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下)

雁子2019 發佈 2022-07-03T14:06:54.768041+00:00

引得隨後的各朝皇帝爭相效仿,能不能在泰山封禪成了一個朝代是否國泰民安的標誌,也成了衡量一個帝王帝業是否牢固的標籤。孔子登泰山時正是天下群雄紛爭、各占山頭的亂世。


泰山獲得五嶽之尊殊榮,秦始皇應該是頭功一件。平定六國、一統天下的他首先想到的是祭告上天,且一定要懷著最虔誠、最感恩的一顆心。可這顆最虔誠、最感恩的心,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讓上天感知到呢?他將視線投向了東方,他在華夏大地的最東邊望見了一座山,這座山在闊大的齊魯平原上拔地而起。

正是泰山!泰山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它危岩千仞的石頭構造,給周圍平原世界的人一種天壓不倒,地動不搖的安全感和高高在上的敬仰感。在他當時的眼裡簡直就是鶴立雞群的東天一柱!

緊隨其後的是漢武帝。平定匈奴後突然來到泰山,勒兵20萬,橫行朔上……接著便是兩百多年的太平盛世。引得隨後的各朝皇帝爭相效仿,能不能在泰山封禪成了一個朝代是否國泰民安的標誌,也成了衡量一個帝王帝業是否牢固的標籤。泰山腳下天地廣場上的12根龍柱就是明證:代表著歷史上曾經封禪或拜祭過泰山的12位皇帝。

孔子登泰山時正是天下群雄紛爭、各占山頭的亂世。據說他站在瞻魯台上沉思良久,什麼也沒有說。卻在後來的講學中大量增加了生命價值和人生關懷的內容。沒有人能夠確切知道他當時究竟想了些什麼?但登臨泰山讓他有了感悟卻是一定的。不然怎麼會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仰望天在上,一覽眾山小。據說兩千多年前的漢武大帝第一次登上泰山時,連說了八個驚心動魄的感覺: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這種震撼的感覺被文人墨客們加工後,變成了「會當凌頂覺,一覽眾山小……」(杜甫),「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李白)

帝王將相屢屢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文人騷客紛至沓來,泰山成了普通百姓心中的聖山、神山,自然也成了人們膜拜的對象。

可以說是泰山的人文形態拓展了中國人的想像空間,使它承擔起一個古老民族的精神世界。

新疆的王新平老師和我一致認為:秦始皇之所以選擇泰山封禪,是太陽崇拜的結果。太陽永遠都是從東面出來,第一個受到陽光照耀的只能是泰山。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泰山看日出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或者說是其它名山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登泰山的頭天晚上,當我們三人在天外村附近一家一家找尋防寒服時,誰都明白:泰山無論爬與不爬,看日出都是被開除出局的事情。淮姐傷心地擠出個笑臉:「看不到就算了,哪個說一定要在這裡看嘛?其它的山一樣可以看。」我和蔣會長只是聽著,沒有言語。

到了玉皇頂後,去看無字碑。因為對漢武帝立碑的初衷猜想過多,便在此多停留了些時間,好撫碑暢想。蔣會長突然高聲道:「原來郭沫若也沒有看到日出啊!」我順著蔣會長右手指引的方向望去,可不是嘛!無字碑的旁邊有一小點的碑,上面寫滿了字:夙興觀日出,星月在中天/飛霧嶺頭急,稠雲海上旋/晨曦光晦若,東閱石巍然/摩撫碑無字,回思漢武年(一九六一年夏登泰山觀日未遂 郭沫若 )其實,不必看郭沫若三個字,就沖那蒼拙老辣的用筆,就知是郭老。

無緣日出,卻收穫了郭沫若這麼個大文豪,大伙兒的情緒一下子就好了起來。我突然發現:泰山上那大鵬展翅般的雲霧不知什麼時候散了,蔣會長的藍色雨披也不知什麼時候下課了。



千百年來,這個有著諸多神跡、聖跡和人跡的泰山,最大任務就是怎樣將文明的痕跡昭告天下。結果是它的自然形態幫了忙。這座岩石構造的大山不僅在視覺上給人穩重的感覺,更重要的是便於銘刻。於是,相較於其它名山,泰山又多了一道特殊的風景:無處不在的碑刻。

帝王將相將自己的治國思想鑿在石壁上,達官貴人將自己的官運刻在石壁上,無數的文人墨客也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在石壁上……諾大的泰山,幾乎可以說是無石不文,無碑不刻。山頂上的大觀峰簡直就是個碑林。這裡削崖為碑,唐玄宗的《紀泰山銘》、康熙的「雲峰」和乾隆的《夜宿岱頂作》……內容都是指天劃地、傲瞰四海、雄視五洲這種給人盪氣迴腸、山高人為峰感覺的東西。《紀泰山銘》整整占了一陡壁,一千多年前塗上去的金粉至今都在發光。

我一直在想:這些字如果是寫在紙上的,到今天,該賣出天價了吧。

大部分的書法,都頗具觀賞性。嚴謹渾厚、平穩端莊的,公正勻稱、修長宛轉的,老成持重中透出俊秀飄逸,還有風流倜儻的,在這裡都能找到蹤影……書寫者既有前面說的帝王將相,也有達官顯貴。如玉皇頂上「仰觀俯察」出自民國時期寧夏三馬之首馬福詳之手,據說是他從青島調任安徽赴任安徽省主席途中所寫;更有風流儒生和草民百姓。杜甫那首「……會當凌頂覺,一覽眾山小」的《望岳》被晚他二百多年的書畫家刻在了泰山主道的不同位置。用不同的字體,向後來的每一個過客敘說肩扛天宇、被荒野滋養的滋味。

這種跨越時空的心靈共震一直讓我心動不已。一個一千多年前的詩人與一位兩百多年後的書畫家,他們交匯了——在泰山!

一切的一切,皆源於泰山擬人化的特質。大凡上了泰山的人,都有一種強烈的說話欲。無論帝王,還是百姓——最不濟的也會雙腳站在極頂上,張開雙臂大叫一聲:泰山,我來了!

惟漢武帝例外。這個傾一生精力掃滅匈奴,與西方的古羅馬帝國共同稱雄世界的皇帝,將中國的版圖擴大到歷史上最廣闊的疆域,八次上泰山……最該說話的人,留給後人的卻是玉皇頂上一塊無字碑。

說話最多的是乾隆皇帝。一生里十次登泰山。代表國家為民祈福他要說,作為孝子為母親題壽他要說,作為學者在泰山上深思考量後更要說。為此,他為泰山寫了多達一百四十首的詩,留下一百三十多塊石書碑碣。最後一次登泰山已是80歲高齡,出人意料的是:當他站上高高的玉皇頂、最後一次享受我君臨萬象的快感時,竟然什麼都沒有說。沒有說,並不意味著沒有想。也許想說的更多。塵世那麼光鮮……作為一個人的限度,怎麼超越……臨終被漢武帝那無字碑叫醒:說的太多,等於沒說。

且不論都是誰說的,說了些什麼。泰山最大的功勞應該是把大多數人說出和未說出的話鑿刻在了自己身上,並讓岩石開口。當每一位後來者登臨時,它立刻變成了一位滿腹經綸、通曉古今的時間老人,不厭其煩地跟你講故事,講中國歷史,講華夏風雲。

北京大學著名美學教授楊辛四十多次登泰山。原因是20年前身患癌症,登泰山後出現了奇蹟:絕症痊癒了。用他自己的話說:「不知是雄渾的美景,還是陽剛的氣場。」我將其理解為「泰山具有療傷的美學功能」!聽說以後的他將全部熱情融入到對泰山美學的研究中。 並撰《泰山頌》「高而可登,雄而可親,松石為骨,清泉為心,呼吸宇宙,吐納風雲,海天之懷,華夏之魂」。被學術界推介為刻畫出了泰山的精神肖像,分別置於泰山的南天門和天外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