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打造」進行時|重回1958,追憶燃情歲月

烏海日報 發佈 2022-07-01T18:46:15.769125+00:00

為深入貫徹自治區黨委「兩個打造」工作要求,烏海日報從今日起開設《激情歲月》專版,通過挖掘我市本土歷史文化,講述烏海人戰天鬥地、白手起家、不畏萬難的拼搏精神,講好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烏海故事,激發全社會幹事創業的熱情,凝聚起磅礴發展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開欄的話每個城市都有青蔥向上的歷程,繁衍生息的流光,壯大成長的記憶。烏海是一個年輕的城市。她從歲月激盪的歷史中孕育而來,於改革開放的春風裡款步走來,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奔向未來……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一個時代的往事,總有人去回味,去探尋。那些記錄城市變遷的滄桑歲月,那些隨時光遠去的重大事件,那些曾傾盡芳華的奉獻者,恰似一首詩歌、一幅畫,承載著城市的發展脈絡,也成為這座城市獨特的歷史印記。記錄歷史,傳承文明,守望精神。為深入貫徹自治區黨委「兩個打造」工作要求,烏海日報從今日起開設《激情歲月》專版,通過挖掘我市本土歷史文化,講述烏海人戰天鬥地、白手起家、不畏萬難的拼搏精神,講好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烏海故事,激發全社會幹事創業的熱情,凝聚起磅礴發展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歷史的巨輪滾滾向前,每一道車轍都留下了時代的印記。


1958年是烏海地區發生劃時代巨變的一年。這一年,烏海大地上發生的一件重大事件,至今深刻影響著這座城市的面貌和命運。


01破曉:萬人奪煤大會戰大幕開啟

烏海,烏金之海,是因煤而生、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城市。煤炭工業是我市的工業主體之一,烏海地區的開發與建設也始於對煤炭的開發與利用。


烏海煤田開採有著漫長的歷史。儘管從歷史沿革上看,這片土地早就有人類活動、採煤的痕跡,但直到新中國成立前,這裡也只有12家私人小煤窯。


1951年,國家接管了這些已經瀕臨凋敝的小煤窯,先後組建了地方國營烏達煤礦和老石旦煤礦(亦稱鄂托克旗煤礦)。這一時期的煤炭生產方式、生產規模還不屬於現代化意義的工業生產,整個地區只有百人,產量不足萬噸。


1956年,隨著地質勘探工作的飛速開展,海勃灣和烏達兩地地下豐富的礦產資源逐漸顯露於世,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由此黨和國家作出了建設烏海礦區焦煤基地的重要決策。




1958年,包蘭鐵路全線通車,自治區決定在黃河兩岸的烏達煤田和桌子山下,同時展開「萬人上山」奪煤大會戰,以解決包鋼、呼鋼對煤炭的緊急需求。命令下達後,巴盟(現巴彥淖爾市)成立「支援烏達委員會」,從各旗縣抽調11400名民工,組成一個民兵師,開赴烏達。伊盟(現鄂爾多斯市)設立「奪煤會戰總指揮部」,抽調5個旗縣的12440名民工,前往桌子山礦區。與此同時,從大同、開灤、雞西、撫順等十幾個老礦區調集來的管理幹部、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從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的400多個縣市自願前來的勞動者……操著天南海北的方言土語集結到這裡。


當年10月,烏達煤礦與桌子山煤礦同時展開「萬人上山奪煤大會戰」,黃河兩岸到處都是開山奪寶的炮聲,沉寂了多年的荒野,從此沸騰了。


02灼日:艱難困苦戰天鬥地

「大會戰」是那個年代最鼓舞人心的詞語。在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里,既有「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詩意與豪情,也要面對白手起家時的艱難困苦。


由於沒有機械化的開採和運輸設備,礦工們只能採用炮采的方式開採,然後用鍬挖,再把煤運送到地面上。每天他們都要工作12個小時,早上8點下井,放炮出完煤才上來吃飯,因為不把這批煤出乾淨就會影響下一班的工作,所以誰也不會不出完煤就下班。


資料圖



據市志記載,當時生產中諸如打眼、放炮等比較危險和繁重的工作,都由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承擔。「那時候,人人都爭著入黨。因為在大家看來,共產黨員是一個光榮稱號,更是一種信仰。」參與過萬人上山奪煤大會戰的耿建社曾經這樣說道。


在各類資源短缺的情況下,人民群眾的集體智慧被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工人們大膽發明創造,試製成功了木製手搖帆布運輸機、循環牽引繩架空索道、馬拉無極繩運輸機、簡易自卸式礦車、往復式架空自卸索道、土回柱機、拉線放炮器等土工具,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充分展現出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在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於第一批建設者來說,奪煤大會戰是一段艱難的戰鬥歷程,不知浸透了多少人的血汗和淚水,困惑與希冀。


資料圖



沒有住房,大家傍山鑿洞,就地挖窯,或搭草棚、架帳篷、干打壘、砌石屋;沒有水用,喝沉澱後的黃河水也要排隊;沒有菜吃,就以鹹菜、鹽和辣椒麵下飯。有一段民謠便可形容當時的生活環境:「五根椽子兩塊兒笆,搭起茅庵就是家,吃水要到黃河拉,水裡全是泥和沙。」


儘管這樣,他們憑著革命樂觀主義和艱苦奮鬥的精神,以「採煤工人幹勁高,雙手就是劈山刀,搬倒小山修鐵路,移開大山要煤燒」的豪情壯志,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奪煤大會戰」的勝利。


資料圖



有資料記載,到1958年年底,烏達煤礦共開挖小煤窯42對,小露天1處,全年共生產原煤84.48萬噸;桌子山礦區開挖小煤窯100多處、小露天10處,生產原煤55.5萬噸,煉焦炭4萬噸,均超額完成了自治區下達的全年生產任務。


03繁星:艱苦創業精神砥礪人心

回望來時路,就會發現,1958年對於烏海來說,絕對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座豐碑。


萬人上山奪煤大會戰時期的夢想、創業、艱辛、成就,依然歷歷在目。數萬煤礦工人在無水、無房、無電的條件下,白手起家,艱苦奮鬥,為國家煤炭事業的開發建設、為烏海地區開發建設,勾勒出一幅幅令時代生輝、令世人矚目的宏偉畫卷。


資料圖



老一輩的建設者們都還記得劉維成、支雙喜、李義孝等人的故事。劉維成每天下井最早,升井最晚,曾經在井下工作七天七夜不升井,被工友們稱為「礦山老黃牛」。1959年,劉維成作為烏達礦務局第一位全國勞動模範,在人民大會堂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支雙喜細心節約,把撿到的螺絲、彈簧各種配件都收到工具箱,以備需要時用,幾年中為礦上節約材料費達數千元。李義孝曾在回柱時被擊傷了頭部昏過去,醒來後馬上爬起來帶傷投入勞動,工友唐萬江被冒頂煤壓住,他奮不顧身,冒著生命危險用雙手扒煤找人,十指全被磨破,終於救出了唐萬江,被人們稱為「雷鋒式的好礦工」……在那個火紅的年代,在礦區各條戰線上,正是這群普通人,矗立起了英雄群像。


從1958年開始,烏海正式啟航,在滾滾歷史洪流中乘風破浪。


1959年3月30日和4月1日,烏達礦務局和桌子山礦務局相繼成立,加快了兩個礦區建設的步伐。隨後,桌子山礦務局平溝煤礦、舊洞溝煤礦、駱駝山斜井,烏達礦務局蘇海圖煤礦、黃白茨平峒、烏達礦務局電廠相繼開工建設。


資料圖



1960年,烏達鎮建立三道坎、巴音賽、梁家溝、教子溝、蘇海圖5個城市人民公社;桌子山礦區建立海勃灣、卡布其、哈圖烏素、拉僧廟4個城市人民公社。經過3年的發展,烏達、海勃灣兩地初露雛形。1961年7月9日,國務院撤銷桌子山礦區人民委員會,建海勃灣市;撤銷烏達鎮,建烏達市。1976年1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原海勃灣市與烏達市合併,正式命名為「烏海」市。


那是一個榮光與辛苦並存的年代,萬人上山奪煤大會戰喚醒了荒原,催生了城市,成為一代代人的集體記憶。



當然,最應該被我們銘記的,是這一歷史事件錘鍊出的時代品格。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那種藐視一切困難,以苦為榮的堅強意志;戰天鬥地、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重在奉獻、不圖私利的高尚品格;沒有條件積極創造條件,艱苦創業的沖天幹勁;大團結、大協作的思想境界,已經成為引領後輩不斷前進的精神旗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