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兩次大屠殺,六次移民潮的四川人,你真的知道自己的老家嗎

官居十六品 發佈 2022-07-02T14:19:13.165570+00:00

但很慶幸的是,司馬遷後來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較為詳細地記下了之後另外一次遷徙中,其中三個人或家族的名字———趙人卓氏、魯國程、鄭。

文/官居十六品

公元前 314 年,即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蜀國和巴國覆亡兩年後,幾多荒涼的金牛道上硝煙仿佛還沒有散盡,然而,突然有一天,這條道上走來了一群長途跋涉者。

今天,我們已經很難想像他們當初是否被秦國的軍隊押解著,被縛綁著一路走向未知的蜀地。一路上,偶爾會有剛剛經歷了戰爭的蜀之遺民,只是冷漠而麻木地望一眼這群衣衫襤褸的囚人。

他們不知道這些中原人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

一、移民的腳步第一次叩響巴蜀大地

這最先來到蜀地的是秦民,但很遺憾的是,這些秦人沒有留下姓名抑或其他更多的信息。

但很慶幸的是,司馬遷後來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較為詳細地記下了之後另外一次遷徙中,其中三個人或家族的名字———趙人卓氏、魯國程、鄭

蜀人卓氏的祖先原是趙國人,其祖上因冶鐵而致富。秦國滅了趙國以後,卓氏祖先以俘虜的身份被強制遷移到了四川,在臨邛安頓下來。臨邛有豐富的鐵礦資源,於是他們很快利用自己的冶鐵技術,將隨地開採的鐵礦石冶煉後製成鐵器。

卓氏祖先不但善於冶煉,還善於經營,他們把產出的鐵銷往滇蜀兩地,很快就富得有了上千家僮,儼然已是蜀中首富,過著王侯一樣的生活。程、鄭兩姓則是山東來的俘虜,他們基本上和卓氏祖先一樣,也靠冶鐵致富,並且賣給周邊的少數民族,富不下於卓氏祖先,也都住在臨邛。

這個因禍致富的卓氏就是後來因為一曲《鳳求凰》和司馬相如私奔了的卓文君的祖上,卓家一直到了西漢文帝時期她父親卓王孫這一代,其顯赫地位仍然在蜀中不可動搖,並且由於社會穩定,經營得法,他們不但產鐵,還拓展了釀酒業,甚至還有餐飲業。而其所處的圈子,也完全是一個上流社會、達官貴人的圈子。

秦國的第一次移民四川,規模頗大,一共遷來了一萬戶,按照一家四五丁口計算,也當有四五萬人之多。這是四川歷史上的第一次大移民。

然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事實上,自公元前314年開始,這樣的遷徙幾乎就沒有停止過,持續了整整一個世紀左右。這次移民的始作俑者是後來統一了中國的秦始皇的祖上———秦惠文王。他在拿下巴蜀之地後,因巴蜀豐厚的糧食後盾以及地利之便,很快給他的後繼者打下了百年統一的基礎。

據《漢書·高帝紀》注引如淳曰「:秦法,有罪遷徙之於蜀漢。」

不知道這道法令是否從秦惠文王開始的,但無疑,自秦惠文王「移秦民萬家實」蜀地以後,他的後世子孫就理所當然地把這種法令或者說做法延續了下來。

於是,在秦人統一中國的過程中,長達一個世紀的遷徙,數以萬計的各地移民,就構成了四川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移民浪潮。這些逐漸從中原六國走來的陌生腳步,一次次叩響著封閉而神秘的巴蜀大地。

二、一部移民史也是一部血淚史

第二次移民潮(東漢末年到東晉時期)

東漢末年到東晉時期,群雄割據,中原戰亂,大量人口或死於亂戰,或四處流散,全國各地的流民與官僚紛紛避亂入蜀,當時安定富饒的益州地區幾乎成為災民的惟一流向。

劉璋為益州牧時,「南陽、三輔人流入益州數萬家」,被益州牧劉焉收編為「東川兵」,成為劉焉割據四川的基本兵力。據記載,漢中郡原有戶為5萬多戶,可是到了東漢末年,漢川的老百姓已經超過 10 萬戶了。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間,戶口增長了近一倍。

流亡者選擇避難四川,有三個原因:

一是四川雖去途艱險,但偏安一隅,從心理上容易給人安全感,何況比起當時可避難的邊地嶺南、滇地和河套地區,文明開化較早的四川也是上上之選;

二是因為秦太守李冰在成都平原建成了舉世聞名、萬代受益的都江堰,使成都「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所以四川盆地成為了被人所嚮往的「天府之國」;

三是四川地區自古多神秘雄奇,那隻因一條蟲子而得名的蜀,因一條蛇而得名的巴,巴的山與蜀的水自然會給人一種探索的興趣和順便去旅遊看看熱鬧的欲望。

第三次移民潮(唐末五代時期)

流亡者避難成都,最為典型的是唐末五代時期。先後經歷了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後的晚唐政權終於在風雨中倒塌了,全國進入了中國最混亂的一個時期,諸侯割據,武夫當道,戰亂頻仍,刀兵不斷,雖然時間較短,但改朝換代頻繁,這就是歷史上的五代十國。

不過,在比較短暫的一段時間內,南方形成了幾個較為安定的割據政權。割據者既無統一全國的實力與雄心,又無勵精圖治的長遠打算,只苟且偷安。在這一時期,很快形成了兩個較為引人注目的中心,這就是以聲色艷詞、奢靡消遣而形成的西蜀(前後蜀)和南唐。這兩個地方都收容了為數眾多的北方避亂文人。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大背景下,中原士人失意、避亂歸隱成為了一種文化的宿命和時尚,他們難以實現的高蹈理想,卻成為一個時代獨特的精神特質。

有唐一代,關中地區是京畿之地,士大夫階層的精英分子以及由他們所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莫不於此集中。然而自唐「安史之亂」唐玄宗入蜀開始,關中及中原地區的知識精英及優秀文化就逐漸開始向蜀中轉移。

這種轉移過程,到了黃巢起義,即所謂的「廣明之亂」後,唐僖宗再度避亂入蜀並滯留長達三年時達到了高潮,其餘波更是延及五代十國,以致後來的司馬光會在《資治通鑑》中寫道「唐衣冠之族多避亂在蜀,蜀主(前蜀王建)禮用之,使修舉故事,故其典章文物有唐之遺風。」

第四次移民潮(明初)

宋末元初時,四川對蒙古軍隊進行了最頑強的抵抗,所以按照蒙古軍隊的習慣,四川也遭受到了最為猛烈的報復和屠城,人口一下子由1000 多萬銳減到了近 80 萬!如果考慮到這 80 萬人中還包括元軍,那麼四川之於宋朝的實際意義只是留下了一個名字而已。

於是,在明初,一個叫劉九皋的戶部郎中,上疏朱元璋說:「古狹鄉之民,聽遷之寬鄉,則地無遺利,人無失業也。」明太祖朱元璋採納了他的建議,下令屯田移民。這是四川歷史上的第四次大移民,也是第一次「湖廣填四川」。

明初移民,主要是湖廣人,包括今湖北、湖南、廣東和廣西部分地區移民,共有 30 萬左右的移民入川

第五次移民潮(清朝前期)

明末清初,張獻忠的瘋狂屠川讓四川遭受了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損失。從順治、康熙年間開始,清王朝逐漸實行鼓勵南北各省人民入川墾殖的政策,於是,出現了以湖廣地區為主的第二次「湖廣填四川」。這次長達近一個世紀的移民活動,也是四川歷史上的第五次大移民

這次大規模入川移民數量超過了歷次入川移民之數量,移民總數達 115 萬之多。經過一個世紀的大移民,接納移民達 600 多萬人,重建了一個擁有 1000萬人口的大省。

第六次移民潮(抗日戰爭爆發到新中國成立)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國民政府西遷陪都重慶,隨之而來的是大批工廠、學校、企事業單位的遷移,東部的人口也因之內遷。新中國成立後,隨著解放軍南下、三線建設、改革開放、三峽移民,四川和重慶兩地又迎來歷史上新的一輪移民遷徙,但所不同的是,這次是和平時代的遷徙。

這次跨越整整一個世紀的遷徙,可以說是四川歷史上的第六次大規模移民。

三、誰是四川人?

今天,由於現代交通工具和通信的發達,我們的遷徙已經不再那麼艱難,蜀道之難,也不再「難於上青天」。然而,在四川的這片土地上生存著、做著夢、過著安逸生活的四川人,在為身為四川人驕傲的同時,又依然牢牢記得自己曾經的移民血統。

你隨便碰見一個四川人,問起他們的身世,他們會用純正的四川話,或者椒鹽普通話,十之八九地告訴你,他們是「湖廣填四川」。

今天的四川人常說的祖上「湖廣填四川」,實際上大都是指清初四川歷史上的第二次「湖廣填四川」。而事實上,對於四川人來說,明初的第一次「湖廣填四川」同樣重要。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大規模移民的首要條件是遷入地有足夠廣袤的地理空間來容納眾多人口,而兩次「湖廣填四川」的背景,都是因為朝代更替,戰亂不斷,使四川殘破不堪,人口凋零,土地荒廢。因此四川在元明、明清之際具備了接納大規模移民的條件。而這兩次「湖廣填四川」因而也成為四川人口史上的大換血,只是,為此四川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據考證,活躍在中國近現代的四川籍元勛和名人,毫無例外地都是出自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的後裔,如劉光弟的先祖來自福建,朱德的先祖來自廣東,鄧小平的先祖來自廣東,陳毅、聶榮臻、楊尚昆的先祖來自湖南,吳玉章、郭沫若的先祖來自福建,劉伯承、羅瑞卿、張愛萍、李劼人、艾蕪的先祖來自湖北等等。

「湖廣填四川」這五個字的背後,是四川慘痛的記憶,更是那些移民血脈里流淌著的尋根線路圖,正是他們,給四川注入了最為精彩而強大的活力。

來自四面八方的優秀因子,通過一次次的遷徙,在四川這個盆地沉澱下來,融合進來,然後發酵如一壇五糧液、瀘州老窖、文君酒,然後發光如照亮中國的璀璨星辰,灑滿了中國的天空和大地……

更多精彩請點擊「關注」,如有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敬請留言,必定認真回復!

文中圖片來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