迫的,已經夠不幸的了,結果還要被同是妓女的人罵以色侍人。寫這段劇情編劇到底想表達什麼?哪怕她們是古代社會中被壓迫被傷害的人,就因為失去了貞潔她們就是下賤之人嗎?

《救風塵》裡面我看到的是關漢卿對被社會壓迫受苦受難的妓女的同情,看到的是哪怕身處地獄但仍然幫助他人的風塵女子。而不是《夢華錄》裡面處處彰顯貞潔是多麼重要,賣身是多麼可恥的典型的男權思想。

失去了原著的風骨,又何必保留原著主角的名字,只留下了皮囊失去了精神又有何意義?不如原創!

我昨天的評論引發了很多人的想法,好些人說我是專門為了黑這部電視劇。我本來也沒想那麼多,就單純看了劇有點感想就來發表一下看法,你如果有不同的想法或者覺得我想太多,都可以,我尊重,不要人身攻擊我就行了。

無論是元朝還是宋朝,很多女子是由良家女子被賣為娼妓,她們並不是自願去妓院之中以色侍人的,尤其是宋朝,逼良為娼的現象特別廣泛,還有的父母特意培養自己的女兒然後把女兒賣做妓女以便換取錢財。

我能夠理解女主從良之後不願提起過往之事,想要追求平常女子的美好生活,就像她自己所說的,這是天命,不是她的錯,但是接下來的話,她說我在籍時清清白白沒有以色侍人,讓我就覺得夢華錄裡面的趙盼兒已經不是《救風塵》裡的趙盼兒了,不是性格的不同,也不是經歷上的不同,是思想精神上的不同。

她之前身處過賤籍,知道這是天命所致,不是自己的錯,她進入了樂營成為了樂妓,得以保留了自己貞潔,那那些直接被賣進了妓院中千人枕萬人嘗被迫以色侍人的女子就成了不清白的人嗎?肉體上的清白那麼重要嗎?她難道不是更應該同情那些比她更加悲慘的女子嗎?可能《夢華錄》裡的趙盼兒沒有像《救風塵》裡的趙盼兒那樣真正跌進了最深最泥濘的泥土裡,所以無法真正地感同身受這些飽經苦難的妓女們的苦楚。

其實本來看到這裡我還在想是不是我過於敏感,想多了。那麼後來出現的張好好與宋引章的對話就更讓我感受到了這種對賣身的妓女的歧視。

這種想法,不僅在女主身上隱約體現,其他樂妓也是如此,明明她們都是同處於賤籍之人,明明是命運讓她們如此不幸,但是她們卻用自己那麼一點點相較賣身妓女的幸運來踐踏她們。張好好作為樂妓,在花紅柳綠中被達官貴人的追捧迷花了眼,就輕輕鬆鬆地把人劃分成三六九等,自己則是其中最高等,這難道不是一種思想的倒退嗎?以色侍人就是賤,我難以相信這句話從張好好這樣的樂妓的嘴巴里講出。

換一個角度極端點說,樂妓就不以色侍人嗎?男人進入妓院難道就是光為了聽你的音樂嗎?難道不也是為了你曼妙的身姿和絕色的容顏嗎?當然,這不是女子的錯,是那個社會的問題。但是回到劇里,我又不禁問,以這樣的人用那樣的話來開導宋引章,真的合適嗎?

我為何說《夢華錄》失去了《救風塵》的風骨,就是因為無論是擺脫了賤籍的趙盼兒還是還是樂妓的張好好,都看不起那些還在泥濘中掙扎無法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女子。雖然行了救風塵之事(對了,救的宋引章在《夢華錄》也是一個清清白白的樂妓呢),但台詞中流露出的輕視讓我感受不到《救風塵》之風骨。

當然,《夢華錄》作為一部古偶還是不錯的,畫面精美,演員漂亮,人物互動也挺有意思,但是作為《救風塵》的翻拍,編劇的改編我覺得是不行的。同時也沒有那麼真切的讓我感受到她們所以宣傳的girls help girls,或許,女孩們的幫助是有條件的,首先,你得是一個「清清白白」的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