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大開發已到冰河期,遺留的城中村怎麼辦?

老白聊龍江 發佈 2022-07-02T20:22:19.594318+00:00

哈爾濱的城中村大都是在二環外,三環里,是城市後期外延開發期間的產物,又遺留到現在,數一數有一巴掌多,雖然數量不多,但挺撓頭的。

哈爾濱的城中村大都是在二環外,三環里,是城市後期外延開發期間的產物,又遺留到現在,數一數有一巴掌多,雖然數量不多,但挺撓頭的。

老百姓發愁,政府也撓頭,已經遺留十多年了,好幾個城中村現在都處於荒蕪狀態,多數都處於閒置、出租、出借狀態!

早年二環內的房地產開發是順風順水,比如王兆屯的王兆新村、馬家溝老飛機場的新春鄉、南崗區的越進鄉都是成片開發,沒有嚴重的遺留問題。

但是在房地產開發的後期市中心已經沒有成片開發項目了,於是就開始向二環外延伸,這時候城中村就開始出現了。

城中村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種,有開發商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成本越低越好,利潤越高越高興,而政府是GDP越多越好,財政收入就會越來越多,政府的錢包就會越來越鼓,老百姓想當然的是動遷費越多越好了。

所以城中村的出現是房地產開發商在開發中由於各種各樣的利益原因沒有和動遷戶達成協議而產生的,而政府或者是協調無力,或者是順其自然而出現的怪現象。

現在來看,三分博弈的結果是,開發商沒有輸,政府沒有贏,而老百姓是輸慘了,有的老百姓是輸的慘不忍睹的程度了。

如果在開發的時候開發商讓讓步、如果老百姓也讓讓步、如果政府的協調工作在做的好一些,出現城中村的概率就不會大,甚至沒有。

記得當年的四方台(原友誼鄉松江村)一聽說要動遷,那樓蓋的瘋了,家挨家,樓挨樓,我家有個親屬原來有平房近100平方米,還有小菜園,聽說動遷後陸續蓋了近400米的樓房,院子沒有了。



還有個在朝鮮屯(友誼村)的親戚是招工到工廠,工廠分的房子,把老宅子讓出去了,後接的已經有10多年了,還在等待。



房地產開發商是無利不起早,政府要的是GDP,老百姓要的是實惠,結果誰都不讓步,頂牛,一頂訂了10多年。

現在城中村可是政府最撓頭的一個問題,以前的開發商已經做到利益最大化了,錢掙的盆滿缽滿,記得有幾年股市里前幾名的大咖都是房地產。但留下來的問題一個又一個,以後怎麼辦,怎麼解決。

目前現實的是原住戶只能退讓,是退一步,還是退多步,估計也是說不清楚的事情,當然如果政府現在大方些,多給點補償最好,可錢從哪出,誰能擔責,這個事放到誰身上都撓頭。其實要怪就怪到開發初期的當事者們,給後任留下這麼大的一個大難題。

現在回過頭來看,其實在早些年如果三方談的攏一些,樓密就密一些,成本也可以低一些,就地起樓也不會遺留到現在。

城中村是早晚得解決的問題,但現在看,已經早不了了,大家都知道,三年的疫情已經讓美國的經濟都倒退好幾年了,現在中國的地方政府也真的是錢緊啊,天天做核酸,很多地方財政開支都已經開始降薪了,房地產開發只能滯後了,城中村的問題只能往後排了,可晚到什麼時候就說不清楚。

如果在回過頭想,歷史上很多的時候都是因為追求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追求一時的政績,不可避免的會留下一些問題,留下一些包袱。

如果每一次運動、每一個階段都不留下遺憾,都不留下包袱該多好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