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社區、雅戈爾大道、舜宇路……記錄著寧波民營企業的發展史

寧波日報 發佈 2022-07-03T16:25:30.919971+00:00

和豐紗廠舊址(圖片由作者提供)徐雪英地名是一種公共資源,也是一種無形資產。2022年5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地名管理條例》。條例規定,不以企業名稱或者商標名稱作地名。這意味著從今以後,我國各地地名冠名權將不再輕易出讓,企業、商標類地名將成為歷史。在寧波,以企業命名的地名數量很少。

和豐紗廠舊址(圖片由作者提供)

徐雪英

地名是一種公共資源,也是一種無形資產。2022年5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地名管理條例》。條例規定,不以企業名稱或者商標名稱作地名。這意味著從今以後,我國各地地名冠名權將不再輕易出讓,企業、商標類地名將成為歷史。

在寧波,以企業命名的地名數量很少。這些能幸運進入地名的企業,大多是在寧波發展壯大的民營企業。經過各自的高光時刻後,這些企業有的已退出歷史舞台,有的仍在繼續發展壯大。它們興衰沉浮的表象背後,牽繫的是寧波民營企業發展的歷史脈絡。

和豐創意廣場、正大社區:留存寧波近代民營企業記憶

1842年,寧波成為首批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在西方資本主義工商業影響下,寧波私人資本開始涉足民族工業。出現了通久源軋花廠、和豐紗廠、正大火柴廠、光明皂燭廠、錢莊等眾多近代民族企業。

1913年,虞洽卿獨資創辦三北輪船公司後,又投資其他輪船公司,拉開了寧波股份制企業的舞台大幕,寧波民營企業發展更是如潮如涌。文獻顯示,到1932年時,單單寧波城區工廠已達158家。後來即使遭遇戰爭重創,至新中國成立前,寧波仍有921家私營企業。

寧波甬江東畔有和豐創意廣場,因地處和豐紗廠舊址得名。1887年,寧波幫開山鼻祖嚴信厚創辦寧波通久源軋花廠。1905年,通久源股東戴瑞卿與其他股東在城郊冰廠跟建起和豐紗廠。該廠後來成為浙東紡織重地,是寧波近代工業代表中「三支半煙囪」之一。和豐紗廠現仍有辦公樓和部分成品車間留存,是寧波城區規模最大的近代工業車間遺存。

江北白沙街道有正大社區,因建在原正大火柴廠基址上而名。1912年,旅日華僑徐惠生租賃江北泗洲塘自來火廠廠房,創立正大新公司,生產的「童車牌」等火柴在浙閩一帶幾乎家喻戶曉,也是近代寧波名氣較大的民族企業之一。

慈谿宗漢街道有史良泰,轄屬聯興村。昔日,有史延魁在此開設酒廠,號史良泰而名。史良泰酒廠雖不能和當時寧波城內大企業相比,但在當地也小有名氣,故村以酒廠命名。

雅戈爾大道、舜宇路:記錄寧波鄉鎮企業涅槃之路

新中國成立後,這些大大小小的民營企業大都改制重組,先後納入國有企業之列。改革開放後,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優化,寧波民營企業再次崛起,煥發出新的時代生機。

海曙石碶街道有雅戈爾大道,為214省級幹道區段。1995年因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而冠名。1979年底,石碶鎮成立鄞縣東海服裝廠,由54名下鄉知識青年為主組建。1985年,該廠改名為青春服裝廠,以「青春」英文譯音「雅戈爾」為品牌名稱,此後該廠由鄉鎮小廠打造成全國服裝龍頭企業。如今,「雅戈爾」企業仍在繼續發展壯大,為寧波當代傑出民營企業之一。

餘姚城區有舜宇路,因舜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而冠名。1984,餘姚市成立第二光學儀器廠,這家一開始只有四間廠房的鄉鎮企業就是如今舜宇集團前身。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新一輪改革大潮中,寧波鄉鎮企業紛紛進行經營機制轉換。1994年,第二光學儀器廠和寧波許多鄉鎮企業一樣進行股份制改造,由鄉鎮集體企業轉換成民營企業。改制後的企業以「舜宇」為品牌,大力發展光學、儀器、光電三大事業,成為寧波現代高端製造業翹楚之一。

海曙鄞江鎮有新蕾北路、新蕾南路,因路旁新蕾集團公司而冠名。《寧波市鄉鎮工業志》記,該企業前身為鄞縣家用電器儀表廠,為鄞江村辦集體企業。1993年,儀表廠改制為寧波新蕾集團公司。公司生產的電器產品曾獲國家民政部、農業部優質產品等稱號。現公司廠房仍存,門口矗立有大石,上書「寧波新蕾」四字,為寧波著名書法家沙孟海所題。

鄞州中河街道有麥德龍路,以路旁外資超市麥德龍商場而冠名。寧波境內鮮有外資企業地名,麥德龍路是個例外。例外背後關聯的則是外資超市進入寧波的記憶歷史。1998年,德國麥德龍超市落戶寧波,會員卡制的消費方式,倉儲式的超市貨架,自由走動的選貨氛圍,讓寧波百姓第一次領略到了異國超市的風情魅力。隨著越來越多的跨國零售超市在寧波紮營落戶,外資超市和寧波本土超市一樣沉沉浮浮,共同書寫著寧波民營零售企業的成長曆程。

私營工業城、投資創業中心:鋪就寧波民營企業成長之途

在寧波,還有不少工業園區地名。這些工業園區多為寧波各級政府設計開發,通過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優質的服務系統,吸引各類企業入駐聚集,推動當地工業化水平的整體提升。

江北慈城有私營工業城,為江北區級私營工業園區。1993年,原乍浦鄉為發展經濟需要,在新華村徵用土地,推行私營企業集中規模經營,故名。工業城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優惠政策吸引了大批企業落戶入駐。1994年,工業城內建起第一條道路。因處於新華村境內,又走向橫向,故名新橫一路。隨著工業城不斷擴建,新橫二路、新橫三路、新橫四路……直至新橫九路等園區道路陸續建成。

作為浙江首家發展民營經濟的區級自費開發區,私營工業城為推動當地民營經濟作出很大貢獻。但隨著寧波智能製造的興起,私營工業城和寧波不少早期開發區一樣,面臨著園區環境老舊、企業產能落後等新問題,期待著新一代寧波人的智慧解決。

江北洪塘街道有投資創業中心,為寧波現代化製造工業基地之一。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劇,寧波更多民營企業參與到國際經濟中。江北投資創業中心設有外資企業專區,為外資企業提供適宜他們發展的設施和服務,吸引了不少外資企業前來入駐。工業區內有宏圖路、長興路、開元路等,希冀園區內中外企業大展宏圖,長久興旺,旗開得勝,財源廣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