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調查丨海口吉安藝術村,一個撂荒村的逆襲

南海網 發佈 2022-06-27T14:02:29.794993+00:00

在瓊北火山大地上,散落著多個歷史悠久、保存完好的火山古村,火山石建築古樸幽靜。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吉安村便坐落在這裡,早年間村里人大多選擇外出謀生,村莊便逐漸荒蕪破敗。如今,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吉安村由一個撂荒村變身為一個網紅打卡地,舊貌換新顏,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瓊北火山大地上,散落著多個歷史悠久、保存完好的火山古村,火山石建築古樸幽靜。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吉安村便坐落在這裡,早年間村里人大多選擇外出謀生,村莊便逐漸荒蕪破敗。如今,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吉安村由一個撂荒村變身為一個網紅打卡地,舊貌換新顏,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陳棟

吉安村牆上的繪畫。受訪者供圖

撂荒村到網紅打卡點的「蛻變」

6月19日下午,石山鎮吉安村分外熱鬧,村外路邊開闢的臨時停車場早已停滿,村頭鄉道的一側也依次擺起了汽車的「長龍」。戶外音樂會+少兒集市+草坪落日野餐,火山古村夏日新玩法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打卡。

剛走進村里,記者就被石板小道上少兒集市吸引,小朋友們把自己的書籍、玩具、創意作品或者是喜歡吃的零食擺出來,和其他小朋友交換或者銷售,玩得不亦樂乎。牆上的繪畫更是讓古村新添幾分樂趣。趙女士重修裝修的住所「掬禾」,牆外的漫畫美麗童真,不少人特意拍照打卡。旅遊博主秦楚妃用鏡頭悄悄地記錄著,村裡的老房子、牆上的繪畫、田園風光、樂隊表演,她都十分喜歡。「這是我第二次來這裡,兩年前無意間來過一次,但那個時候的荒蕪跟現在相比真的是大變樣。」秦楚妃告訴記者,古村落在繪畫、音樂等藝術元素的加持下,對於年輕人和親子活動都很有吸引力。

自從吉安村荒廢的村莊發展成網紅打卡地後,周圍的很多農戶也發現了商機。吉安村一舉辦活動,村民們便帶著自家的農產品或者製作一些餐食在現場售賣。附近的村民黃鳳仙是吉安村的常客,因為其種植的有機菜深受歡迎,憑藉著不斷聚集的人氣還開啟了訂單式銷售農產品的模式。

四川的徐先生了見證了吉安村的華麗「蛻變」。2019年底,徐先生了解到吉安村的情況,想著找一個周末家人聚會、親近田園生活的地方。於是,他便在吉安村的承租了一間房,成了這裡最早的租戶。「原來村裡的房屋大概有20多間,但因為沒人住,有的都塌了,完整的大概有9間左右。」徐先生告訴記者,荒廢的村莊漸漸有了人氣,玩音樂的大牛、擅長書法的鄰居、走遍了中國很多地方的旅遊達人趙女士……村子裡越來越熱鬧,不少人周末來這裡露營,家長帶孩子學音樂,一舉辦活動更是人氣爆棚。

石板小道上少兒集市。受訪者供圖

「小」村莊如何取得「大」發展

據北鋪村委會書記符先生介紹,吉安村是一個自然村,人數原本就不多,加之早年間村裡的人在海口等地打工,陸續在外面購置了房產,村民都基本搬出去了,村子便慢慢荒廢了。後來,由公司跟村民簽訂協議,準備承包村裡的房屋,在荒廢的村屋上修建民宿,但後來因為手續問題給耽擱了,便暫時租給租戶使用。

「石山鎮的旅遊雖然名聲在外,但遊客來了去火山口逛一逛就完了,沒有其他吸引遊客留下來的東西,而農村有很多的房屋都閒置在那裡,怎麼有效地把這些房屋盤活利用起來,像吉安村這樣就是一個很好的模式。」符先生說,出租房屋可以給村民帶來收入,藝術村的發展會給村民提供家門口就業的機會,遊客的聚集還可以讓農民將家中的雞鴨鵝等農產品銷售出去,對於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真是一舉多得,但目前因為村民的觀念以及後續的發展問題,就石山鎮來說類似于吉安村並不是很多。

吉安村或許是一種「放養式」發展起來的藝術村。租戶徐先生告訴記者,這裡成為網紅打卡地是一種無心插柳的出現,村里比較有特色房屋是租戶按照自己的想法裝修,音樂、繪畫等藝術元素是無意間匯聚在一起,但想要長遠發展還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以及社會資本的投入。

而說起藝術村,不得不提緊鄰海口江東新區白駒大道的898藝術村。從少人問津的古村,到全市聞名的藝術村,美蘭區靈山鎮權擁東村在不到3年的時間內逐步實現華麗蛻變,以「898藝術村」的新名字被更多人知曉。美莊村委會鄉村振興工作隊相關負責人表示,898藝術村的發展離不開基層黨組織「火車頭」作用,整合社會資源,打好藝術牌,利用資源優勢共同推進。

趙女士住所「掬禾」牆外的繪畫。受訪者供圖

專家:建立撂荒村檔案,因地制宜開發利用

藝術與古村落共融共生,給很多原本荒廢的村落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如何將一個個發展的典型模式推廣出去呢?新海南客戶端記者採訪了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

宋向清認為,撂荒村是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受利益和環境趨勢由農民遠離農村放棄耕種而形成的土地和村民住房閒置現象。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在更高收入誘惑下,農村居民進城打工導致農村勞動力不足,形成土地和住房撂荒現象。二是由於種地成本增加,農副產品價格倒掛,農民耕種規模不經濟,導致農民不再願意繼續留在農村種地,形成土地和住房閒置。三是政策禁止在耕地占用或開發非農性質的產業項目,也不允許非村民購置農民宅基地等,使城市資本進入農村受限,農民在農村居住發展機會減少,以至於出現撂荒村。

但值得注意的是,撂荒村並非廢棄村,撂荒村的基礎設施,如住房、水電、排水排污、道路等依然存在,而且由於沒有工業和交通污染,加上原生態環境和樸素的鄉村文化,因此,撂荒村具有挖掘和利用的巨大潛力。吉安村等的被利用和發掘說明撂荒村只有賦予其適宜的功能,促其轉型升級,仍然可以發揮巨大的利用價值,甚至可以形成巨大的產業和經濟社會效益。撂荒村適宜開發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創意村落、休閒度假村落、教育培訓基地、拓展訓練基地、養生文化中心等。

宋向清告訴記者,針對撂荒村問題,建議政府進行系統梳理,建立撂荒村檔案,邀請專門機構進行地域特色、地域文化等規劃設計,引入社會資本,進行不同功能和方向的產業化、市場化開發,建立集約式村落再利用模式,在稅收、信貸等方面為撂荒村轉型升級創造條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