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上草木兵

富足遠山ji 發佈 2022-06-27T23:33:06.907902+00:00

中國古代歷史上曾留下了許多熠熠生輝的經典戰例,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就是其中的兩例。在冷兵器時代人數的優勢往往是決定勝負成敗的最關鍵因素。然而其他諸因素的疊加也會出現一些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之事件。淝水之戰中秦晉交鋒晉以少勝秦之眾即是看似不可能事卻真實地實現。

中國古代歷史上曾留下了許多熠熠生輝的經典戰例,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就是其中的兩例。

在冷兵器時代人數的優勢往往是決定勝負成敗的最關鍵因素。然而其他諸因素的疊加也會出現一些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之事件。淝水之戰中秦晉交鋒晉以少勝秦之眾即是看似不可能事卻真實地實現。

安徽壽縣地處八公山之陽,淮河南岸,淝水之濱,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曾言道「南人得之,則中原失其屏障」,「北人得之,則江南失其咽喉」。將以少勝多和壽縣這兩個關鍵詞結合在一起,便是淝水之戰造就。

時間撥回到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堅在統一北方各族之後,抱著一統天下的雄心,率領大軍南下攻打東晉。當時,朝中很多人反對苻堅對東晉用兵。認為東晉擁有牢固的群眾基礎,加上有長江天險為屏障難以攻克。

但苻堅不屑一顧,他說:「我兵力百萬,只要一聲令下,士兵們把手中的馬鞭扔進長江,都足以讓江水斷流,有什麼好怕的?」

真是狂妄之極無以言表。

這年八月,苻堅派遣陽平公苻融督帥張蚝、慕容垂等25萬步、騎兵作為前鋒,任命兗州刺史姚萇為龍驤將軍,督益、梁州諸軍事。

隨後,苻堅本人親率步兵60餘萬、騎兵27萬浩浩蕩蕩上路。

前秦軍隊的規模有多龐大呢?史書上用了8個字,「旗鼓相望,前後千里」。

東晉這邊聽聞前秦有如此重兵逼近,也非常緊張,立刻啟動相應的軍事計劃:以尚書僕射謝石為征虜將軍、征討大都督,以徐、兗二州刺史謝玄為前鋒都督,與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共8萬兵力抵禦強敵。

鑑於壽陽(即今壽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還特意派遣龍驤將軍胡彬以水軍5000增援壽陽。雖然緊急排兵布陣,但是雙方兵力的懸殊還是一目了然。

很快,東晉的戰略要地壽陽被苻融的前鋒部隊攻克,與此同時,慕容垂領的另一支前秦軍隊又占領了鄖城(即今湖北鄖縣),戰況對於東晉而言極不樂觀。

本來奉命支援壽陽的胡彬尚未到達就得到壽陽已失的消息,只得退在今安徽鳳台西南地區,但苻融又率軍前來攻打,其部將梁成還帶兵5萬政洛澗(在今安徽淮南東),斷了胡彬的退路。胡彬只得向謝石寫信求援。料信件又落在苻融手中,他將晉軍兵力不足、糧草將盡的情況報告給苻堅,建議迅速起兵,一舉滅敵。苻堅帶領8000騎兵飛馳至壽陽,他想派一個人先勸降,看能不能用最輕鬆最有利的方法取得勝利。

派誰去合適呢?

最好是和晉軍有些淵源的人。這裡有一個關鍵性人物朱序,他在其間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朱序本是東晉駐守襄陽的將領。幾年前,前秦就已懷揣伐晉的野心頻頻南下進軍,襄陽是他們選取的一個進攻重點。前秦征南大將軍苻丕率步騎7萬人進攻襄陽,與此同時,苻堅又加派 10 萬餘人兵分三路,對襄陽形成合圍之勢。在重兵合力猛攻下,朱序死守近一年,最終兵敗城破,自己也被俘虜。

朱序此行表面上是去勸降,實則是獻策。「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朱序一到晉軍大營就將秦軍的情況做了分析,並獻上了一條對抗前秦的計策。雖說秦軍有百萬之眾,但現在尚未完全集結到位,大部分還處在行軍路上,等到對方軍隊全部列隊整齊,然後再硬碰硬對抗則無益於以卵擊石,最佳的選擇應該是趁著現在兵力尚不集中,打他個措手不及。

如果能擊敗其先鋒部隊,則對其士氣是極大的挫傷,尚有取勝的希望。謝石聽從了這個建議,決定主動出擊賭一把。很快,勇將劉牢之受命率領5000精兵奇襲秦軍駐守的洛澗,兵分兩路一路正面直擊,另一路則迂迴襲擊對方陣後。一時間,秦軍陣腳大亂,被打得落花流水,主將梁成戰死,1.5萬餘人喪生。

消息傳到壽陽,苻堅大吃一驚。他和苻融一起登上城樓,遠遠地看見晉軍排列整齊、士氣高昂,又望了望八公山上的草木,風吹樹影動,好像也埋伏著晉軍,不禁心生恐懼。他對苻融說:「這是多麼強勁的一支隊伍啊,哪裡像你們描述得那般不堪一擊!」

而這也成了後世流傳甚廣的成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戰爭進入對峙階段,前秦的軍隊緊靠淝水排兵布陣,東晉的軍隊無法渡河作戰,雙方陷入僵局。謝玄就派人給對方傳話:「君懸軍深人,而置陳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者也。若移陳少卻,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

前秦的將領都反對後退讓對方渡河上岸,但苻堅卻另有打算,他準備將計就計,在晉軍渡河一半的時候,出其不意發起進攻,一舉打敗對方。

讓苻堅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先前吃了敗仗的秦軍士氣低迷,這一後退竟不可控制。

謝玄、謝琰、桓伊等率兵迅速渡河,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再加上前面說過的重要角色朱序在秦軍陣後大叫:「秦兵敗矣!」前秦的軍隊迅速土崩瓦解、潰不成軍。苻融見此情景,騎馬上前阻攔,想穩住部隊的陣腳,不想戰馬被逆行的人流衝倒,其本人也被晉兵所殺。秦兵大敗,大家爭相逃命,互相踩踏死亡的人不計其數,蔽野塞川。那些逃跑的人如驚弓之鳥般,聽到風聲與鶴唳都以為是晉軍追來了,晝夜都不敢停歇,饑寒交迫中十有七八都命喪黃泉。苻堅自己也受傷逃回北方。

著名的典故「折屐齒」則源於這場戰役的後續,據說晉軍大勝的消息傳回時,晉相謝安正在與人對弈,他看了一眼前線送回的捷報,不動聲色繼續下棋。等到下棋的客人離開後,按捺不住內心喜悅和激動的謝安在跨門檻的時候,踉踉蹌蹌,竟把腳上木屐的齒也給折斷了。

這場載入史冊的著名戰役,除了過程精彩,其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和影響餘波更是重大而深遠。淝水之戰的失敗直接動搖了前秦政權的統治基礎,不久苻堅被叛亂者所殺,北方則再次陷入了各自為政的分裂狀態。

歡迎瀏覽關注,也歡迎瀏覽下文,點擊即可。

水墨山水,一色水天 因水而生倚水而興的白茆洲 我去鳳凰頸挑大埂(上) 我去鳳凰頸挑大埂(中) 我去鳳凰勁挑大埂(下) 疫情下安徽大叔在上海 白茆洲上好人多 石澗鎮防疫側記一一守護好無為「北大門」,築牢抗疫新長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