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獼猴桃日灼真要命,專家提出這幾點,要牢記

大農圈 發佈 2022-07-03T01:09:38.544597+00:00

文/王西銳 日灼是獼猴桃栽培中經常出現的氣候逆境。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發生。此時空氣透明度高,直射光線強烈,空氣濕度小,獼猴桃又處於膨大期,果肉緻密,易受灼傷。干、熱、曬的情況疊加,極易造成葉片、果實被直射光線灼傷,出現葉片乾枯、果實發生灼傷斑,嚴重時導致落果。

文/王西銳

日灼是獼猴桃栽培中經常出現的氣候逆境。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發生。此時空氣透明度高,直射光線強烈,空氣濕度小,獼猴桃又處於膨大期,果肉緻密,易受灼傷。干、熱、曬的情況疊加,極易造成葉片、果實被直射光線灼傷,出現葉片乾枯、果實發生灼傷斑,嚴重時導致落果。有的主蔓背上、主幹西南方發生日灼爆皮。

日灼發生與品種、立地條件等因素有關。日灼預防要著眼於降溫、提濕、覆蓋,加強根系吸水、供水能力。具體有以下措施:

1、 澆水、噴水

易發生日灼的季節、品種,要注意及時灌溉,保持土壤較好水分狀況。一般中午12時至15時,葉片發生萎焉就要及時補水。灌水可以採取隔行灌溉等方式,減緩大水全面灌溉對土壤結構的破壞。

有條件園田,中午2~4時適當對架面噴水降溫。

2、 遮陽

有條件果園,可以布設遮陽網。一般採用遮光率40%遮陽網。

3、 健全根系

土壤及根系環境不好,會加劇日灼危害。因此,日常管理中必須採取措施,不懈改善根系及土壤環境,造就強大根系,是預防日灼的關鍵措施。

春季開始,澆水時,隨水沖施菌劑、生物有機肥,以及腐殖酸等,提高根系活力,疏鬆土壤,創造根系良好生長環境。

栽植時,根系過深、根腐、土壤板結的園地,用施肥槍給根系分布區灌注「氧肥」,菌劑+生根劑,肥料淺施、誘根上浮等措施,極大提高根系活力。根系問題較大的,於秋季起開根系分布區一層土壤,見根不露根,用菌劑+生根劑灌根後,上覆秸稈,稍蓋土。隔一月再灌菌劑+生根劑,開春土壤解凍後再灌1次。共3~4次。誘根上浮,徹底解決根系問題。菌劑選擇由你帶路、em、枯草芽孢桿菌、細黃鏈黴菌等。

4、 生草

高溫季節樹盤要留草。草高30厘米時刈割覆蓋地面。遠處草割下也覆蓋樹盤。高溫季節忌樹盤清耕、反覆擾攘根系。

5、 架面管理、吊簾整形

有條件園地,推行「吊簾式」整形,有利於抵抗高溫。

前期架面管理操作中,不過分去除枝葉。結果枝第一次摘心後,二次枝數量較多時,可以回縮至最下二次枝、或較強二次枝處(根據前方空間大小)。所留二次枝,在新梢變細、要纏繞生長時輕摘心、或捏尖;只發1個二次枝 時,在二次枝 新梢變細、要纏繞生長時輕摘心、或捏尖;背上 、過密處部分(依據空間)二次枝可以掰除,絕後修剪。以小剪枝量,換較好通風透光及枝葉覆蓋度。至8月中旬,再對結果枝剪梢,在最上果前留與果實數相等或1.5倍葉片剪梢。

6、 葉面噴肥

噴霧防治病蟲害時,適當加入葉面肥,可以促進葉面角質層發育,葉面濃綠、厚實,有利於抵抗高溫危害。葉面肥選用0.15%~0.2%黃腐酸鉀、1000~1500倍液亞磷酸鉀(純品)、磷酸二氫鉀、矽肥、果佳寶、寡聚糖、0.3%~0.5%氯化鈣等。還可以加芸苔素、5PPMcppu、乙醯水楊酸等。

7、 套袋

對易受到日灼部位的果實,進行套袋。可以用開口袋。有利於抵抗日灼,同時保障果實品質不下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