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廠產品眾多俗稱「多寶」,仿製的駁殼槍質量極好生產了近兩萬

天刑17 發佈 2022-06-28T19:02:50.501381+00:00

在現代洪荒流小說之中,截教的通天教主座下人才濟濟,其中的掌門大弟子號稱「多寶道人」,不僅法寶眾多而且功力深厚,被重寶翻天印打中也不過只是跌了一個跟頭,在最後的萬仙陣一戰中執掌大陣,更是需要聖人親自出手方才拿下。

盒子炮系列之三十二:大弟子多寶道人漢陽兵工廠

在現代洪荒流小說之中,截教的通天教主座下人才濟濟,其中的掌門大弟子號稱「多寶道人」,不僅法寶眾多而且功力深厚,被重寶翻天印打中也不過只是跌了一個跟頭,在最後的萬仙陣一戰中執掌大陣,更是需要聖人親自出手方才拿下。而在此之後多寶也沒有沉寂,而是「西方拜釋迦」成為多寶如來,開闢了釋教的小乘一系。



而在舊中國生產盒子炮的各大兵工廠之中,也有這麼一個產品眾多的老牌兵工廠——湖北漢陽兵工廠。該廠的名牌產品眾多,除了著名的漢陽造步槍之外,還有漢陽造駁殼槍、三十節重機槍、漢十年75山炮等名牌產品。全面抗戰爆發後,漢陽廠遷往內地,並改稱為「軍政部兵工署第一工廠」,在抗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漢陽廠的老資格

漢陽廠的資格很老,最早要追溯到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要在廣州設立槍炮廠,並且在德國訂購了機器設備。但是+第二年8月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繼任的兩廣總督李瀚章對辦兵工廠毫無興趣,就準備把機器設備交給他弟弟——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處理。這兄弟總督私相授受的行為,引起了已經離任的張之洞不滿,他就找理由將機器設備移到湖北,並打報告要求將槍炮廠改建到自己的地盤上。



當時在一開始訂購的機器設備,是日產十支毛瑟1884步槍,後來在1892年於漢陽大別山(今龜山)北麓開始建廠時,又改為生產新式1888委員會步槍的機器,並增訂日產子彈2.5萬發、炮彈100發、年產75/120毫米大炮100門的設備。

可惜的是,該廠雖然於1894年6月建成,但是卻緊接著被7月的一把大火燒毀大半,就此陰差陽錯地錯過了中日甲午戰爭。其後經過重建,直到1895年9月方才正式投產。當時由蔡錫勇任總辦,歸湖北槍炮總局管轄,並於1906年改稱漢陽兵工廠。

該廠規模很大。計有槍廠、炮廠、槍彈廠、炮彈廠、炮架廠和火藥廠等分廠,雇用工人約1200人。經費主要來源於湖北鹽稅、厘金,以及江漢關和宜昌關之關稅。開辦經費就花了約296萬兩白銀,常年經費初期約40萬兩,後來增加到80餘萬兩。從開辦直到大清朝滅亡的清宣統二年,該廠共用銀1215萬1,900兩,可謂是耗資巨大。

該廠當時的主要產品,主要是仿德國1888年式的7.9毫米「漢陽造」步槍、並仿製德國格魯森式37、53、57毫米口徑山炮。到1904年時可日產步槍50支,槍彈12000發,無煙火藥600磅;年產大炮90多門、炮彈7萬發。截止到清廷滅亡,累計生產各種火炮1086門,炮彈98.93萬發,步馬槍13.07萬支,槍彈6277.7萬發,總量可謂相當龐大。



到了辛亥革命時,起義的南方新軍,主要用的就是漢陽廠的武器。後來北洋軍攻陷漢陽,工廠遭到了破壞,直到1912年後才逐步恢復生產。當時的北洋政府非常重視,委任著名的兵工專家劉慶恩為主辦,並撥款200萬兩銀子擴建工廠。到1930年時,該廠已經有員工4000餘人。其後從1912年到1936年,該廠生產了山炮183門,迫擊炮1192門,重機槍1273挺,步槍67.11萬支,手槍1.51萬支,迫擊炮彈12.47萬發,步槍子彈4億5,384萬4700發,手槍彈837萬8,600發,手榴彈17萬7,600枚,飛機炸彈864枚。

到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漢陽廠可月產步槍4700支、重機槍35挺、迫擊炮107門、大炮2門、手榴彈3.95萬枚、步槍彈600萬發、機槍彈2萬發,是當年國府手裡能掌握的最重要兵工廠之一。

所以從各個角度來說,這漢陽廠都可以算是民國兵工廠中的老資格,雖然規模不見得趕得上後來的奉系軍閥手裡的外門首座——瀋陽兵工廠,但也能算是軍政部直屬兵工廠中的第一,妥妥的內門首座大弟子。


二、漢陽廠的「多寶」

漢陽廠除了入門早資格老,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名牌產品眾多,也就是俗稱的「多寶」。其主要的「法寶」有:

1.漢陽造步槍



這槍又稱「湖北條子」,即國內仿造的德國1888委員會步槍。這是漢陽廠起家的東西,累計產量接近110萬支,是妥妥的近代史上的第一國產步槍。除此之外,總辦劉慶恩還曾經設計出了著名的「慶恩式半自動步槍」,可惜並未投入量產。

2.鄂造山炮

當時漢陽廠除了製造步槍的機器,最主要的家底就是年產100門各式火炮的完整設備。從1895年開始,該廠就開始生產仿製的格魯森37毫米、57毫米過山快炮,另外還生產過少量的47毫米,53毫米,60毫米,70毫米,87毫米後膛炮,最終形成了年產57毫米山炮100門,炮彈8.4萬發的生產能力,當時該廠的鄂造57毫米山炮輕便快捷,而且僅售1414兩,比進口貨便宜一兩成,是當時中國南方各省部隊的標配武器。

3.三十節重機槍



該槍是仿製美國白朗寧M1917重機槍,由於是在民國十年十月十號製成而得名。該槍外形上和馬克沁重機槍最大的區別,是後部的手槍式握把。而由於著名槍械大師白朗寧的精巧設計,該槍重量比馬克沁更低,機動性更好。只是由於漢陽廠只是對原槍進行了測繪仿製,並無原廠的圖紙模板,導致該槍故障頻頻,一般很難順利打完200發的彈鏈就得卡殼。

4.漢十年式75山炮

這是日本41山炮的出口猴版——大正六年式75山炮的眾多中國仿製品之一。該炮的性能平平,但全重卻僅有540公斤,而且還可以分解攜帶,是非常適合於路況不好的中國戰場的。這漢陽廠也靠著這個東西躋身一線行列,和瀋陽廠、太原廠、上海廠一起,並列為當年中國能夠自產身管火炮的大兵工廠之列。

5.漢造迫擊炮

從1923年開始,漢陽廠製成75毫米迫擊炮,在1925年,又研製成功83毫米迫擊炮。值得注意的是,該炮的研製時間和瀋陽迫擊炮廠相似,產量同樣也是極大,最高月產量超過了100門。漢造迫擊炮是在民二十式82迫出現以前,民國軍隊裝備的最重要迫擊炮之一。

6.漢造德國柏格門式衝鋒鎗



所謂柏格門式衝鋒鎗,當年又叫「博爾格滿」機關槍,即著名的「花機關槍」。漢陽兵工廠於1925年仿製成功德國的7.65毫米1918式衝鋒鎗,並將之改進為和駁殼槍通用7.63毛瑟彈的品種,由於火力猛威力大,又成為了漢陽廠的一大暢銷產品。

7.漢造駁殼槍

除了這些之外,漢陽廠的另一名牌產品就是「漢造」駁殼槍。該槍製作精良質量極好,並不亞於同期的外國進口產品,是當年國產駁殼槍中的精品。


三、數量龐大的漢造駁殼槍

當年製造駁殼槍的工廠很多,有記載的正規產品,是四川兵工廠在1918年最先開始仿製的,到了1921年,全國著名的漢陽兵工廠、瀋陽兵工廠、上海兵工廠都完成了仿製手槍的設計;其後在1925年鞏縣兵工廠開始製造,1927年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也加入了仿製的行列。



而這些仿製的國產駁殼槍,大多數的原型都是所謂的「十年式手槍」。該槍是東北籍兵工專家江杓(1900─1981年)自德國帶回毛瑟槍的制槍技術,於民國十年(1921)在瀋陽廠開始仿製,並最終定名的仿製型毛瑟M1896。

漢陽廠生產的駁殼槍,也同樣是仿製的十年式「二把盒子」。在1921年漢陽廠碩果纍纍,先後製成自來得手槍、30節重機槍和漢十年式75毫米山炮。到1929年的時候,該廠共生產駁殼槍15000支以上。而這漢造毛瑟7.63駁殼槍比起其他品種,有三大特點:

1.大多數有槍口頭箍。

漢造駁殼槍的最大特點,是除了1923年的產品外,大多數都增加了槍口部的頭箍。而進口盒子炮除了99毫米槍管的警用短管型之外,都是沒有頭箍的,這也是區別漢造駁殼槍和德國原廠的最大特徵。

2.屬於二把短八分盒子。

漢造駁殼槍的另一特點,是全部仿製的是「二把盒子」,而和當年大多數槍管長度是140毫米的二把盒子不同,漢陽廠的產品槍管長度多數是132毫米槍管的,是屬於「二把短八分盒子」這一大類的產品。

3.有槍體漢字銘文。

當年的老百姓迷信洋貨,盒子炮是以德國原廠的最好,西班牙產的其次,國產的就等而下之了。因此國內的大多仿製駁殼槍,都或多或少要傍上德國或者西班牙,甚至還有一些要打上胡編亂造的洋字碼,進而提高自己的身價。而漢陽廠那是堂堂的第一兵工廠,自然不屑於去幹這種掉價的事兒,所以在槍體側面打上了漢字——「漢廠某某年制」的字樣,這也是該廠對自己的產品質量極度自信的標誌。


四、不同年份的漢造駁殼槍

而由於漢陽廠駁殼槍大多數都標明了生產年份,所以根據槍體側面的銘文,就可以清楚判明其生產年代了:



1.漢陽十年、十一年無銘文

在1921年剛剛開始仿造駁殼槍時,據說每月可出60支,後來摸索出經驗之後,到年底月產量已達到260支。到了1922年,該槍開始列印序號,到年底序號達到104。但是這兩年生產的駁殼槍並無銘文,外表其實和德國原廠除了頭箍並無區別,估計也是當德國原廠貨賣的,到底生產了多少今天已經無法考證。根據後來有銘文的產量推測,這兩年的總產量估計在一兩千支之間。

2.從漢廠十二年造到漢廠十四年造有序號

經過兩年的仿製,漢造駁殼槍的口碑已經打開,於是從1923年開始,槍上開始列印銘文「漢廠十二年造」。到了這年年底,該槍序號已有913。而到了1924年年末,漢陽駁殼槍的序號達到2770。截止到1925年年末,序號達到了5960。這三年的平均年產量,達到了每年2000支左右。

3.漢廠十五年造無頭箍

到了1926年年末,序號排到了9450,也就是說這一年的產量是大約3490支。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年出品的駁殼槍槍上沒有頭箍,如果不細看銘文,那是與德國造無異的。

4.漢廠十六年造、十七年造有頭箍



1927年出品的駁殼槍,重又恢復到槍管有頭箍的樣式,到年末序號達到13224,這一年生產了3774支。到了1928年年末,序號達到15265,這一年由於北伐戰爭的影響,只生產了2041支。

5.漢廠十八年無銘文有序號

到了1929年,北伐已經完成,漢陽兵工廠隸屬於新成立的國府軍政部兵工署,駁殼槍的產量隨之大減。截止到1929年年末,序號達到15998,僅僅生產了734支。而這也是該廠大規模仿製駁殼槍的最後一年,漢陽廠仿製的駁殼槍序號也到此為止。奇怪的是,這一年仿製的駁殼槍有序號卻無銘文。而在這之後漢造駁殼槍是否還有生產,甚至是不標銘文當成德國貨生產,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從序號來看,則漢陽廠的有序號駁殼槍產量在16000支左右,如果加上頭兩年沒有銘文序號的一兩千支,則漢造駁殼槍總產量,估計約在18000支左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