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甘谷」天門山——南塔一線發現2處烽火台

影像甘谷 發佈 2022-06-28T15:02:07.382232+00:00

王金慎先生為【圖說甘谷】題詞天門山——南塔一線發現2處烽火台撰稿:李 春 攝影編發【圖說甘谷】帶著對歷史文化的濃厚興趣,帶著對攝影藝術的熾熱追求,沿著古人的足跡,穿行在歷史與文化的長河中,拍攝了100多個古堡照片,聆聽了一個個悲壯的故事,我的心被一次次震撼之後,2022年6月4日

天門山——南塔一線發現2處烽火台

撰稿:李 春 攝影編發【圖說甘谷】

帶著對歷史文化的濃厚興趣,帶著對攝影藝術的熾熱追求,沿著古人的足跡,穿行在歷史與文化的長河中,拍攝了100多個古堡照片,聆聽了一個個悲壯的故事,我的心被一次次震撼之後,2022年6月4日我又一次驅車來到甘谷縣馬耳灣村東面的山峰上,在遠古的回聲中,訪台問古,尋找昔日的狼煙。

當我的目光向北沿天門山、南塔方向巡視時,突然發現在廟灣、黃家窯方向的山頂上,分別矗立著兩個土墩,用相機的廣角拉近一看,果然是兩處烽火台。因為下午有事,我只好放棄追尋,但兩處烽火台的事情記在了心上。 2022年6月25日早上7.30分,我驅車直接經過馬耳灣村,從馬耳灣北山樑上一路挺近,因為有移動鐵塔的指引,我很快來到廟灣烽火台。

廟灣烽火台是一個已經損壞的烽火台,雖然又低又小,但不失昔日的風采,站在烽火台上,一陣陣涼爽的夏風吹來,令人心曠神怡。 沿四周瞭望, 北面縣城、金山、渭陽、新興清晰可見,天門山饅頭嘴盡收眼底;東面蔡家寺、渭水峪、南塔、六峰鎮金坪一線盡在視線之內,與黃家窯烽火台相距幾百米,在山頂互相對峙;西面與天馬山烽火台、馬鞍山烽火台隔大像山相望,與尖嘴烽火台、苟家村烽火台隔渭河相望;南面與東三十鋪、古坡鎮石鼓山空中相連 縣城南面的4個烽火台與縣城北面的臥牛山烽火台、孫家坪烽火台、魏家莊尖嘴烽火台、苟家村烽火台、韓家墩烽火台、西三十鋪朱圉山敵台,共同構築起古伏羌縣城強大的軍事防禦信號體系。至此我才恍然大悟,為什麼伏羌縣城固若金湯,原來是有這麼強大的軍事防禦信號體系,而且還有2處是雙保險的信號。

在拍攝現場我採訪了一位姓李的老鄉,他說2個烽火台離得這麼近,主要是相互照應,害怕被襲擊,信號變成啞巴,所以啟用了雙保險。小的時候在烽火台附近還有房子和窯洞,應該是看守烽火台的軍隊住的。原來天門山饅頭嘴上有戰壕,估計是軍隊和伏羌縣衙戰時的指揮機構所在地。【圖說甘谷】多次登上饅頭嘴,看到有開挖的痕跡和斷瓦殘垣,今天我才知道這是戰壕。

離開廟灣烽火台,穿過黃家窯村,沿著老百姓指的道路直達山頂。黃家窯烽火台是一個非常規則的烽火台,正方體,邊長7米,高3米多。牆上有幾個孔,我懷疑是風口和出灰的通道。黃家窯烽火台四邊高,中間低,儼然就是一個高山之上矗立的火爐。


據縣誌記載,天門山是古隘口,在古隘口的南面設立了兩個烽火台,足見古人對縣城和隘口防禦的重視程度。

站在烽火台上,眼前仿佛看到狼煙、戰鼓、鐵騎的陰影,從遠古而來,又漸漸遠去,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之中。我忽然想起了宋代詩人楊備的詩《烽火台》:「一帶東流當複闕,築台相望水雲間。麗華應不如褒姒,幾許狼煙得破顏「。唐朝時的張延壽公元662年曾在《隗囂》詩中描寫了甘谷烽火台的景象;「皇城今安在?烽台千古存。安知事明主,不惟意徘徊」。滄海桑田,世事變遷,當時的隗囂宮烽火台現在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了大像山歇涼台。


【圖說甘谷】是一家宣傳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公眾平台,以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為己任,秉承「重在圖說,韻在文化」的宗旨,大力宣傳推介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多年來的實踐證明,本平台呈現出了一個「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互相推進,齊頭發展的宣傳態勢。現在以【圖說甘谷】為平台,形成了連接「今日頭條」(自媒體號:影像甘谷)、百度(圖說天水)、鳳凰新聞(圖說甘谷)以及【圖說甘谷】快手號、抖音號等多平台並存的網絡宣傳格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