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9點,這本定製珍藏本限量發售永不加印

廣西師大出版社 發佈 2022-06-28T05:44:39.331217+00:00

延續國風,不論在製作工藝還是設計上,這本《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會員珍藏本都在優秀之列,滿足你對珍藏本的期待。

  • 布面精裝+書口噴繪+定製封面+局部燙印+專享編碼……

  • 封面採用絲光棉高端印刷布,色彩還原度與手感俱佳;

  • 古畫中點綴著啞光的燙金色,亮眼的同時又不失低調,但低調中又隱隱反射著光。

延續國風,不論在製作工藝還是設計上,這本《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會員珍藏本都在優秀之列,滿足你對珍藏本的期待。

如果你想get以上全部,就鎖定廣西師大出版社會員家有贊店,今晚21點,限量開售,僅此一版,永不加印。

BOOK

01

探討明末殉國人數為歷朝之冠的謎題,讀懂明末士大夫的生死選擇

清乾隆中期,修纂的《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共收錄了明末殉節之士大約4043人。明代殉節之人數,超越漢、唐、宋、元,為歷朝之冠。

  • 為何明清易代之際殉國士大夫的人數居歷朝之冠?明季何以出現如此奇觀?

  • 易代之際,面對家與國、忠與孝、生與死等兩難問題,士大夫究竟該如何抉擇?

  • 面對大順軍進京、清兵入關,士大夫必須選擇殉國嗎?

崇禎十七年北京失陷以後,明朝的士大夫對自己的未來取向,都會做出或多或少的考慮。而最先考慮的,就是須否為明朝殉國。

在《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一書中,何冠彪教授講述了明季士大夫熱心殉國的原因。他談到明季士大夫面臨的抉擇是以生與死為開端的。當他們在生與死之間做出抉擇後,才產生出殉國、起義、歸隱甚或仕敵的取向。同時,殉國者多有複雜的心情,不少人都為一個以上的原因而死。

明季殉國士大夫雖然一致認為殉國是他們的責任或義務,「生為明臣,死為明鬼」 的想法,雖說是不少明季士大夫殉國的原因,但是他們殉國的原因也不盡相同,所殉身的對象亦不一致,對殉國的態度又有積極和消極之分。

部分明季殉國者對死的態度也是比較無奈的。他們可能是死於絕望,可能是以死抵罪或借死免辱,甚或借死而逃避現實。

尤其明亡以後,許多士大夫並不是一開始就想殉國。他們仍寄望明室能夠復興,及至他們感到明室復興無望後,才相繼走上殉國之路。

02 窺探明王朝傾覆前後,士大夫的心理及其歷史命運

明清之際,士人無不面臨著一個死與不死的問題,而生死抉擇的糾纏,使這種生死選擇顯得極其複雜。

面對大順軍進京、清兵入關、薙法令等巨大衝擊,究竟該如何抉擇:選擇生還是死?忠還是孝?早死還是晚死?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雖然其抉擇的結果無非是生與死兩種,但對士大夫的結局,並不能以生或死作出評判,在當時複雜的政治形勢下,多種政治勢力交織,士大夫的選擇必然也隨之變得複雜起來,有時甚至模糊不清,單以傳統的死與不死,很難判斷一個人。

何冠彪教授選取以士大夫這一社會階層為研究對象,對其諸多心理困境做了細緻的辨析和解說,主要聚焦明末士大夫在明清王朝更替之際所呈現的立場和心態,特別是殉國表現與生死觀念,以及時人對殉國者的評價,生動再現了明清之際士大夫的各種人生面向與複雜心理。他筆下對明末士大夫群體出處仕隱、生死抉擇等的刻畫,堪稱一部明清易代之際士大夫的心態史。

如書中不僅對史可法、瞿式耜、劉宗周、黃道周等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的生死抉擇作以敘述,也對一些士大夫遺民內心的生死情結加以闡明,通過大量的個案,演繹了明清王朝更替大歷史背後的個體命運。

03

一部研究明清之際士大夫的開創性著作,楊念群、嚴志雄、馮賢亮一致推薦

明清之際的歷史與人物,長期以來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優秀成果頻出。何冠彪教授《生與死》一書則是較早涉及這一領域的優秀學術成果,其開創的學術範式影響了其後的研究,被同類著作頻繁引用或借鑑。

自1997年出版以來,這本書一直頗受業界學者關注,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民族學院教授陳寶良曾在《東方歷史評論》訪談中對此書評價道:

面對生與死,明清之際的士大夫同樣面臨著兩難的抉擇。相關的研究,我倒覺得最為重要的研究成果還是何冠彪所著的《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一書。無論是史料的鉤稽,還是士大夫心態的梳理,以及對此心態的論斷,無不言出有據,避免了斷想式的片面與武斷。

而此次簡體中文版的首次出版,也得到了楊念群、嚴志雄、馮賢亮等多位學者的一致推薦。

楊念群(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

中國歷史凡遇鼎革,總有人會以身殉國,其中尤以宋元之際、明末清初這兩個時段的士人行為最為引人注目。因為這兩個歷史時期恰逢非華夏族群入繼大統,而不只是漢人王朝內部的改朝換代。由舊朝遺民被迫易服換裝為異族新朝臣子,必然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進而做出各類反抗舉動。明季殉國者之數量為歷朝之冠,明季何以出現如此奇觀頗值得體味深研。

何冠彪先生此著揭示出,明季士大夫遭遇大順軍進京和滿人入關前後兩波衝擊,在面臨生死抉擇時,「殉國」與「殉君」雖常視為同義,卻同時增添了夷夏大防思想的制約。層層壓力反覆疊加,掀起超乎尋常的情感震盪。以至於持續造成了「忠」與「孝」,「經」與「權」,苟活踐行仁義還是誓死報答君恩之間的內在緊張。偷生於新朝的遺民面對殉死舊朝的忠烈,更是時時遭遇「殉節」與「守節」孰難孰易等人生難題的拷問。此書對明季士大夫的諸多心理困境均有細緻的辨析解說,有助於理解傳統士人精神在明清轉型時期的嬗變歷程。

嚴志雄(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

本書作者引述魏禧《日錄·里言》之語云:「事後論人,局外論人,是學者大病。事後論人,每將知人說得極愚;局外論人,每將難事說得極易。」今人每持近世國族主義(nationalism)或泛道德主義(moralism)妄議明清之際士大夫生死去就之事,正坐此「學者大病」,以其不曾或不能設身處地,從特定歷史時空之「事裡局中」看待問題。此中之「事」與「局」,涉及當時之歷史情實及人生抉擇,以及後之學者應思考何種議題、如何展開論述等「範式」,非逞一己之私、一時之痛快即可奏效。本書陳述、分析了大量案例及相關文獻,對吾人了解明清鼎革之際士大夫「生與死」之事之局大有裨益,亟宜詳參細讀。

馮賢亮(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何冠彪先生的這部專著,深刻揭示了明末士大夫面對明清王朝更替時所呈現的立場、心態,尤以殉國表現與生死觀念為重。這是有關那個時代士人生活的本色以及意義世界之追尋最重要、最精彩的研究。

04

布面精裝+書口噴繪+定製封面+局部燙印+專享編碼……

一本令人心動的會員定製珍藏本!

這一次,《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會員珍藏本延續國風,精選明末才女柳如是代表畫作《河東君仿古真跡》為創作素材,實現書口、封面一體化設計。定製珍藏編號頁更是選用清余集繪《河東君初防半野堂小影》,與封面相呼應。

同時,封面繼續採用布面精裝,選用的絲光棉高端印刷布,色彩還原度與手感俱佳,適宜收藏。

明畫為底,布面精裝

《河東君仿古真跡》局部

全書封面、書口設計以明代才女柳如是代表作《河東君仿古真跡》為創作靈感,封面採用絲光棉高端印刷布,色彩還原度與手感俱佳。

一體化設計,書口四色印刷

在書口設計上,我們仍舊採取書口噴繪工藝,與封面形成一體化設計。讓讀者從裝幀上,體會陳寅恪先生筆下的那句「推尋衰柳枯蘭意,刻畫殘山剩水痕」。

定製封面,專享編碼

不同於市面普通本,會員珍藏本是是專屬定製封面。此外,我們還特別設計了一面會員珍藏頁,讓每本會員珍藏本都擁有自己的編碼。

可以說,此次會員定製珍藏本內容與形式完美相融,裝幀考究,典雅古樸,值得收藏。

限量3000冊,買到即絕版!

👇

國風《生與死》會員定製珍藏本!

6月28日21點限量發售

布面精裝+書口噴繪+定製封面+局部燙印+專享編碼……

絲光棉高端印刷布,色彩還原度與手感俱佳。

顏值與深度並存,真的不心動嗎?

今晚(6月28日)21點,限時開搶!

限量3000冊,售完即止,永不加印。

👇

【開售時間】

2022年6月28日21:00

【發貨日期】

預估9月底,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可能會延遲發貨(珍藏本製作時間較久,還請耐心等待)

【注意事項】

1.售出後非質量問題不退不換

2.包郵(偏遠地區除外, 寧夏、內蒙古、甘肅、西藏、新疆、青海需補運費)

3. 因疫情等原因快遞受限區域待物流恢復後第一時間發出

限時福利

即日起至7月4日10:00,帶文字:「《生與死》會員珍藏本來了!顏值與深度並存,真的不心動嗎?」轉發本條推文至朋友圈, 截圖發至後台,即可有機會獲得一本會員珍藏本。

名額1位!先到先得。

添加「會員家」客服微信號,

編輯丨春卷、廖茹畫

點擊,即可購買會員珍藏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