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粟裕臨終之際,和家人提出一請求:把我的骨灰埋在尋淮洲身邊

洞鑑五千年 發佈 2022-07-02T04:30:57.800322+00:00

引言1964年,曾經的國民黨中將王耀武,如今成為全國特邀委員。在北京開會之際,王耀武遇到了曾經在戰場上的對手粟裕將軍。王耀武和粟裕在戰場上對決之際,粟裕還只是一個軍團的參謀長。斗轉星移,他如今已經成為大將,這是王耀武做夢都沒想到的事。

引言

1964年,曾經的國民黨中將王耀武,如今成為全國特邀委員。在北京開會之際,王耀武遇到了曾經在戰場上的對手粟裕將軍。

王耀武和粟裕在戰場上對決之際,粟裕還只是一個軍團的參謀長。斗轉星移,他如今已經成為大將,這是王耀武做夢都沒想到的事。

粟裕和王耀武時隔多年相見,終於是殊途同歸,二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他們之間聊了很多,不僅回憶起了曾經的那場戰鬥,還不約而同想起了一個人。

這個人,便是本文的主人公尋淮洲。

想起從前的往事,粟裕對一邊的王耀武說:「如果尋淮洲健在的話,憑著他的資歷、戰功和名聲,建國後必定是元帥。」

讓粟裕心心念念的尋淮洲是何人,他為何堅信尋淮洲建國後必定是元帥呢?今天,筆者帶大家走進尋淮洲的一生和傳奇故事。

尋淮洲獨挑盧地主,毛澤東點名表揚

提起尋淮洲這個名字,很多人都有些陌生,他本名尋波。1912年,尋淮洲出生於湖南省瀏陽縣社港區蓮溪鄉黃獅塘的一個農民家庭。

1926年9月,中共瀏陽縣委正式成立,當地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也是在此期間,尋淮洲參加了當地的學生聯合會、兒童團、農民協會和反日雪恥會等革命團體。

1927年,蓮溪鄉建立了共青團和共產黨組織。很快,尋淮洲很快就加入共青團。同年9月27日,尋淮洲參加了歷史上著名的「三灣改編」,成為工農紅軍第1師第1團2營的一名普通戰士。

由於他表現優秀,很快便成為了班長。1928年3月,尋淮洲跟隨部隊前往湘南支援暴動。同年4月,尋淮洲擔任後衛,掩護陳毅、朱德部隊朝著井岡山轉移。

朱德、毛澤東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後,尋淮洲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第31團第2營連長。很快,他的軍事才能展現出來。

1929年的春節剛過,紅軍部隊在遂川進行休整。同一天,團長張子清將已經是排長的尋淮洲喊到跟前,授予他一項特殊任務。

當時,紅軍的武器和裝備比較緊張,據情報稱:距離遂川大約15里的地方,有一個姓盧的土豪,家中有10支槍,但家丁眾多,附近還有駐國民黨正規軍。

團長張子清在請示毛澤東後,決定讓尋淮洲帶20人把這10支槍搞過來。臨行之前,張團長還特地囑咐:「必須一條不少地搞過來!」

尋淮洲接受任務興奮不已。思索片刻,他底氣十足地對張團長說:「請首長放心,我保證會完成任務。」

在分析看形勢後,尋淮洲認為20個人過於多,不僅不便於隱蔽,加上盧土豪的家丁眾多,還有國民黨正規軍存在,不能硬拼,只能智取,最好讓自己一個人去便可。

尋淮洲對團長說:「我到時候可以假扮成放牛娃,不會引起敵人的懷疑,我保證把十條槍一條不少地搞回來!」

張團長見尋淮洲說得有道理,便同意了他的建議。當天下午,尋淮洲便穿著和老鄉借來的一身破衣服,一個殺豬用的鐵鉤子、一條麻繩、兩枚手榴彈和駁殼槍,冒著寒風和大雪,朝著盧土豪的家的方向出發了。

尋淮洲離開之際,大家都暗自為尋淮洲捏了一把汗。孤身一人入虎穴,遇到的困難實在太多了。

可讓他們出乎意料的是,大家在第二天清晨剛剛起床後,尋淮洲便滿頭大汗,扛著十條槍回到營地。整個過程沒有浪費一槍一彈,他本人也沒有任何損傷。

團長張子清在得到尋淮洲圓滿完成任務的消息後,激動地一邊向毛澤東報告,一邊探望尋淮洲。

張子清見到尋淮洲後,握著他的手說:「真是好樣的,你不愧是『飛毛腿』,幹得好,幹得漂亮,我代表全體指戰員向你祝賀。一會兒,毛委員還要親自祝賀你!」

尋淮洲聽到團長的誇獎,臉色瞬間漲紅,看起來有些不好意思。就在這時,毛委員來了,他老老實實向毛委員匯報了奪槍的經過。

原來,尋淮洲進入盧土豪宅院時已經是深夜,住在廂房的家丁都已經進入夢鄉,只有盧土豪和小老婆正在吃夜宵。

當他用手槍堵住盧土豪的腦袋時,他和小老婆瞬間被嚇得六神無主。當盧土豪得知尋淮洲的意圖後,千方百計進行了阻攔。

他先是推脫自己沒有槍,可他的小心思哪裡能逃過尋淮洲的眼睛。尋淮洲用槍頂著盧土豪的頭,讓他老實一點,還聲稱自己帶了三個排的人。只要一有槍聲,這些人都會衝進來將他的全家人殺死。

盧土豪見沒辦法,只能讓他的小老婆把家丁喊醒,把槍送到尋淮洲面前。起初,有幾個家丁還試圖反抗。但看到主人被人用槍頂住腦袋,便不敢輕舉妄動了。

尋淮洲扛著自己繳獲的10支槍,下令盧土豪把自己送出村子。臨別之際,他故意下命令說:「一、二、三排,跟著我撤!」

就這樣,尋淮洲不費一槍一彈,成功將10條槍搞過來,圓滿完成了這次任務。

毛澤東聽了尋淮洲的敘述,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說:「你這個『小參謀』應該改一改稱呼了,應該叫你『小英雄』才對,幹得真是漂亮!」

第二天,尋淮洲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命令遂川城的紅軍全員集合,讓尋淮洲向大家介紹孤膽奪槍的故事。

最後,毛澤東親自走上講台,對尋淮洲的英勇行為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還號召全體指戰員向尋淮洲學習。

反「圍剿」戰鬥,尋淮洲名聲大振

之後,尋淮洲跟隨紅軍主力轉戰閩粵贛地區。在開闢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據地鬥爭中,他先後參加了九攻吉安、三戰閩西的戰鬥。

1930年春,尋淮洲調任紅12軍34師第110團團長。11月,他率領34師110團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次反「圍剿」,指揮部隊打退了敵人的18次進攻。

1930年10月,蔣介石在漢口主持召開湘鄂贛三省「剿匪」會議,正式任命魯滌平擔任南昌行營主任,第18師師長張輝瓚擔任前線總指揮,調動10萬大軍,限期剿滅江西境內的紅軍。

這,便是國民黨反動派對中央根據地發動的第一次反革命「圍剿」。

張輝瓚和尋淮洲一樣都是湖南人,曾先後在日本、德國留學,回國後在湖南軍閥譚延闓部下擔任師長。大革命失敗後,張輝瓚在江西「剿共」非常賣力,深得蔣介石和魯滌平的賞識,他率領的18師還被譽為「鐵軍師」。

這次,張輝瓚被任命為前敵總指揮,更加春風得意。但他沒想到,接下來等著他的是什麼。

當時,中央紅軍只有4萬多人。根據敵強我弱的情況,紅一方面軍總前委決定「誘敵深入」,主動撤離贛江以西的東固、吉安地區,主動撤退到寧都縣小布、黃陂一帶隱蔽集結,伺機殲敵。

面對敵人的來犯,總司令朱德和總政委毛澤東決定集中優勢兵力,在龍崗將張輝瓚部殲滅。此時,尋淮洲已經是紅12軍34師110團團長,在戰鬥中承擔堅守龍崗萬功山主峰的任務。

尋淮洲接受任務後,立即組織相關人員勘察了地形。萬功山是龍崗的最高點,懸崖陡壁,便於隱蔽,易守難攻。只要控制了萬功山,便是掌握了戰鬥勝負的主動權。

尋淮洲回到部隊後,進行了短暫的戰前動員。一時間,指戰員們鬥志高昂、情緒高漲。只等他一聲令下,痛擊張輝瓚。

12月30日凌晨4時左右,尋淮洲率領全團輕裝戰陣,朝著萬功山急奔。由於道路難行的緣故,他們抵達山腳之際,戰鬥已經打響。

尋淮洲揮了揮駁殼槍喊道:「同志們,為人民報仇雪恨、殺敵立功的時候到了,大家快衝啊!」

當我軍抵達山頂之際,敵人也已經爬上來。此時,距離山頂還不足10米。尋淮洲立即組織部隊進行火力阻擊。

很快,敵人便被我軍壓下去。此後,張輝瓚許以重金誘惑、槍斃後退者、組織敢死隊等多種辦法,企圖將萬功山攻占。

到了下午2點多左右,尋淮洲不僅組織部隊打退了敵人的18次衝鋒,還成功消滅了大量敵人,讓萬功山始終牢牢握在我軍手中,保障了整個戰鬥的順利發生。

就在此時,尋淮洲已經率領全團指戰員打掃戰場。很快,幾個戰士從土坑裡拉出一個肥胖的敵軍軍官。而此人,正是那個不可一世的敵軍前線總指揮——張輝瓚。

尋淮洲聽說自己部隊活捉張輝瓚的消息,尋淮洲興奮不已。他來到張輝瓚面前呵斥道:「張輝瓚,你不是要剃掉豬毛嗎,朱德和毛政委正在龍崗鎮等著你呢!」

說完,他便命令戰士們押著張輝瓚去見毛政委和朱總司令。朱、毛首長見狀,非常高興,張輝瓚早已經嚇得倒下,只顧著求饒保命。

此時,毛澤東來到尋淮洲面前,一把拉住他的手說:「尋團長,你在這次戰鬥中指揮有方,打得很漂亮。今後再接再厲,繼續打勝仗!」

尋淮洲告別了朱總司令和毛澤東,率部繼續執行新的戰鬥任務了。

第一次反「圍剿」作戰勝利後,尋淮洲擔任第100團團長。1931年3月,在第二次反「圍剿」鬥爭中,尋淮洲再次立下戰功。不久,他升任35師師長。

1933年2月,尋淮洲調任21軍軍長。同年夏,紅21軍被改編為紅3軍第5師,尋淮洲擔任第5師師長。

從1933年2月下旬到3月的20多天時間,他集中兵力打埋伏戰,殲敵3個師,繳槍萬餘支,徹底打破了蔣介石的第四次反革命「圍剿」。

從此尋淮洲師威名大振,紅五師也成為紅軍主力師之一。在第三、第四次反「圍剿」戰爭中,尋淮洲部因屢立戰功而受到中央軍委的嘉獎,他本人也榮獲二級列寧勳章。

尋淮洲收到新的任務

1933年7月,尋淮洲率部參加東方軍入閩作戰。同年秋,被任命為紅七軍團軍團長。不久,國民黨對中央蘇區發動了第五次反革命「圍剿」。

中革軍委為了應對敵人的進攻,於10月組建了紅軍第七軍團,下轄1個獨立團和3個師,紅三軍團第5師師長尋淮洲擔任軍團長、閩贛軍區司令員蕭勁光兼任軍團政委。

此時,紅七軍團作為東方主力部隊,正在中央蘇區東線作戰。由於王明推行「左」傾路線,導致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屢屢失利,中央蘇區從原來縱橫數千里縮小到300公里。

1934年春,廣昌戰役結束後,敵人兵分四路朝著中央蘇區腹地發起了大舉進攻。一時間,形勢非常險惡。

1934午1月,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尋淮洲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

隨著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為挽救祖國危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工農民主政府於1934年7月發布《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宣言》,決定派遣抗日先遣隊北上抗日,並明確表示:

工農紅軍和蘇維埃政府絕對不能坐視中央民族淪陷到日本帝國主義手中,也絕對不能讓全中國被國民黨反動派拍賣乾淨。

於是,中央便命令紅軍以最大的決心派遣抗日先鋒隊北上抗日,並要求紅七軍團在一個半月抵達皖南。用粟裕後來的話來說:

「當時中央派遣這支部隊的更加直接的目的,是企圖以這一行動威脅國民黨統治的腹心地區,吸引和調動一部分'串剿中央蘇區的敵人,配合中央紅軍主力即將實行的戰略轉移。」

但是,軍團領導人當時並不了解中央的這一戰略意圖。

為了執行黨中央的訓令,紅七軍團奉命從福建連城返回江西瑞金。他們抵達瑞金時,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負責人以及共產國際軍事代表李德會見了紅七軍團的領導人。

抗日先遣隊由紅七軍團組建,尋淮洲為軍團長。先遣隊的任務是宣傳中共抗日主張,支援皖南農民暴動。

由於長時間在東線作戰,全軍團只剩下4000人。為了執行新的任務,突擊補充了2000名新的戰士。

7月6日,紅七軍團進行了整編,全軍團一共6000多人,下轄3個師,尋淮洲擔任軍團長、曾洪易擔任中央代表兼隨軍代表,粟裕為軍團長、樂少華擔任政治委員、劉英擔任政治部主任。

樂少華、曾洪易、尋淮洲3人組成紅旗軍團軍事委員會,並作為最高領導機關。此時的尋淮洲只是軍團長,卻沒有實權,實際權力還是掌握在樂少華、曾洪易手中。

也是在這天晚上,尋淮洲率部從瑞金出發,經過長汀、永安,進入閩中山區。在行軍作戰中,尋淮洲以身作則,他從不騎馬,與戰士們一起跋山涉水,同甘共苦。

部隊經長汀、連城、永安縣境,攻占大田縣城,進入閩中地區。在行軍作戰中,沿途山戀起伏,溝壑縱橫,道路崎嶇,氣侯變化異常十分艱辛勞累,尋淮洲常給戰士關愛和鼓勵。

月底,在羅炳輝率領的紅九軍團和地方武裝的掩護與配合下,紅七軍團渡過岷江,準備直接北上浙西和皖南。

正當先頭部隊攻占古田的黃田、谷口時,中革軍委突然改變原計劃,電令紅七軍團東進,占領水口,威脅並伺機襲取福州。

8月1日,紅七軍團進占水口鎮。在水口召開的「八一」紀念大會上,公開亮出抗日先鋒隊的旗幟,尋淮洲正式宣布對外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名義活動,對內仍稱紅七軍團。

由於尋淮洲「領導紅七軍團,特別在五次戰役歸化戰鬥後,有很大轉變並獲得了偉大勝利,並且一貫工作積極作戰英勇」,出發前,獲中革軍委授予的二等紅星獎章。

北上抗日先遣隊的突然出現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極大驚慌,國民黨當局急忙調兵遣將圍追堵截,布防福州。尋淮洲率領部隊冒著敵機的輪番轟炸,頂著沿途敵碉堡的密集火力,艱難地向閩東挺進。

先遣隊進抵福州市郊,曾兩次攻城未能奏效,且傷亡很大,於是自動放棄襲取福州這一帶有很大盲目性的軍事行動。接著,在連江縣桃源與敵發生數次激戰,部隊傷亡七八百人,再次主動撤出戰鬥。

尋淮洲率部轉戰

1934年8月16日,尋淮洲部離開閩東遊擊區,於9月初進人閩北蘇區。這時中央軍區來電,要求紅七軍團向浙西進軍。

8日中旬,部隊過連江後,與葉飛等領導的閩東遊擊區取得聯繫,一舉攻克羅源縣城。在閩東獨立團的掩護下,先遣隊沿著閩浙邊境繼續北上,接連打了穆陽、慶元、竹口3個勝仗,向閩北前進。

這時本應在閩東、閩北地區活動,然後向浙西、皖南發展,但中革軍委急於要紅七軍團離開閩東、閩北地區。

9月初,蔣介石向閩浙當局發布「肅清」先遣隊的命令,調遣正規軍部隊和地方保安團圍追堵截。

9月上旬,尋淮洲率領先遣隊向黃道領導的閩北蘇區靠攏,準備作短暫休整,總結經驗教訓,以利再戰。

但遭到中央代表曾洪易和政委樂少華的堅決反對,他們對形勢悲觀失望,提出要儘早把部隊開往閩浙贛蘇區。

而中革軍委負責人來電指責尋淮洲的措施不力,是「游擊主義」,批評他「擬於在閩北地區休息,這恰合敵人的企圖」,並「限本月十日」部隊必須離開閩北,進人浙西。

先遣隊於9月9日奉命離開閩北蘇區,經武夷山挺進浙西。9月中旬,攻占江山縣清湖鎮,進至大陳地區。

軍委又電令紅七軍團,務必以遂安為中心,在浙皖邊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新蘇區,隨後再向浙皖邊境發展。

尋淮洲在軍團幹部會議上指出,軍委的這個指示是完全脫離實際的,說:「我軍處境已經十分危險,為了避免全軍覆沒,我寧願接受中央軍委的處分,也不能再執行這個指示了,應立即向皖贛邊轉移。"

為了擺脫日益被動的處境,尋淮洲不顧軍委的一再指責,率部於9月底轉向皖贛邊黎源縣段莘地區,決心在皖贛邊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新的根據地。

部隊在敵人心腹地區轉戰兩月,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了敵人的兵力,有力地支援了中央紅軍主力戰略大轉移。

可是10月中下旬,中革軍委電令尋淮洲率部向閩浙贛蘇區轉移。軍團領導人再次提出主力應向皖南遊擊區活動,並得到軍委的同意。但事隔僅3天,中央軍委又改變主意,依舊讓紅七軍團去閩浙贛蘇區整頓補充。

11月初,尋淮洲奉命率部3000餘人離開閩浙贛蘇區,轉移到重溪地區,與方志敏領導的紅十軍會合,受到閩浙贛蘇區領導人方志敏、邵式平和革命群眾的親切慰問和熱烈歡迎。

至此,紅七軍團在尋淮洲等指揮下,艱苦轉戰於閩中、閩東、閩北、浙西、浙皖邊和皖贛邊的數十縣,歷時4個月行程3200里。

儘管受到王明「左」傾錯誤的指導和曾洪易、樂少華的直接干擾,但廣大指戰員以堅忍不拔的革命鬥志和勇敢頑強的戰鬥精神,深入敵人心腹地區連續作戰,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支援了中央紅軍主力的戰略轉移。

不久,尋淮洲率部進入閩浙贛蘇區,與方志敏領導的新紅十軍會合,重組北上抗日先遣隊。

紅七軍團的和原在閩浙贛的紅十軍以及地方武裝合編為紅十軍團,尋淮洲任第十九師師長,聶洪鈞擔任師政委。

這次軍團幹部進行調整,尋淮洲從原來的軍團長降為師長。面對「左」傾主義者的打擊,他依舊胸懷坦蕩,以大局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決心率領19師取得更大的勝利。

譚家橋戰鬥中,尋淮洲犧牲

部隊整編之後,尋淮洲奉令率隊先行出擊浙皖邊,先是從敵人的封鎖線朝著浙贛皖邊進發,再度進入浙西,威脅杭州。隨後又轉戰皖南,逼近蕪湖,攻占旌德,敵人大為震驚。

為了創建皖南新蘇區,在皖南開展游擊戰爭,配合紅軍的反「圍剿」作戰。12月中旬,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紅十軍團組成以方志敏為主席5人的軍政委員會,尋淮洲再度被排除在軍團領導之外。

然而,就在尋淮洲部屢建戰功時,中央軍區突然電令尋淮洲立即率隊前往太平縣湯口與第二十師會師。

蔣介石得知後,調兵遣將,以20餘萬人的兵力分四路「圍剿」紅十軍團。1934年12月14日,紅十軍團會合後的皖南第一仗在太平縣譚家橋打響。

這場戰鬥整整持續了8個小時。由於各部隊都不善於打陣地戰,很快陷於被動局面。整個戰鬥,先遣隊傷亡人數多達300人。

就在這個嚴峻時刻,尋淮洲親自率領1個排親臨火線,率部與敵人持續作戰,終於成功將烏泥關制高點重新奪了回來,為紅十軍團向北突圍創造了有利條件。

就在這時,尋淮洲腹部中彈。血流不止。戰士們把他從槍林彈雨中抬了出來並送往茂林醫院救治。雖然他深受重傷,但依舊忍著劇痛鼓勵大家:「為抗日救國奮鬥到底!」

但尋淮洲由於傷勢過重,於15日不幸犧牲,年僅22歲。尋淮洲犧牲的當天,先遣隊指戰員將這位紅軍將領安葬在茂林潘村螞蟻山腳下。

皖南失利後,方志敏率領部隊在返回閩浙贛根據地途中,於1935年1月在懷玉山不幸被俘。他在獄中撰寫自傳體長篇文章《我從事革命鬥爭的略述》,對譚家橋失利原因作了深刻總結。

圖|從左到右為劉疇西、方志敏、王如痴

他指出客觀上除了敵強我弱外,先遣隊在軍事指揮方面也有失當之處:

「十九師的指揮員沒有十分尊重軍團指揮員的意志,憑著自己的意志去作戰,形成戰鬥指揮之間未能完全一致。而「這一仗關係重大,差不多是我們能不能在皖南站腳,完成自己的戰鬥任務的一個關鍵!」

同時,他對戰友尋淮洲的犧牲深感痛惜,並高度評價說:

「尋淮洲是紅軍中一個很好的指揮員,他指揮七軍團,在兩年之間,打了許多有名的勝仗,他的犧牲是紅軍中一個重大的損失!」

1938年5月,陳毅率新四軍的第1支隊挺進蘇南創建抗日根據地。途經茂林地區時,陳毅專程登上陡峭的螞蟻山,為這位紅軍最年輕的軍團長、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總指揮尋淮洲烈士的墳墓撰寫了碑文:

「……尋同志為紅軍青年將校,以游擊戰鬥著稱;畢生為革命利益奮鬥到底,在足為抗日戰士楷模……」

多年後,粟裕見到王耀武,說起了的當年的那場譚家橋戰鬥:「若不是紅軍內部出現失誤,導致了尋淮洲的犧牲,死的就應該是你!」

而譚家橋戰鬥,也成為了粟裕的一樁心病。1984年他臨終之前,粟裕和家人提出了一個要求:「我死後,把自己的一部分骨灰埋在尋淮洲身邊。」

而他的家人也按照粟裕生前的願望,將他的骨灰放在黃山譚家橋,並建立了骨灰墓。

青山有幸埋忠骨,粟裕的骨灰終於能和昔日的戰友長眠於此。斯人已逝,但他們的革命精神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