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天電光電:專注於先進封裝,推動MiniLED背光商業化

ledinside 發佈 2022-07-08T23:08:21.879507+00:00

近年來,擁有局域調光功能的MiniLED技術憑藉高對比度、高亮度、輕薄化、高解析度和低功耗等優勢迅速走紅,蘋果、三星、索尼、飛利浦、華為、TCL和創維等品牌大廠相繼推出MiniLED背光產品,涵蓋電視、顯示器、筆記本和平板等應用領域。

近年來,擁有局域調光功能的MiniLED技術憑藉高對比度、高亮度、輕薄化、高解析度和低功耗等優勢迅速走紅,蘋果、三星、索尼、飛利浦、華為、TCL和創維等品牌大廠相繼推出MiniLED背光產品,涵蓋電視、顯示器、筆記本和平板等應用領域。

到目前為止,已有數十個消費品牌發布了MiniLED背光產品。MiniLED背光終端應用的逐步擴大,一定程度上給產業鏈帶來了發展的信心。

終端品牌加速導入,MiniLED背光前景廣闊

目前,MiniLED背光技術主要應用在高端電視產品之中,隨著技術成熟以及製程良率提升,MiniLED加速向中高檔位機型拓展,MiniLED背光電視市場不斷擴大。TrendForce集邦諮詢預計,2022年MiniLED電視年增率翻倍,出貨量將挑戰450萬台。

其次,在高端創作者和電競產品拉動下,MiniLED背光顯示器加速滲透;一線品牌廠商陸續推出MiniLED背光筆記本新品,MiniLED商業化進程不斷加速;MiniLED在平板、車載和穿戴等領域都將有望迎來新的成長空間。

然而,由於MiniLED背光產業處於發展初期,仍然面臨成本高的難題,生產各環節技術還有待進一步突破。封裝端作為MiniLED背光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在MiniLED背光實現大規模應用落地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封裝優勢明顯,天電光電蓄勢待發

作為LED封裝行業的領航者,天電光電在封裝領域積累了品牌和客戶資源優勢,以及領先的技術能力和產能配置。在MiniLED背光賽道,天電光電早已進行完善的戰略布局,涵蓋從小尺寸到大尺寸的背光顯示技術方案,供客戶根據產品特點和需求進行選擇。

天電光電業務經理羅文明在接受LEDinside訪談時介紹,天電光電MiniLED背光方案目前主要兩個技術路線:面向 0 OD 的 COB方案,以及採用高信賴性EMC材料,實現以NCSP為封裝平台,所推出的Mini POB技術方案。其中,Mini COB目前處於客戶驗證階段。而相較市場上其他POB方案,天電光電所推出的EMC NCSP產品將更顯其優勢。

天電光電推出的NCSP產品不僅擁有較大的發光角度 (160度~170度)。同時藉由實現蝙蝠翼的發光光型,驅使客戶可以使用較少的LED來實現小OD(2-6)的模組設計;其次,對比於目前市場上的其他POB方案,天電光電所推出的 NCSP也可以藉由實現具有高演色性的白光方案 ,為模組客戶減低成本提供技術路線,並提供高溫高濕使用環境下的高信賴性。

EMC基板NCSP解決方案的優勢(Source: CWTC長華科技)

有別於市場上其他類似的產品,天電光電的 NCSP採用高熱傳導性和高耐用性的EMC基板,不僅可以承受較高的大電流驅動,同時也可以實現倒裝晶片的共晶工藝,大幅改善模組組裝過程的不良率。EMC基板本身也有更高的抗濕氣能力,因此更適合應用在一些高溫高濕的嚴苛使用環境,例如:汽車,船舶等。

天電NCSP產品

天電光電MiniLED背光產品在TV應用的產品,早在2019年第四季便開始批量出貨,但由於驅動IC方案尚未到位,所以整體需求量還未達到高峰;而MNT產品正在客戶端進行批量驗證,預計今年第四季開始量產出貨。

同時間,一些車用面板的客戶目前也正在設計搭載MiniLED背光的汽車面板,而天電光電面向汽車面板所推出的1616/1010 EMC NCSP產品已安排AEC-Q的老化測試,預計今年第三季完成並開始送樣車載產品。產能方面,目前天電光電NCSP產品產能已經完成建置約200KK 產能,未來也會配合戰略客戶進行產能的擴充。

值得一提的是,天電光電還布局了Mini/Micro LED智慧財產權,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可以預見,憑藉先進的封裝技術和產品優勢,以及產能的陸續開出,天電光電MiniLED背光封裝產品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業績有望持續提升。

MiniLED背光規模化落地,封裝路線是關鍵

現今各家廠商都在力推MiniLED背光產品,但MiniLED導入市場仍然面臨良率、成本等諸多瓶頸,以及搭配驅動IC的方案選用等問題,十分考驗品牌廠和模組廠對於供應鏈的的整合能力。

然而POB和COB方案有各自的優點和局限性,這兩個方案應該賦予不同的市場定位和面向各自的市場,未來也會同時存在。

COB技術的優點是可以實現薄型化的模組設計,適用於消費類行動裝置和筆記本電腦,但COB在使用壽命方面和生產良率不如POB 方案,在對整機厚度沒有輕薄化要求的工業應用領域,由於目前POB方案技術成熟度、性價比、市場接受度較高,供應鏈的成熟度皆已經達到穩定的水平,因此POB仍然是主要的採用方案。

此外,由於COB平台對於供應鏈的技術要求遠高於POB技術,限制供應鏈的選擇。與COB技術相比,採用 POB 的背光方案,客戶可以繼續使用現有SMT供應鏈資源,也有望降低模組的成本。

現階段,天電光電已與國內品牌大廠合作且於市場上放量推出 OD>8的 Mini 背光方案,而未來OD2-6的背光市場更有機會是各家品牌廠的重點,目前天電光電正與國內外客戶進行相關方案驗證,主要原因:該市場可通過POB平台實現,LED發光角度大,同時兼顧成本和良率問題,若進一步搭配AM驅動方案,更可以減少驅動成本,並且維持1000以上的分區數量。而面向這個規格區間,目前天電光電在產品方面,正主推 1616 的封裝尺寸來面向 OD 3-6 的應用市場;而面向更小 OD 2-4 應用領域,則是採用更小封裝 1010 來實現。

另值得一提的是,為進一步降低MiniLED背光的成本,天電光電已經協同供應鏈戰略夥伴,共同推出AM主動式驅動的方案給到客戶進行測試。該方案在基板上直接貼片驅動電源 IC,驅動每個發光 Dimming Zone單獨發光,適合高解析度產品,且亮度不會隨行數增加而變化。

天電AM主動式驅動方案

天電光電預測,2023年AM主動式驅動方案的成本將有機會低於PM被動式驅動方案,AM主動式驅動方案將逐漸成為下一階段的主流。

小結

在市場與技術的並駕齊驅下,MiniLED背光逐漸走向成熟。今年以來,TCL、華為等品牌推出的MiniLED背光電視在價格上已有所降低,也獲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但天電光電認為目前尚未到達市場滲透的甜蜜點,主要受分區設計和驅動成本因素影響。

目前,天電光電正積極和模組廠進行配合,同時策略聯盟上游LED晶片供應商,驅動IC方案商,共同合作開發高性價比、高品質的MiniLED背光封裝產品,為客戶提供全套的解決方案,助推MiniLED背光終端向各大應用領域滲透。(文:LEDinside Mia)

轉載請標註來源!更多LED資訊敬請關注官網或搜索微信公眾帳號(LEDinside)。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