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非遺人②見證河洛大鼓興衰變遷,讓非遺傳承者有用武之地

今報洛陽 發佈 2022-07-10T02:26:56.304643+00:00

在河南,在洛陽,有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此,大象新聞聯合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梳理洛陽非遺人,推出系列報導「洛陽故事·都市非遺人」,揭秘都市非遺人的現狀,困境,所面臨的機遇,著眼於今後的傳承弘揚,為非遺發聲,為文化續脈。

大象新聞記者 張超飛/文 李書寶/圖

【編者按】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在河南,在洛陽,有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但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內涵,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淵源和內在文化基因。非遺,誕生於農耕文明。隨著城鎮化的突飛猛進,部分非遺正在失去傳承的空間。

在不可逆的城鎮化過程中,這些非遺的現狀如何?它們如何應對、適應這個過程?在城鎮化的必然潮流中,這些非遺人也自然將成為都市人。如何讓非遺在都市中生存、發展,非遺人如何與都市完美融合,紮根下來,煥發新的生命?

為此,大象新聞聯合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梳理洛陽非遺人,推出系列報導「洛陽故事·都市非遺人」,揭秘都市非遺人的現狀,困境,所面臨的機遇,著眼於今後的傳承弘揚,為非遺發聲,為文化續脈。

【核心提示】

走進洛陽市洛龍區定鼎門社區活動中心,遠遠就聽到房間裡傳出來由月牙鋼板和小鼓交織而成的河洛大鼓聲,時而清脆悅耳,時而鏗鏘有力。來到排練室一看,河洛大鼓傳承人張懷生正一手持月牙鋼板、一手敲著小鼓,神采飛揚地帶著團隊成員排練節目。

見證過輝煌也經歷過沒落 ,但初心始終未變

提到河洛大鼓,很多老洛陽人腦海里都會有清晰的記憶。河洛大鼓起源於清光緒末年,已有百年歷史。早期又被人們稱為「大鼓書」「鼓碰弦」「鋼板書」,也是河洛地區獨特的說唱藝術瑰寶,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第二批省級非遺項目河洛大鼓傳承人張懷生,出生在曲藝家庭。自幼跟隨父親學習河洛大鼓,9歲開始登台表演,12歲就能獨自拉弦彈唱,高中畢業已是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演員。

從小父親給他灌輸的理念,就是「能給一門藝,不給萬貫業」。在父親嚴格要求下,張懷生循序漸進成了一名多才多藝的河洛大鼓繼承者和傳承者,打、拉、彈、唱樣樣精通。

說起張懷生河洛大鼓演藝,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人白治民,倆人既是師兄弟,又是多年來的搭檔。白治民14歲考入洛陽地區說唱團,擔任墜胡演奏員,跟張懷生師從著名河洛大鼓表演藝術家段界平,從此與河洛大鼓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隨便唱,不看譜子我都能給配上弦。」說起倆人多年來的合作,白治民十分自信。每次演出舞台上總能看到他倆的身影,一個唱、一個伴奏,配合起來十分默契。

在他們的記憶里,年輕時跟隨老師們演出,台下觀眾往往有成百上千人,在一個村子說書,附近十幾個村子人都會跑來聽,見證了河洛大鼓最鼎盛的時期。

然而到20世紀80年初,河洛大鼓開始逐漸走向沒落。河洛大鼓是在當年群眾文化生活十分睏乏的年代,逐漸興盛起來的。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逐漸豐富,讓河洛大鼓失去了生存土壤和市場。

最困難時期,張懷生曾有一段時間在家裡靠給人理髮養家餬口。「我見證了河洛大鼓的鼎盛輝煌期,也經歷過漫長的沒落歲月,但傳承發揚河洛大鼓的初心始終未變。」張懷生說。

傳承路上冷暖自知,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放棄

「既來之,則安之。」既然入門了,就要把河洛大鼓這門技藝扶起來,這個念頭一直深深根植於張懷生的腦海深處。

2012年,張懷生和白治民開始自發走進學校,免費宣傳河洛大鼓。剛開始收效甚微,因為當時學校對河洛大鼓這種民間曲藝並不太認可,但他們並沒有放棄。

功夫不負有心人,十年堅持讓人看到了效果。現在請他們教唱河洛大鼓的學校越來越多,在洛陽澗西區、西工區、瀍河區、洛龍區、偃師等,都有學校開設河洛大鼓班。

即便有了現在的成效,河洛大鼓仍舊面臨著市場狹小、後繼無人的困境。如何讓河洛大鼓走出困境、走向光明呢?

「我幹了三十多年豫劇團,有很深的河洛大鼓情節。」在白治民看來,當前面臨最大問題是沒人願意學,尤其是沒有年輕人去學。河洛大鼓這門曲藝比較難學,在洛陽沒有專業的團隊,也沒有市場,所以想要傳承下去不是一件容易事。

必須要有人教,更要有人學,學完之後還要有用武之地,這很關鍵。「我活著為啥?我活著就是為了將河洛大鼓傳承發揚下去。」作為河洛大鼓的傳承人,張懷生肩上既有繼承傳統的責任,更有發揚光大的使命。十年時間裡,先後有上千名學生跟著他們走上了學習河洛大鼓之路。

如今,隨著非遺文化進校園、進社區,讓河洛大鼓非遺傳承人看到的了光明和希望,對於未來發展更是充滿自信。河洛大鼓是中國藝術的瑰寶,在說唱技藝方面有特定的藝術表現氛圍,尤其在宣傳黨的政策方面更是一支「輕騎兵」。傳承的路上,苦辣酸甜冷暖自知,但只要有一線希望和光明就不會放棄,這也是他們作為非遺傳承人的責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