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科學家來說,這是一個重大好消息

牛彈琴 發佈 2022-07-06T22:29:48.869266+00:00

對中國科學家來說,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重大好消息。一些人用「夢想成真」四個字來形容!「新基石研究員項目」,在人才遴選方面,嚴格遵循「科學家主導」的原則,設立科學委員會作為核心機構,首屆科學委員會主席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擔任。

(一)

對中國科學家來說,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重大好消息。

一些人用「夢想成真」四個字來形容!因為一項總投入達100億元、面向基礎研究領域的社會資助項目——「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正式發布了。

誰出錢?

騰訊。

根據新聞稿,騰訊將在未來10年,為該項目投入100億元人民幣,長期穩定地支持一批傑出科學家潛心基礎研究、實現「從0到1」的原始創新。

誰主導?

科學家主導!

「新基石研究員項目」,在人才遴選方面,嚴格遵循「科學家主導」的原則,設立科學委員會作為核心機構,首屆科學委員會主席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擔任。

施一公是誰?我想就不必多介紹了。

當然,這個科學委員會,也不僅僅有施一公,還有潘建偉、謝曉亮、張杰等科學大牛。

投入這麼多錢,組建這麼高規格的團隊,目的是什麼?

更精確地說:專注支持基礎研究,聚焦原始創新,鼓勵自由探索。

「新基石研究員項目」設置兩大領域,數學與物質科學(Mathematics and Physical Sciences)和生物與醫學科學(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並鼓勵學科交叉研究。

資助類別也分為兩類:實驗類不超過500萬元每人每年,理論類不超過300萬元每人每年,並連續資助5年。2022年度「新基石研究員項目」計劃資助60人。申報人可通過項目官網進行申報。

連續五年,最高就是2500 萬。

5年期滿,經過評估通過,還可以延期。

誰是最大受益者?

「雄心勃勃、年富力強、敢於擔當,敢於在人類未達之境中全力以赴探索,這就是我們要支持的科學家。」這是擔任「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科學委員會主席的施一公的說法。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所長,同時也是「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科學委員會委員的張杰,則發出邀請:「科學家實現夢想需要機遇和支持。『新基石研究員項目』就在這裡,你的夢想夠不夠大?」

夢想足夠大,基石幫你忙。

也難怪科學家如此興奮,這確實是一次著眼未來的投入。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也是「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科學委員會委員之一。他認為:「這一項目響應了科學界長久以來的期待。自由探索瞄準不確定性,往往難度大、風險高、耗時長,社會資金更具有靈活性,能夠為專注自由探索的科學家雪中送炭。」

當談及初次聽說「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時有何感想,張杰院士脫口而出:「終於來了!中國正處於加快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階段,這個階段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以人為本』的科研資助環境。」

請注意,科學家的這些用詞:

雄心勃勃、

年富力強、

敢於擔當、

人類未達之境、

實現夢想、

終於來了、

長久期待、

以人為本……

100億的資金,就這樣投向基礎研究,確實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二)

為什麼是基礎研究?

看到《科技日報》有篇文章這樣分析:

眾所周知,基礎研究是創新之源,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動力和源泉,但它又存在周期長、難度大、高風險等現實問題,正因此,基礎研究投入一直是科技界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經費投入穩步增長,2019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占R&D經費比重首次突破6%,2021年,我國R&D經費中基礎研究經費為1696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基礎研究經費占R&D經費比重達到6.09%,但與發達國家基礎研究投入占R&D比重相比,我國基礎研究投入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技術的源頭。過去幾十年,中國基礎研究儘管已取得長足進步,但我們也不用迴避,「從0到1」的原始創新能力亟待提升。

潘建偉院士就感慨:「原始創新是基礎研究中最難的工作,自由探索難以預測、難以規劃、風險極高、耗時漫長,往往不容易得到穩定資助。科學界一直期待,有強度足夠的穩定資助項目,支持科學家長時間專注自己的興趣,遵循科學研究的規律,探索有風險、有希望的方向。」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中國科技要繼續向前,仰賴於基礎研究的突破,歸根到底,仰賴於人才和投入。

投入,政府投入為主,但這也是不夠的,需要動員所有社會力量,一起來努力。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科學基金,我總覺得,對科學家來說,也是越多越好。

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突破。

比如,2018年,中國「科學探索獎」的創立。這是騰訊聯手10多位中國科學家發起的公益獎項,每年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獲獎者在未來5年內,每人獲得騰訊基金會頒發的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至於獎金用途,他們完全自由支配。

300萬,50個人,那就是1.5個億。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國人的獎項,對象限於青年科學家,這將極大緩解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更全身心地投入科學研究。

現在,又是基礎研究,更大筆的投入,在數學與物質科學、生物與醫學科學兩大領域。

讓科學家們很興奮的是,「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最鮮明的特色就是:「選人不選項目」。

和任務驅動的項目制研究不同,「選人不選項目」意味著不對獲資助科學家設置明確的研究任務,不考核論文數量,也不限定必須拿出成果的期限。

沒論文?

可以!

暫時沒成果?

也沒問題。

就是看中了你這個人的潛力,就是為你提供長期、穩定、靈活的資助,就是讓你們靜下心來「十年磨一劍」。

謝曉亮院士就感慨:「『新基石研究員項目』在這些方面的設置十分重要,就是為了科學家能夠心無旁騖地投身到科學研究上,不必為尋找資源疲於奔命。」

資助很豐厚,但如何確保公平?

我相信,這也是很多人的疑問。

施一公就表示,將確保評選過程的充分監督,請每一位申報人放心。

他的原話是:

本項目的公益屬性和獨立運營,這是評審客觀公正的基礎;我們的評審專家是具有國際視野、在國內外經歷過大型科學項目評審的一流科學家,還有大範圍的國際同行參與評審;項目將實施嚴格的迴避制度,並由監督委員會進行充分監督。我想請每一位申報人放心,科學委員會和評審委員會重任在肩,未來入選的"新基石研究員"的水平,就是我們所有人的信譽。

好事,就一定要辦好了。在講究人情的國度,科學就是科學,不是人情。千萬千萬,杜絕打招呼。

所有人的信譽,絕不能辜負。

而這樣的大手筆,或許也跟馬化騰的科研情結有關。

(三)

作為理工男的馬化騰,在談到基礎研究重要性時,曾發出這樣的警告:

行動支付再先進,沒有手機終端,沒有晶片和作業系統,競爭起來的話,你的實力也不夠。現在這個時候,大家要更加關注基礎學科的研究。過去,大家更關注實用主義,但是我想所有人都清楚我們不能再抱有僥倖心理,一定要投入更多資源去做基礎科學研究。

不得不說,隨後幾年的國際形勢,我們就見證了挑戰。

居安更必須思危,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我們更不能有僥倖心理,必須紮實做好基礎研究。

所以,又是100億的投入,又有施一公等高規格的把關人。

什麼是真公益?

我覺得這才是真公益。

受益的不僅僅是個人,對中國科學、中國未來而言,也都功德無量。

坦率地說,當初設立探索獎時,我在讚賞的同時,也有一點隱隱的擔憂。

很簡單,探索獎,獎勵的是45歲以下的年輕人。

在當時的文章中,我說:

馬化騰和科學界鼓勵年輕人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更希望獎項打破年齡的界限,畢竟,在科學面前,不應該有論資排輩,也不能有年齡劃界。


45歲以下,你就有機會獲得獎項;45歲以上,哪怕你更有潛力,你卻與獎項無緣,我總覺得,這是一件憾事,更對這些科學家不公平。

現在,我看到,騰訊至少在基礎研究領域,補上了這一環,而且,力度更大。

看「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申報人應同時具備以下所有條件:

(1) 申報時未滿55周歲(即1967年7月1日(含)之後出生);
(2) 擔任博士生導師5年以上;
(3) 在中國內地或港澳地區全職工作(國籍不限);
(4) 每年投入科研工作時間不少於9個月;
(5) 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的經歷並仍處於研究一線;
(6) 未申報2022年度「科學探索獎」。

放寬年齡,國籍不限,在中國工作的一線科學家。

這就對了。

當然,騰訊還可以做得更多,我相信還有不少科學家,哪怕過了55歲但仍值得資助。我也期待更多的實業家,像馬化騰一樣,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銀,為國家為社會作出更多的貢獻。

這是公益者的境界。這其實也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

最後,我有一點小小的呼籲。

希望所有的獲獎者或受資助人,不管是年輕的探索獎,還是專注於基礎研究的新基石,拿到資金的科學家,都要好好珍惜、好好利用這筆錢,投入到自身的持續發展和研究的深化中。

你最終成為大師級的科學家,就是對社會的最大回報。

馬化騰說:「『新基石研究員項目』專注支持基礎研究,而不是偏應用或即將成果轉化的科研領域,希望這個項目為我們國家的基礎研究奠定一塊『新基石』,也期待『新基石研究員』取得世界領先的原創性成果,成為一批新的學術領頭人,乃至大師級的科學家。」

這才是騰訊資助基礎科研的初衷,這才是基石的分量,假以時日,我相信,我們肯定會看到中國的大師級科學家。

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大批。

過20年、50年後回看,我們或許會感慨,今天鋪就的一塊基石,成就了明天的一棟大廈;現在被鼓勵提出的一個科學問題,在未來深刻地改變了世界。這是我們今天努力的榮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