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大參考|「一個強人挾持了北約,他不是普京」

鳳凰網 發佈 2022-07-02T02:21:32.012895+00:00

同其他成員相比,土耳其有著伊斯蘭教國家身份、全球多極化政治主張、愈發盛行的反西方情緒和與美國截然相反的安全戰略。

核心提要:

1.埃爾多安領導的土耳其,在一眾北約國家中因「一言不合就投反對票」的行事風格而顯得特立獨行。同其他成員相比,土耳其有著伊斯蘭教國家身份、全球多極化政治主張、愈發盛行的反西方情緒和與美國截然相反的安全戰略。主要戰略點的不同,讓土耳其與其他盟友之間的摩擦一直不斷。

2.自2016年未遂政變以來,土耳其對於反西方主義和全球多極秩序的獨特理解,使其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地緣政治達到一定的平衡。2017年因為從俄羅斯購入S-400防空系統,讓土耳其成為第一個被美國制裁的北約成員國,也進一步加劇了土耳其與西方之間的裂痕。

3.土耳其對北約的貢獻集中在解決阿富汗問題、保護歐洲安全和鎮壓宗教恐怖主義等方面。土耳其和北約,是雙向的盟友關係。從前幾日「瑞典芬蘭加入北約」的投票拉扯中,我們不難看出,土耳其在「討價還價」這條路上,又一次大獲全勝。

作者丨《鳳凰大參考》特約作者 俞霖霞

在俄烏戰爭的陰影下,脆弱感倍增的瑞典和芬蘭於今年5月首次向北約拋出入約申請 ,卻被成員國土耳其以「支持恐怖組織」為由拒之門外。終於,6月28日,在經過一個月的談判拉扯後,土耳其以180度的大轉變,為這兩個國家的亮起了綠燈。

長期以來,土耳其在北約中的角色一直飽受爭議。在北約內部,歐洲盟友一直對土耳其「自私自利」的地區姿態,和不願在採取行動前與盟友協商的做法日益失望。隨著土耳其加入歐盟進程的停滯、對俄羅斯態度的「與眾不同」,以及美國對庫德人的支持和堅持拒絕引渡神職人員居倫...... 土耳其越來越成為北約組織的「局外人」。

北約中的「另類」

土耳其以一己之力反對瑞典和芬蘭「入約」,這種與北約其餘成員國唱反調的事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2009年,土耳其反對丹麥人拉斯姆森擔任北約秘書長,指責該國對侮辱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過於寬容,對「庫爾德工人黨」(PKK)過於同情。經歷了西方各國領導人數小時的勸說,以及歐巴馬總統當面承諾將任命一名土耳其人擔任北約領導職務後,埃爾多安才滿意撒手;2010年,土耳其和以色列之間的關係破裂後,埃爾多安阻止北約與其合作,這一阻撓長達六年之久;2020年,埃爾多安派出一艘由戰鬥機支援的天然氣勘探船靠近希臘水域,導致法國不得不派出船隻支援同為北約成員國的希臘……

所以這一次,埃爾多安對瑞典和芬蘭高舉反對大旗,實屬不意外。土耳其與北約,或者說與西方國家屢次背道而馳,甚至被稱為是「北約最不可靠的盟友」,其中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在意識形態與全球發展趨勢的影響下,土耳其與北約存在難以磨合的深層衝突。

作為北約中唯一一個以穆斯林為主體的成員,土耳其獨特的身份不僅有助於打破「北約是一個基督教國家聯盟」的說法,還為後911時代北約在全球的軍事行動消除了「對伊斯蘭國家有偏見」這樣的討論。但也正是這樣的身份,使土耳其和其他成員國之間始終有一層隔閡。按照貝京-薩達特戰略研究中心(Begin-Sadat Center for Strategic Studies)研究員伯拉克·貝克迪爾的說法,土耳其的伊斯蘭主義意識形態與北約所謂的捍衛自由、民主、個人自由和法治原則的創始價值相悖。

貝克迪爾稱,國際社會一直懷疑土耳其在系統地、秘密地支持敘利亞的各種聖戰組織(包括伊斯蘭國ISIS)。在敘利亞戰場上,土耳其及其北約盟友也持有著不同的目標。西方的主要目標是打擊ISIS,而土耳其的目標則是推翻敘利亞的阿拉維派(非遜尼派)總統巴沙爾·阿薩德。

2016年的未遂政變也是一個例子。這場政變除了導致土美關係出現問題外,也對北約產生了影響。自政變以來,土耳其一直被北約指責為向獨裁政權倒退,這使得土耳其與某些歐洲國家的關係變得緊張。

同時,土耳其對全球政治的變化也有著自己的特殊解讀。埃爾多安認為全球政治正變得愈發多極化,而不再以西方為中心,並且,埃爾多安也看到了歐洲和美國之間(尤其是在川普擔任總統期間),以及英國脫歐後歐洲內部的分裂跡象。

這種張力是雙向的。近年來,土耳其方的反西方情緒也愈發盛行,即使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背景下,土耳其民眾對西方的懷疑態度也未曾減少。Metropoll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33.7%的土耳其人認為俄羅斯應對烏克蘭的戰爭負責,而48.3%的人認為這是美國和北約的責任。這些數字反映了在埃爾多安的正義與發展黨(Justice and Development Party,AKP)的統治下,土耳其人民中根深蒂固的反西方主義被激起。

土耳其的安全戰略也與北約其他國家存在方向差異。以美國為例,美國贊同與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工人黨合作,共同打擊伊斯蘭國,而土耳其則視庫爾德工人黨為其領土的直接威脅。

2016年的未遂政變則進一步加劇了土美問題。被指認為政變策劃者的神職人員法土拉·居倫聲稱得到了美國的支持,而美國拒絕了土耳其對居倫的引渡請求。政變發生後,美國聯邦調查局又以違反美國對伊朗實施的制裁、從事銀行欺詐為由,逮捕了正在紐約訪問的土耳其哈爾克銀行副行長哈坎·阿蒂拉,這使雙方關係進一步緊張。

土耳其與整個北約的主要戰略點也並不一致。

自冷戰結束以來,土耳其一直有著地區權力的渴望,希望成為中東的 「大哥大」。而北約顯然對俄羅斯更感興趣。自2014年以來,為了對抗俄羅斯,北約的擴張問題成為了焦點。在這樣的背景下,土耳其屢次舉起「反對派」旗幟,在北約的擴張之路上不斷製造麻煩,惹來了許多北約成員的不快。

第一個被美國制裁的北約國家

雖然土耳其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在過去幾年裡有所波動,而且兩國在敘利亞的利益並不一定相同,但自2016年未遂政變以來,兩國的合作水平確有所提高。自未遂政變以來,土俄一直以「密集外交」為標誌,普京和埃爾多安至少進行了11次面對面的會談,並經常通過電話溝通。

2017年,土耳其更是不顧北約反對,與俄羅斯簽下了價值25億美元的訂單,購入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成為了北約最忌憚的問題。隨後,美國根據《通過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對土耳其進行了制裁,這也使得土耳其成為第一個被美國制裁的北約同盟國。

可以說,自2016年以來,土俄關係發展的速度和深度都很耐人尋味。正是反西方主義和對全球多極秩序正在形成的獨特理解,造就了土耳其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地緣政治平衡政策,而與俄羅斯的密切關係則又進一步加劇了土耳其與西方之間的裂痕。

對於土耳其來說,俄羅斯是他的功能性合作夥伴。

首先,沒有哪個西方國家像土耳其一樣,在經濟和地緣政治上都受到俄羅斯的影響。俄羅斯可以在 不觸發北約反應的情況下對土耳其施加軍事和地緣政治代價,因為土耳其和俄羅斯參與了許多不在北約安全承諾範圍內的衝突。 例如,俄羅斯可以將數十萬難民從敘利亞的伊德利卜省趕往土耳其邊境。 而在經濟上,俄羅斯是土耳其最重要的能源和糧食供應商,土耳其幾乎80%的糧食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對俄羅斯擁有著超過三分之一的天然氣需求; 其次,與俄羅斯合作,土耳其就多了一個可以用來對付西方夥伴的談判籌碼,來迫使北約大國支持土耳其在敘利亞的議程。

土耳其的對俄態度,加之其抓住北約「一票否決制」而對「討價還價」這一慣用伎倆屢試不爽的做法,招徠了很多北約國家的不滿。每當北約內部出現一些涉及土耳其的爭議時,就會有一小部分民選官員、倡導者和分析家要求將土耳其趕出聯盟,例如在最近,在土耳其與希臘發生矛盾、拒絕制裁俄羅斯,並為北約的擴張設置障礙等時,這類說法便屢次出現,「將土耳其趕出北約」已成為許多土耳其反對者和批評者的口頭禪。

討價還價與驅逐機制

一位土耳其官員曾指出,儘管土耳其的國防開支不超過其GDP的2%(北約的開支目標),但它卻擁有北約第二大的軍隊。土耳其為北約在阿富汗的任務提供了寶貴的支持,充分和積極地參與了聯盟的演習,並在北約幫助烏克蘭擊退俄羅斯入侵的努力中給予了支持。

在北約沒有直接參與的地方,土耳其人也反對俄羅斯,特別是在敘利亞、利比亞和納卡地區。此外,自加入北約以來,土耳其在歐洲安全方面也發揮了關鍵作用,將歐洲大陸從東部和南部保護起來;再者,土耳其對於在廣大中東地區擊敗激進的宗教恐怖主義至關重要,還有助於解決歐洲的難民問題。

土耳其是北約的一個重要盟友,這是不言而喻的,而北約對於土耳其來說亦是如此,維持北約成員國的身份符合土耳其的利益。首先,在北約的核保護傘下,土耳其應對其領土安全的傳統威脅的能力肯定會提高;再者,北約是當今世界上將土耳其與西方聯繫在一起的最重要的國際組織;第三,如果土耳其退出北約,土耳其不僅對俄羅斯等其他非西方國家的議價能力會下降,也會失去一個可以用來對付西方夥伴的籌碼;最後,北約也為土耳其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平台,使得土耳其可以在北約的多邊機構環境中與盟友談判。總之,北約暫時還離不開土耳其,土耳其更無法置身北約之外。

相比之下,土俄關係近年來的發展其實是出自機會主義和利益的一致性。俄羅斯和土耳其的關係歷來不睦,正如前文所說,土耳其更看重的是俄羅斯對其的功能性作用,而不是以犧牲傳統聯盟為代價的外交政策大調整。事實上,土耳其的強硬姿態使其在納卡地區、敘利亞和利比亞等衝突環境中與俄羅斯的矛盾不斷加劇。儘管幾個北約盟國仍然對土耳其與俄羅斯的關係仍抱有深刻懷疑,但出於安全利益的對立,土耳其和俄羅斯最終更有可能走向相互制衡,而不是相互結盟。

從這次土耳其對芬蘭和瑞典入約申請的鬆口中,我們也能看出端倪。俄羅斯的立場一直是堅決反對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並認為這是北約對俄羅斯周邊的進一步蠶食。土耳其最終同意兩國入約,也有著協助北約制衡俄羅斯的考量。

同時,北約和土耳其的關係也讓埃爾多安一次次的「敲竹槓」都滿意收網:在瑞典與芬蘭提出申請後,土耳其表示反對並提出了兩點要求與一點擔憂:1、北歐國家必須停止支持庫爾德武裝團體;2、取消對土耳其的武器出售禁令;3、土耳其懷疑瑞典一直在窩藏庫爾德工人黨成員。而在6月28日的會談中,土耳其的要求如願得到了要求滿足,並撤回了之前的反對意見。

▎土耳其外長梅夫呂特·恰武什奧盧與瑞典首相馬格達萊納·安德森握手周二在馬德里會談上握手,中為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右二為芬蘭總統紹利·尼尼斯托

按照當日達成的協議,瑞典需要滿足土耳其關於引渡可疑恐怖分子的請求,並修改瑞典和芬蘭的法律,以加強對他們的處置;同時,瑞典和芬蘭將取消對向土耳其出售武器的限制。第一點要求的滿足意味著在打擊庫爾德工人黨及其附屬組織(包括YPG)的鬥爭中,瑞典與芬蘭將與土耳其進行全面合作。在「討價還價」這條路上,土耳其可謂是又一次大獲全勝。據報導,埃爾多安在赴馬德里之前也曾表示,他將推動與美國F-16戰鬥機的交易,不知這次會不會再次成為土耳其又一成功的交易。

「一個強人挾持了北約,他不是普京」,6月28日的《政治學家》雜誌以此為標題,配上了埃爾多安的大幅照片。文章表示,「土耳其是幾個北約國家探索驅逐機制的原因,目前的北約缺乏這種機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