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上的秀場:美軍為何到處打人還能擺出正氣凜然的姿勢?

國家人文歷史 發佈 2022-07-03T13:05:27.679034+00:00

從《巴頓將軍》《壯志凌雲》到「美國隊長」,在美式文化產品中,美軍被頻繁塑造成「英雄」,而美軍的對手幾乎必然是十惡不赦的壞蛋。

從《巴頓將軍》《壯志凌雲》到「美國隊長」,在美式文化產品中,美軍被頻繁塑造成「英雄」,而美軍的對手幾乎必然是十惡不赦的壞蛋。比如《星球大戰》系列中,邪惡的維德勳爵一方服裝是普魯士風格;電子遊戲《紅色警報》中,蘇聯一方的各種設定也十分殘忍……從好萊塢電影到矽谷的電子遊戲,美國藉助強大的娛樂工業向全世界人民灌輸美軍的英雄形象。

被改寫的過去:好萊塢電影扭曲歷史

軍事題材是美國電影的重要製片對象。在不斷地試錯中,好萊塢逐漸找到了此類軍事歷史題材中「美式英雄+亂世男女」的「流量密碼」。只要觀眾對這兩大元素產生共鳴和共情,那麼剩下的時代背景、是非曲直便可以隨意編排甚至公然夾帶私貨,比較經典的例子當屬1960年約翰·韋恩自導自演的《邊城英烈傳》。

《邊城英烈傳》的歷史背景是美墨戰爭前夕的一場邊境衝突——阿拉莫攻防戰。歷史上,美國趁著墨西哥政局動盪而慫恿德克薩斯地區的美國移民發動武裝暴動。1836年3月2日,在美國的一手策劃下,德克薩斯宣布獨立,建立了傀儡國家「孤星共和國」。來自美國田納西州的山姆·休斯敦將軍,當選為孤星共和國首任總統。

為了維護自身主權和領土完整,墨西哥出動六千人的軍隊北上平叛。1836年3月6日,墨西哥軍隊包圍美國移民據守的小城阿拉莫。本應挺身而出的休斯敦卻打著北上接應美國援軍的旗號溜之大吉,只剩下26歲的塔拉維斯少尉與冒險家鮑文和克拉克,帶領不到兩百人的民兵武裝守城。

經過13天交戰,墨西哥軍隊成功占領阿拉莫。墨西哥維護主權的行動,經過電影的「妙筆生花」,變成了襯托美軍自由意志下勇氣和犧牲精神的反派行徑。這場小規模的戰鬥被多次拍成電影,除了《邊城英烈傳》,還有2004年丹尼斯·奎德主演的《圍城13天:阿拉莫戰役》。

這些電影中,美軍方面的塔拉維斯少尉等可謂足智多謀,與之相比,來犯的墨西哥軍隊則是形象醜陋、舉止猥瑣。如果僅僅通過銀幕形象去了解這段歷史,很容易得出墨西哥軍閥十惡不赦、美國人是受害者的結論。可真實歷史明明是美國吞併了墨西哥的大片領土!德克薩斯州緣何從墨西哥獨立?到底是誰侵略了誰?這些實打實的歷史問題很少有人去關心。這種好萊塢式的「歷史虛無主義」隨著娛樂工業的行銷,讓全世界的觀眾在電影院裡被潛移默化地影響到,認定了主人公(美國)一方是正義的英雄,他們的敵人無比的殘忍和邪惡。

主角與配角:好萊塢獨特的二戰史觀

美國電影選材廣泛,幾乎涵蓋了「上下兩百多年」中全部美國歷史,其中美國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短短几年,更是極受好萊塢關注。究其原因,無非是二戰直接奠定了美國在當今國際政治格局的地位。掌握了對二戰進程的解釋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就掌握了對今天國際政治格局的解釋權。

為了長期壟斷對二戰歷史進程的解釋權,好萊塢以一種極其功利的心態編排戰爭中的盟友和敵方,如冷戰開始後為了拉攏德國和日本參與對俄羅斯和中國的圍堵,好萊塢不斷在影視劇中為納粹德國和昭和軍閥塗脂抹粉,而在戰爭中與之並肩作戰的中國和蘇聯卻逐漸被選擇性遺忘。

戰爭期間,中美共同對日作戰。當時,米高梅電影公司根據美國作家賽珍珠的同名小說改編出品了反映中國抗日戰爭敵後戰場的《龍種》。然而,戰爭結束後,中美逐漸分道揚鑣,此後數十年中,美國銀幕上再無中國參與抗戰的元素。

美軍在二戰戰場上的霸屏,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蘇聯和中國逐漸被西方世界遺忘,好像是美軍一家打敗了整個軸心國。與此同時,反映蘇德戰場的電影《兵臨城下》,雖然將鏡頭對準了蘇聯軍隊,但影片中對蘇軍的描寫仍然是模式化的——一群被驅趕著送死的沒有經過良好訓練的士兵,對自己人冷酷無情的督戰隊和心懷惡意只會搞政治的政委,處處是無謂的犧牲、無能的指揮。這些電影對二戰中蘇聯軍隊的醜化,可見一斑。

走出越戰谷底:好萊塢與美軍走到了一起

20世紀80年代,尚未走出越戰陰霾的美軍,在美國老百姓眼裡形象不佳,當兵是件令年輕人丟臉的事。美國軍方利用好萊塢為自己打氣,在軍方的大力協助下,正處於「顏值巔峰」的湯姆·克魯斯主演了《壯志凌雲》中的主人公——美國海軍飛行員麥德林,電影中還出現了5個中隊的現役F-14戰鬥機與8名現役飛行員,以及「突擊者」號、「企業」號與「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如此下血本地拍攝,讓這部電影一度紅遍全球,不僅為美國海軍航空兵解決了「招飛」問題,更在全世界面前樹立了美軍飛行員風流瀟灑的銀幕形象。

《壯志凌雲》之後,美軍入侵了巴拿馬,又主導了第一次海灣戰爭。一系列的大獲全勝令其真正走出了越戰陰影,美軍在西方世界又成了戰無不勝的象徵。在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初期,美軍勢如破竹,但之後陷入了久拖不決的治安戰中,處境不利。但好萊塢依舊不遺餘力地轉換視角,為美軍在輿論上「脫困」。如2010年一舉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等6項大獎的《拆彈部隊》,核心思想便是將美國對伊拉克的侵略和控制,描繪成了一場文明拯救愚昧的「武裝扶貧」。

通過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對《拆彈部隊》的吹噓和褒獎,好萊塢很快收穫了千金買骨的奇效。在此後的數年中,如《美國狙擊手》《12勇士》等反映美軍在「反恐戰爭」中「英勇」表現的電影不斷湧現。美軍搖身一變,又成了文明正義的「天使」,打擊「惡霸」、救助弱勢群體的「好人」。

美軍通過電影審查機制,嚴格控制電影中出現軍隊的負面內容和影像。軍方不滿意的情節、角色等也必須進行調整,否則國防部將拒絕提供任何支持。隨著戰爭電影的製作越來越大,拍軍事題材不但要有錢,還需要軍隊支持場地和裝備。拍攝《變形金剛2》時,劇組在白沙飛彈試驗場拍攝長達兩個多月。軍隊直接動用了10架戰機、10輛悍馬、2輛坦克和跳傘隊。在美國國防部娛樂媒體辦公室網站上,可以查到各類武器裝備平台的租用價格。租用一架E-4B空中指揮飛機的價格7.2萬美元/小時;一架B-1B遠程轟炸機的價格為50529美元/小時;一架AH-64武裝攻擊直升機的租用價格為11306美元/小時;一架F-16C戰鬥機的租用價格為10181美元/小時。在軍方的支持下,大量美軍最新現役武器、基地紛紛出現在好萊塢電影中,成為軍方的形象廣告。電影《壯志凌雲》被稱為「美國海軍有史以來最貴的徵兵廣告宣傳片」,《變形金剛2》則又向前邁了一步:在大洋中看守威震天的是SSN-754「托皮卡」號洛杉磯級核動力攻擊潛艇;運送擎天柱屍體的是CH-47支奴干中型運輸直升機;最後出現的B1-B槍騎兵轟炸機,該機一次幾乎全滅了霸天虎,近20種武器華麗登場,儼然一場濃妝艷抹的武器秀。

在美國軍方的影響下,好萊塢悄悄在電影中注入了政治目的:塑造英雄角色的同時,也在塑造著美軍的虛幻形象。

潛移默化:超級英雄和電子遊戲的滲透

在電影中,美軍被塑造成保衛地球的主要力量,屢屢大戰外星人。如電影《獨立日》中,失去了能量護盾的外星飛碟,機動性能還不如美軍F-18型戰鬥機。在電影《超級戰艦》之中,外星文明跨越光年尺度降臨地球的太空母艦也扛不住「密蘇里」級戰列艦那406毫米的「老炮」一擊。在動漫版本中戰力完全碾壓人類軍隊的變形金剛,在大銀幕上也不是美軍特種兵的對手。甚至連刀槍不入的合體金剛「大力神」也被美軍以電磁炮遠程轟殺,可謂是「打遍宇宙無敵手」。只是在哥斯拉一類的超強生物面前,美軍才稍遜風騷,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不過,考慮到美國在正規軍之外還有諸多如「神盾局」一類的秘密機構、大量身懷異能的民間人士,區區幾隻哥斯拉和「泰坦」顯然也掀不起什麼風浪。這些好萊塢科幻片和超級英雄電影,表面上似乎與美軍關係不大,但實際上,電影中的主人公往往是美軍的代表或化身,比如帥氣的肌肉男美國隊長,普通觀眾在觀影后不知不覺便成了美軍的「忠粉」。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美國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不再局限於電影、電視劇等傳統領域,電子遊戲在一定程度上也扮演著美軍的「文化輸出」角色。

1999年,美國陸軍成立了「美國陸軍政府應用辦公室」,聘請了遊戲業內的高手來編寫供美軍和其他政府機構使用的模擬訓練軟體,這一辦公室被視為美軍首個電子遊戲「工廠」。美軍發現,電子遊戲是一種絕佳的形象宣傳手段。因為美軍在國內總是完不成徵兵限額,21世紀初,出於徵兵目的,美軍花了600多萬美元開發了遊戲《美國陸軍》以宣傳陸軍形象。遊戲公司只有在遊戲裡刻畫美軍的良好形象才能獲得支持,否則就會遭到打擊。在《榮譽勳章》《近距離作戰》這些以二戰為背景的電子遊戲中,美軍被塑造成反法西斯獨裁的鬥士、被侵略國家的解放者,激發了玩家對美國軍隊的「敬仰之情」。

不過,最值得一提的是曾經很火的《紅色警戒》系列。《紅色警戒》全名為《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從屬於《命令與征服》系列。1996年,美國著名遊戲公司發行這款遊戲,最初在WIN95上運行,遊戲啟動程序名為「RA95.exe」,因此也被玩家稱為「紅警95」。

《紅色警戒》的故事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愛因斯坦發明了時光機器,回到了過去,干預了年輕時阿道夫·希特勒的存在並成功將他抹去,改寫了歷史。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正史中希特勒所領導的納粹德國不復存在,導致蘇聯急速擴張,儼然成為另一個「法西斯國家」。在遊戲中,美、英、法、德被迫組成盟軍來對抗蘇聯。這一歷史設定,把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貢獻和犧牲極大的蘇聯,塑造成一個比納粹德國還要邪惡的存在,用心不可謂不險惡。

《紅色警戒》系列對許多玩家都是一款能銘記於心的「RTS」(即時戰略)遊戲,甚至可能是其「RTS」啟蒙之作。遊戲主線內容圍繞著紅(蘇聯為首)、藍(美國為首)雙方之間的對抗展開。雖然遊戲本身十分經典,但不可否認從遊戲的名字到其中的人物及武器設定,都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色彩。比如,紅色(蘇聯)一方被設定為利用核廢渣改造武器以及製造控制他人心理的變種人「尤里」的邪惡勢力。

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曾說:「如果我們教會蘇聯的年輕人唱我們的歌曲並隨之舞蹈,那我們遲早將教會他們按照我們需要他們採取的方法思考問題。」

伊拉克戰爭開始後不久,美軍就提出 「文化中心戰」,認為文化是影響戰爭勝負的深層次因素,甚至比火力殺傷更有威力,因此要重視利用媒體和文藝形式,通過結成軍事同盟、了解對手意圖、贏得對方民眾支持等方式,取得戰爭勝利。這種套路匹配文化工業和媒體集團的支持,屢試不爽。美軍與好萊塢電影公司以及遊戲公司的結盟,利用文化工業的產品掩蓋了美國其實是二戰以來實施戰爭最多的國家的真相,利用英雄偶像掩蓋了戰爭的殘忍,正如影評人勞倫斯·斯維德所說:「好萊塢電影是美軍最有力的辯護媒體。」


(作者:趙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