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紅網時刻報導:除大規模清剿,對福壽螺還有計可施嗎?

中國綠髮會 發佈 2022-07-06T21:12:23.347863+00:00

可以看出,在此次大規模「清剿福壽螺行動」中,主要採取的是人工滅螺和藥劑滅螺的方式;筆者也注意到,湖南省農業農村廳2012年發布的一篇《關於外來物種應急管理有關情況的匯報》中指出,湖南省已經開展了福壽螺等生物防治技術研究,時隔十年,今天的技術應該早已經成熟。

近日,筆者讀到湖南紅網時刻新聞於6月23日發布的一篇題為《組圖直擊丨一隻福壽螺可藏6000條寄生蟲 清剿方式有這三種!》的報導,儘管文章提及了「當前滅螺的技術手段有三種:人工滅螺、生物滅螺和藥劑滅螺」,但通篇都是諸如「清剿」、「圍剿」、「加入圍剿隊伍」、「清剿行動拉開帷幕」、「打響戰役」之類的字眼,直接將福壽螺這種外來生物推到人類的對立面,仿佛我們面臨的是一群敵軍,筆者不禁質疑,此種態度和做法是否有悖生態文明的理念和「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倡導?

可以看出,在此次大規模「清剿福壽螺行動」中,主要採取的是人工滅螺和藥劑滅螺的方式;同時該報導指出「最有效廣泛滅螺的方式則屬藥劑滅螺。」,但藥劑滅螺這種化學防控方式在有效滅螺的同時,也會對田間的魚類、蛙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構成巨大威脅,破壞了生物多樣性;並且會污染水體、土壤等環境,對整個生態系統也造成了損害。而實際上,除了殺傷力過強的化學防控手段,我們更應合力探索更加有效的福壽螺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手段。

筆者也注意到,湖南省農業農村廳2012年發布的一篇《關於外來物種應急管理有關情況的匯報》中指出,湖南省已經開展了福壽螺等生物防治技術研究,時隔十年,今天的技術應該早已經成熟。綜合防治技術示範區的結果顯示,通過稻鴨共生、養殖青魚等生態技術控制福壽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為什麼如今卻不用?對此,筆者建議:

1.儘可能減少化學防治,鼓勵探索、並運用生物防治等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如田間養鴨養魚),而不是僅指導農民使用化學藥物來殺滅福壽螺(如殺螺胺對魚類、蛙、貝類有強毒);這種工業文明利益的驅使下可能帶來的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方式帶來的生物多樣性損失、生態破壞不得不防;

2.從宣傳倡導上,建議擯棄「福壽螺不能吃」的宣傳,代之以發布「安全食用注意事項」的指南;任何肉類都不宜生吃,很多淡水魚類也天生體內帶有寄生蟲,難道一味不吃?福壽螺的問題不在於有毒,而是在於不能未經充分煮熟可能帶來疾病。一味禁止,豈不是因噎廢食?更何況,食用福壽螺能為治理外來入侵物種、保護生態安全做出貢獻。

建議湖南省推出福壽螺安全食用指南(如必須煮沸多少分鐘才能確保食用安全)。相關標準制定部門可以推出《福壽螺安全食用標準》,為美食服務於生態文明,為治理外來入侵物種作出來自標準界的引領和貢獻;

3.建議大力開展資源化利用,如用於寵物飼料;福壽螺的外殼是否可製成精美的手工藝品;我們看到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今年一篇《湖南省福壽螺危害總體可控》中已經提到,「澧縣、漢壽縣、南縣等縣市區探索福壽螺螺肉生產與飼料加工利用,走出了福壽螺資源化利用之路」,建議貴廳大力推行;

4.建議湖南省開展「福壽螺可持續利用的研究」項目,鼓勵科學機構和私營部門投入到研發行列中來,探索對於該外來入侵物種的可持續解決方案。

為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筆者在此大力呼籲:湖南省乃至全國,在開展福壽螺科學防治時應該大力推廣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共同推動生態文明願景下有效的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工作。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歡迎爭鳴。)

作者:田文杰

編輯:Samantha

責編:老夏

來稿日期:2022年7月5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