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次!谷歌第一,阿里第二

數據觀 發佈 2022-07-08T23:10:10.862412+00:00

近日,國際權威研究機構Gartner公布了《雲AI開發者服務關鍵能力報告》,該報告針對谷歌、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等主要雲AI服務商進行評估排名。

近日,國際權威研究機構Gartner公布了《雲AI開發者服務關鍵能力報告》,該報告針對谷歌、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等主要雲AI服務商進行評估排名。

在語言AI這一項,第一名毫不意外是谷歌。阿里排名全球第二,創造了該報告誕生以來,中國企業在此領域的最好成績。此外,在全球前十中,百度排名第七,騰訊排名第九,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Gartner認為,到2025年,70%的新應用將集成AI模型,雲AI服務可降低AI應用的開發門檻。

國內首次!阿里雲語義AI全球第二

Gartner報告圍繞語言AI、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平台三大維度,對全球雲AI服務廠商進行評估排名。

其中,語言AI領域的評分由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生成/語音合成、語言理解/處理、機器翻譯、情感分析、文本分析六項能力組成。最終,阿里總分位居第二。

語言AI包含語音、語義兩個大類。語音負責讓機器學會「聽」和「說」;語義,也就是自然語言處理(NLP),負責讓機器學會「理解」。

Gartner報告考察了雲廠商語言AI的多個細分服務項,比如語音識別、語言理解等,並對每個服務項的功能實現程度進行評級。

Gartner將每種功能的程度分為5個等級,分別對應1-5分,分數越高則表明實力越強。

阿里雲上的AI能力,主要包括:

阿里在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生成/語音合成、語言理解/處理、文本分析這幾項關鍵能力都獲得了最高分。

報告對每個細分項賦予權重,結合單項得分和項目權重計算總分,最終谷歌的語言AI以3.55的總分排名第一;阿里得分3.48,排名第二。

Gartner報告顯示,阿里雲在該領域為開發者提供了1600多種模型服務,在大規模預訓練語言模型的實力強勁,並在數字人、手語翻譯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作為最早投入預訓練語言模型研究的團隊之一,達摩院在阿里雲的基礎設施之上,研發了深度語言大模型體系AliceMind,包括通用預訓練模型StructBERT、多語言預訓練模型VECO、超大中文預訓練模型PLUG等,具備閱讀、寫作、翻譯、問答、搜索、摘要生成、對話等多種能力,該技術體系先後斬獲35個冠軍,並面向全球開發者開源。

在智能語音方面,達摩院基於自研SAN-M網絡結構和SCAMA流式端到端語音識別框架構建的系統,可滿足不同場景對延時和準確率的要求,在提升計算效率、降低服務成本的同時,將高難度場景中的語音識別錯誤率降低近三成;新一代語音合成技術SAMBERT在情感、韻律、音質等多個維度優化建模,可生成生動、富有表現力的語音。

目前,達摩院在語言AI領域已有300多篇論文被國際頂會收錄,研究成果應用於醫療、電商、電力、法律等領域。以跨境電商為例,國貨出海,首先要跨過語言關,阿里巴巴國際站有7成買家用英語溝通,3成使用小語種,而96%的國內賣家對小語種無能為力,達摩院的機器翻譯系統,能提供214種語言的互譯服務,每天為國內200萬中小商家翻譯上億文字,助力國貨走向全世界。

根據IDC《2021H2中國AI雲服務市場研究報告》顯示,阿里斬獲了語音和語義公共雲市場兩項第一,這意味著阿里語言AI的產品技術實力和市場份額上均位居行業前列。

全球AI雲服務:亞馬遜、微軟全球領先,BAT居挑戰者地位

根據Gartner6月發布的《雲AI開發者服務魔力象限(2022)》顯示,亞馬遜、微軟、谷歌和IBM位於「Leaders」(領導者)象限內,其中,亞馬遜和微軟分別在執行能力軸和前瞻性軸上定位最高。同時,國內雲服務頭部平台阿里雲、騰訊雲和百度雲均進入「Challengers」(挑戰者)象限。

Gartner研究報告主要從雲廠商的「執行能力」以及「願景完整度」共計兩大維度的多個方面進行考察分析。其中,執行能力評估標準包括產品或服務、總體生存能力、銷售執行/定價、市場響應能力/記錄、營銷執行、客戶體驗與操作等指標;願景完整度評估標準包括市場策略、銷售策略、商業模式、創新能力等指標。最終,將全球篩選出來的前20名供應商劃分到領導者(Leaders)、遠見者(Visionaries)、挑戰者(Challengers)和利基者(Niche Players)四個象限中;其中,橫軸表示前瞻性,縱軸表示執行能力。

報告顯示,BAT旗下雲服務企業的主要業務和客戶均集中在中國,總體上看,其市場策略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在全球位於領先水平,但在地理戰略和產品策略上還有待加強。

以阿里云為例,近期其發展的「數字人」、自然語言的小樣本學習,以及通過多模態深度學習實現的文檔AI等技術創新成為了其躍升至挑戰者象限的加分項,但由於在美國、歐洲和中東地區的業務範圍很小,加之沒有業務在南美覆蓋,導致了阿里雲在願景完整度上的減分。

雲服務商正成為AI研究主流

雲計算能降低AI研發的門檻,因此,雲服務商的優勢越來越明顯,正成為AI研究的主流。

IDC數據顯示,2021全年,AI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達44.1億元人民幣,占AI軟體整體市場的13.4%。從年度增速的角度來看,AI公有雲服務市場增速依然遠超AI軟體整體市場增速。而在未來2-3年,IDC也觀察到整體AI市場中私有化部署仍將是主流。


  • 計算機視覺市場

人臉人體領域:人臉人體領域近幾年已經達到一定的市場規模,2021相比2020年人臉人體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仍然實現80.1%的增長,原因是應用場景的擴展(疫情防控的刺激也是重要驅動力之一),以及廠商產品形態的不斷豐富。在該領域,百度智能雲、騰訊雲、阿里雲占據前三的市場份額。

圖像視頻領域:包括視頻結構化、多模態AI等技術的創新,是該領域市場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公有雲廠商在圖像視頻領域一方面通過視覺開放平台輸出AI能力,另一方面也注重開發場景化的解決方案。在該領域,百度智能雲、阿里雲、華為雲位居前三。

  • 語音語義市場

自然語言處理:NLP市場2021年相比2020年實現126.9%的增長,驅動力來源於技術端大模型的推廣以及市場端應用場景(諸如機器翻譯、文檔處理、智能寫作)的擴展。

智能語音:智能語音公有雲服務市場已經經歷過高速增長,2021年相比2020年市場規模增長52.3%,目前進入應用場景深耕階段。

對話式AI:AI數字人客服、客服質檢、客服數據分析、智能營銷等應用帶動了對話式AI的市場增長,2021年相比2020年增長109.6%。但包括私有化部署在內的對話式AI市場增長僅超30%。

在公有雲語音語義領域,阿里雲、百度智能雲以及華為雲位居前三,其後是騰訊雲、京東雲等。公有雲廠商的優勢在於能夠提供豐富的NLP能力,能夠規模化地開拓對話式AI領域的客戶群體,能夠提供智能語音方面豐富的場景化解決方案。

  • 機器學習平台市場

機器學習公有雲服務市場2021年相比2020年實現100%以上的增長,原因是雲上功能組件的不斷更新,開發門檻的不斷降低,以及一些雲端訓練推理加速的需求。在該領域,華為雲、阿里雲、百度智能雲、亞馬遜雲科技位居前四,每家公司均提供了紮實的機器學習產品,並且在不斷地豐富產品組合,降低AI開發門檻。

如今,人工智慧技術在全球仍擁有廣泛的驅動力和發展前景。IDC 預測,全球AI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增至2218.7億美元。

業內人士預測,隨著核心雲服務的成熟,企業機構正逐漸將差異化的重點轉向能夠直接徹底改變企業數字業務和運營的能力。隨著公有雲服務變得更加不可或缺,雲服務提供商將進一步應對來自於可持續性、數字主權等方面的挑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