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人的筐

大海550824 發佈 2022-07-06T17:48:25.980412+00:00

小時候在老家,你不論都哪個農家小院,看到最多的就是筐。在老家,「筐」字讀筐,指的是體型大、裝東西多、肩挑肩背的大筐,這種筐,深半尺多,直徑一尺多,多用荊條和竹子編成。收蜀黍時裝蜀黍棒子,收紅薯時裝紅薯等,一擔一百多斤。

小時候在老家,你不論都哪個農家小院,看到最多的就是筐。

在老家,「筐」字讀筐,指的是體型大、裝東西多、肩挑肩背的大筐,這種筐,深半尺多,直徑一尺多,多用荊條和竹子編成。收蜀黍時裝蜀黍棒子,收紅薯時裝紅薯等,一擔一百多斤。「筐」讀「筐兒」,指的是體型小、裝東西少、手端的小筐兒,這種筐兒,直徑七八寸、深二三寸,多用柳條編成,適用對象是家庭婦女,裡面裝的是針頭線腦,也用來裝蒸饃、烙饃。

上個世紀五六年代,農村家庭婦女用的針線筺兒,最常見的就是棗紅色柳條筺兒,而我母親用的是自己用廢舊紙漿「盔」的筺兒。

母親找來廢紙箱、廢書報紙,在水裡泡透,打成紙漿,然後濾掉水,攪上一定比例的「皮膠」,然後把一個洋瓷臉盆扣在桌面上做模子,把紙漿均勻地往盆上糊,大約有一指多厚就就行了。這時候表面凹凸不平的,不要急,等晾到七八成乾的時候,找一塊小木板輕輕地拍打,沒幾遍就又光又平又瓷實了。

九成干以後,從洋瓷盆上脫下來,一個小筺兒就成型了。但這還是半成品,還需要在左鄰右舍、親戚朋友家油漆結婚家具時,趁著油漆一下。油漆干後,裡面再裝飾一下,糊上花紙,或鳥獸,或蟲魚,或花草,就妥啦!

我母親的針線筺兒經常放在桌子上,裡頭有剪刀、錐子、頂針兒、針頭線腦……做針線活的東西應有盡有。用什麼,隨手一翻,即可找到。有時候,母親忙的騰不開手,就喊我:「海洋,去把那啥拿來。」「在哪嘞?」「筐兒嘞。」我跑去一翻,立馬看見,拿上送給母親,從來沒有因為尋找不到而耽誤事。

母親「盔」的紙筺兒,一個可以用兩三年,慢慢磨毛了,母親就再「盔」一個。母親那個紙盔的筺兒早就遠去了,但一直還在我的心中時不時的出現,時而清晰,時而模糊,那裡面裝著母親的辛勞和智慧,溫暖和希望!

如今老了,找東西幾乎成了我們的家常便飯。有些小東西,急著用嘞,翻箱倒櫃、心急火燎找不著。放棄了,不找了,隔上幾天又從家中某個地方冒出來了。回數多了,就想學母親,也糊個筺兒,用罷的東西隨手扔到裡面,用時去取就行了。但遺憾的是,當年沒有跟著母親學「盔」筺兒,至如今僅僅是知道「盔」筺兒所用的原料、製作的程序而已。

老家人的筐,老家人的幫手!老家人的助手!老家人隨身攜帶的老朋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