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重的瘟疫——黑死病起源有顛覆性發現

世界科學 發佈 2022-06-27T21:02:25.628704+00:00

2022年6月15日,《自然》刊發的一項新研究表示,科學家在14世紀鼠疫逝者的牙髓中找到了極為關鍵的線索。

黑死病起源於何時何地?這個問題已經被追問了幾個世紀,也曾引發歷史學家的激烈爭論,卻始終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2022年6月15日,《自然》刊發的一項新研究表示,科學家在14世紀鼠疫逝者的牙髓中找到了極為關鍵的線索。人類有望順著它完全揭示中世紀黑死病大流行的起源。

14世紀法國聖安德烈-德-拉沃迪厄 (Saint-André-de-Lavaudieu)修道院的一幅壁畫描繪了黑死病

研究團隊報告稱,根據對遺傳物質的分析,他們判斷黑死病於1338年或1339年到達天山北麓的「中亞明珠」伊塞克湖附近,這顆明珠如今位于吉爾吉斯斯坦境內。鼠疫感染了伊塞克湖附近一個小型的商人定居點,而在8年之後,它橫掃歐亞大陸,甚至造成某些地區60%的人口死亡。

有史可考,無骨可尋

鼠疫由鼠疫耶爾森菌(也叫鼠疫桿菌)引發,後者能夠搭乘齧齒動物毛髮間的跳蚤,進行擴散傳播。由於感染者身上會出現許多黑點,故鼠疫又名黑死病。

這種傳染病至今仍舊存在,除澳洲外所有地區的齧齒動物都攜帶有鼠疫耶爾森菌,但它們已經掀不起波瀾了,因為現代醫學足夠發達,只需抗生素治療便可輕易解除病原體的武裝。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史專家瑪麗·菲塞爾(Mary Fissell)的說法,鼠疫桿菌的第一次大流行始於公元6世紀中葉的拜占庭,並一直持續到8世紀中後期,被後人稱為「查士丁尼瘟疫」;而第二次的黑死病災難則是發生於14世紀的鼠疫,可謂人類歷史上最致命、最臭名昭著的流行病之一。

當黑死病肆虐佛羅倫斯時,義大利作家兼詩人喬萬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親歷並記錄了它的恐怖:「染上這種疾病的男人和女人,他們的腹股溝或腋窩下會出現腫脹,這是最初的症狀;其中一些腫塊能長到蘋果大小,也有一些如雞蛋大小。」

歷史學家追溯了黑死病的傳播路徑,並推斷它沿著古絲綢之路貿易路線傳播至歐洲、北非和中東。但正如醫學史學家莫妮卡·格林(Monica H. Green,並未參與此項新研究)所言,「歷史學家永遠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真的是鼠疫耶爾森菌導致了中世紀的黑死病嗎?畢竟只與史料打交道,在病原體的探索上,我們力有不逮」。

1886年,人們在吉爾吉斯斯坦Kara-Djigach遺址進行考古發掘。1338或1339年的鼠疫逝者被埋葬於此

格林博士清楚記得,20年前遇到的一位研究麻風病的古病理學家對她所說的話。因為麻風病會在患者骨骼上留下明顯痕跡,因此古病理學者能憑遺骸之痕追溯麻風病史。但鼠疫就不同了,這種迅速致人死亡的疾病不會在骨頭上留下任何線索。

牙里尋毒

正如前文所介紹的,這項由德國馬普學會進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約翰內斯·克勞斯(Johannes Krause)、德國圖賓根大學的疾病史研究員瑪麗亞·斯皮魯(Maria Spyrou)以及蘇格蘭斯特靈大學的中世紀歷史學家菲利普·斯萊文(Philip Slavin)主導的新研究正是從牙齒裡頭挖出了大新聞。

菲塞爾博士如此評價克勞斯等人的工作:「尋找鼠疫起源就像一段探案旅程。現在,『偵探們』已經掌握了非常確切的犯罪現場證據。」

牙里尋毒的發端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當時克勞斯和同事於《自然》發文稱,他們通過古人牙齒,重建了古代鼠疫細菌的基因組。此文一出,考古界震驚。

該項研究的樣本來自14世紀的倫敦病人。當時的倫敦人知道黑死病即將來臨,因此他們提前奉上一片墓地,用於安葬死去的感染者。後來墓中屍骨被挖掘了出來,如今保存於倫敦博物館——它們是非常理想的研究材料,因為這些遺骸不僅來自鼠疫病人,更是被標註了明確的死亡日期。

格林稱讚克勞斯等人的早期工作:「作為流行病學案例研究,它稱得上完美。這項工作所展現的專業技能令人驚嘆。」

自倫敦研究以後,克勞斯團隊又分析了其他地點黑死病人的遺傳物質,建立起鼠疫細菌變體的DNA家譜。

基於這份家譜以及其他學者的發現,鼠疫桿菌家族的幽暗歲月變得清晰不少:這棵家族樹有一個主幹,之後主幹似乎一下子分出了4個支系,4個支系的後代如今在齧齒動物身上發現。

大家把這樁「一生四」事件稱作「大爆炸」,並開始探究其發生的時空。不過歷史學家的推測覆蓋了從10世紀到14世紀的漫長時間。

14世紀的商貿活動觸發黑死病大流行?

有志於解開黑死病起源之謎的斯萊文博士較晚才加入克勞斯等人的隊伍,但他對中世紀歷史的見解幫助鎖定了大流行的時空。「我知道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附近有兩個基督教墓地(Kara-Djigach和Burana),於是開始鑽研。」

他驚訝地發現其中數百塊墓碑記有準確年份,部分逝者的銘文用古敘利亞語寫下,意為此人死於「瘟疫」。墓中人殞命之年,恰逢當地人口死亡率飆升。

一塊14世紀的墓碑上寫有古敘利亞語的碑文:這是信徒桑馬克的墳墓。他死於瘟疫

「這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1338年,距離黑死病傳入歐洲僅七八年。沒有比這更具說服力的證據了。」

斯皮魯博士和同事通過古DNA測序,發現Kara-Djigach墓地里有3具死於瘟疫的遺骸牙齒內存在鼠疫桿菌DNA。他們從這些DNA數據中收集得到一對完整的鼠疫桿菌基因組,並據此判斷:眼前的古墓菌株就是黑死病相關菌株的直系祖先,也是絕大多數現代鼠疫桿菌譜系的祖先。將細菌傳播給這些人類的齧齒動物主要是土撥鼠。

在現代鼠疫桿菌譜系當中,從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天山山脈周圍的土撥鼠等齧齒動物身上採集的菌株,與Kara-Djigach古墓菌株關係最密切。另一方面,而在前文提到的大流行事件中,四個支系的主幹正是Kara-Djigach菌株的來源,而古墓菌株的誕生,則標誌著大流行的發端。

菲塞爾指出,如果他們的結論正確,那麼大流行開始的時間就應當在黑死病橫掃歐亞大陸以前,這意味著鼠疫的傳播很可能是通過貿易路線,而非像某些歷史學家所推測的那樣,源於13世紀初蒙古帝國的軍事擴張

因為如果真是此次軍事擴張觸發了「一生四」事件,那麼14世紀的Kara-Djigach菌株應當源於四大支系的其中之一,而非那個主幹。

「13世紀的那些戰爭之於黑死病無關緊要。」當然,格林博士也指出,目前可用的證據還不足以證明克勞斯等人的大膽主張是正確的。「但偵探們已經確定了一條重要線索。未來可能出現更多證據,請繼續關注。」

資料來源:

Where Did the Black Death Begin? DNA Detectives Find a Key Clue.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