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國際瓦解給我們今天的教訓何在?

季立東文化縱橫談 發佈 2022-07-03T11:56:52.645938+00:00

如果說我們對蘇聯解體,因為資料不熟悉,不清楚可以有眾大爭議的話,那麼德國社會民主黨的解體,第二國際的解體,我們掌握的資料就熟悉多了。

如果說我們對蘇聯解體,因為資料不熟悉,不清楚可以有眾大爭議的話,那麼德國社會民主黨的解體,第二國際的解體,我們掌握的資料就熟悉多了。第二國際的解體,特別是德國社民黨的右傾,最終解體的過程,同樣讓我們看到有很多歷史經驗值得重視,特別是一個在恩格斯直接指導下的黨,最終會背叛無產階級,而背後的根本原因就是德國小資產階級勢力過於龐大的結果。歷史材料更清晰地論述了德國黨失敗的必然性,而不再是什麼領導人的主觀意志的結果了。

在德國黨的歷史上,由於德國工會,即全德自由工會人數在1895年超過了德國黨員的人數,德國為機會主義把持的黨的執委會為了選舉就向工會屈服,居然和工會達成秘密協定,以黨代會的名義和工會居然平起平坐,在諸如工人舉行政治性大罷工這類事情上都看工會的臉色,形成了工會左右黨的邪路局面。其實就是放棄了黨對工人的領導,反過來讓工會影響黨的決策。

其次,從1903年開始,德國黨大選獲得勝利主要是靠國內的小資產階級。為了小資產階級的利益,黨就不能不照顧他們的利益和情緒,進行各種的妥協,調和。

蘇聯黨解體的資料我們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第二國際社民黨的解體背叛的歷史是非常的清楚的。一個是工會問題,一個是向小資產階級妥協,其實是德國黨最終叛變的根本原因。

當時德國社民黨領導層脫離基層黨員,被資產階級政府收賣,給獲得國會議員們高薪厚祿,只不過是這種當內的階級分化的表現而已。

恰恰是這兩條對我們當今都具有著極強的指導意義。

在今天,我們已經轉向了一個工人高度組織的時代,如何領導工人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課題,而如何如何領導小資產階級則是更為嚴峻的課題。

照顧小資產階級的情緒,利益,不等於向其妥協、投降,最終喪失無產階級政黨的立場!

在生產無人化開始的今天,小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還能存在多久?

資料參考,周海樂著《第二國際史》1989年版,上海社會科學院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