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聯邦德國最終統一了民主德國?(一)

朱磊教授天下談 發佈 2022-07-10T03:15:39.868750+00:00

199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意味著兩德完成了法律意義上的統一,並成為二戰後世界歷史上通過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的典型案例。



199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意味著兩德完成了法律意義上的統一,並成為二戰後世界歷史上通過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的典型案例。

(一)德國統一之「勢」

德國分裂是二戰的結果。

二戰前德國是統一國家狀態。這個統一國家始於1871年宰相俾斯麥主導下的德國統一。

當然,如果探究更深層次的成因,16世紀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與俾斯麥的統一運動對德意志民族和民族國家的形成具有同等重要的決定性意義。

「某種程度上,歷史上德國人說的、寫的實際上不是同一種德語,而是很多種德語。直到宗教改革後,馬丁路德翻譯的《聖經》才賦予德國人一種通行各地的共同書面語。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這種普通話成了維繫德國人唯一的紐帶。」[1]這是發生在德國的「書同文」。

19世紀建立的第二帝國使德國人在語言文化基礎上終於有了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發展都有了一個全民性的保護性框架。[2]

1887年德意志帝國正式成立,1918年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德意志帝國滅亡,德意志共和國與納粹德國相繼出現,但這段歷史的德國都是國家統一狀態。

納粹德國發動的侵略戰爭導致了德國的分裂。

1943年德黑蘭會議上,美英蘇三國元首達成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的共識。1944年三國在倫敦簽署《關於德國占領區和大柏林管制的議定書》。

1945年2月三國在雅爾達會議上對德國戰後處理政策逐漸定型和明朗。

6月美蘇英法四國發表了《關於擊敗德國並在德國承擔最高權力的宣言》,宣布接管德國的一切權力,並公布《關於德國占領區的聲明》,規定將德國劃分為四個占領區。

隨後,蘇聯立即宣布在蘇占區成立軍事管制委員會,允許成立民主政黨和自由工會。

英美法三國軍管局也分別於8月、9月、12月發布命令宣布允許成立工會和民主政黨。蘇聯軍管會迅速建立了蘇占區的行政管理機構和各級地方自治機構。

1946年11月,蘇聯軍管會宣布將地方權力移交給新選舉產生的議會和政府。

1947年1月美英正式合併了兩國占領區。此舉引發蘇聯的不安,2月蘇占區長官表示「雙占區的協定可能對德國的未來政治產生嚴重的後果」。[3]

1948年2月法國同意將其占領區併入「雙占區」,共同成立「三占區」。

蘇聯對此採取反制措施,宣布改組蘇占區經濟委員會,並組成400人的「德國人民委員會」,作為蘇占區臨時常設機構。

美蘇對抗升級的同時,兩個占領區的政治獨立步伐都在加快。

1948年6月,蘇聯宣布徹底封鎖柏林,全面切斷西柏林與西德之間的水陸交通,停止蘇占區對西柏林煤電和副食品的供應,第一次柏林危機爆發。

1949年4月,美英法三國發表《華盛頓聲明》,宣布新起草的《占領法規》,表示西德國家成立後軍政府將宣告結束。

9月20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正式成立。10月7日,蘇占區正式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由此分裂。

「兩個德國的成立並不是德國人民的意願,它首先是占領國的意志。」[4]

德國人民自身是渴望和追求國家統一的,國際強權對此有清醒認識。因此,即使德國分裂為東德和西德,蘇美雙方並未反對德國的統一。

蘇聯對德國統一始終持積極態度。1947年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在《德國與賠償問題》的聲明中提出,「德國應成為一個統一的愛好和平的國家——設有兩院組成德國國會和全德政府的民主共和國」,建議立即在柏林成立德國臨時中央政府,以實現德國的政治統一。

美英雖也認為德國應成為一個新的統一國家,但反對建立中央集權政府,主張實行聯邦制,並認為經濟統一是成立德國政府的基礎。

由於雙方主張的政治經濟制度完全不同,未能取得任何進展。

蘇聯在1952年提出一份對德和約草案,建議建立一個統一、獨立和軍事中立的德國,統一後的德國可以加入聯合國。

東德對此表示支持,西德卻堅決拒絕,理由是「自由先於統一」,「不能以脫離西方範圍和放棄歐洲一體化的成就為代價來換取統一」。[5]

美英法三國堅持以自由選舉作為德國統一的第一步,並要求統一後的德國加入北約。

1955年1月,東德政府發表聲明,同意舉行全德自由選舉,前提是西德不加入北約,全德政府必須是中立的。

西德拒絕了這一提議,並於2月加入北約。

東德隨即於5月加入華約。

新形勢下蘇聯調整了對德政策。9月先後承認西德與東德的主權國家地位,並與西德建立外交關係。

但此時蘇聯與西方國家的政策仍然分歧嚴重,且各自立場強硬。蘇聯主張德國統一併實行中立化,在此基礎上簽訂對德合約。西方國家則堅持維持柏林現狀、不承認東德政府、堅持統一後的德國加入北約。

1958年美蘇對抗升級,引發第二次柏林危機,由此誕生加深德國分裂的柏林圍牆。

1973年9月,兩德同時加入了聯合國。



兩德統一肇始於1980年代末期的蘇東劇變。

1988年波蘭和匈牙利發生政治劇變,在其影響下,次年東德出現動盪。

面對東德多城市大規模的遊行示威運動,自身問題重重的蘇聯表示不會幹預,領導人戈巴契夫反而倡導「新思維」對東德的抗議活動推波助瀾。

不過戈巴契夫同時也認為,戰後存在兩個德國,這是歐洲現實不可改變的事實,人為地催促解決德國統一問題沒有法律依據。[6]

為穩住東德的後台,西德總理科爾1990年2月訪問蘇聯,就德國統一問題與戈巴契夫進行會談,雙方的會談公報明確表示:德國的統一問題應由德意志人民自己解決,由他們選擇以任何國家形式、在何時、以何種速度和條件實現統一。

同時西德也力爭取得盟國對德國統一的支持。

美國明確表示支持德國統一,但設定了原則條件:一是必須實現自決原則,由德國人自己選擇統一方式;二是統一後的德國繼續留在北約和歐共體;三是統一過程必須和平漸進;四是承認戰後歐洲各國的現行邊界。

此外美國還提出蘇聯在德國領土上的軍事力量應儘量減少或取消,美國則必須在德國駐軍。

這些條件綜合考慮了對德國統一持消極態度的英法及波蘭等國的意見。

英國是看到蘇聯同意德國統一後,才由原來的反對態度改為有條件支持,主張德國漸進統一,統一後的德國留在北約,並保留北約在德駐軍。

法國與德國歷史上積怨較深,本不願德國統一,但在看到德國統一之勢不可避免的形勢下也轉而贊成,同樣要求統一後的德國歸屬北約。

波蘭則因與德國的邊界問題一直未被西德承認而對德國統一深感不安。

戰後德國的分裂,原本就是蘇聯與西方國家為確保自身勢力範圍而形成的結果。為維護自身利益,蘇聯在德國統一相關問題上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有嚴重分歧。

蘇聯強調德國統一的外部條件不能同有關國家的內部形勢分離開來,並拒絕統一後的德國成為北約成員以及在德國駐軍等方案。

但由於東德內部形勢發生劇烈變化,東德新政府修改了原政府的立場,在統一後的德國歸屬問題上站在西方一邊,給蘇聯形成較大壓力。

在兩德統一已經勢不可擋的背景下,蘇聯逐漸失去了干預和控制的能力。加上美國對蘇聯的說服與協調,力有不逮的蘇聯被迫放棄統一德國的中立化主張,但要求統一德國需要一個過渡期才能享有完全主權,該要求被西方國家拒絕。

西德領導人隨後於1990年7月訪問蘇聯,加大對蘇聯的說服工作,並承諾向蘇聯提供巨額無息貸款,最終使蘇聯做出重大妥協和讓步,使德國統一進程得以按西德的設計迅速完成。

8月兩德簽署《統一條約》,9月雙方立法機構通過。10月美英法蘇與兩德外長在紐約簽署宣言,宣布兩德在10月3日統一後德國擁有完全主權。

國際格局演變中,西方國家戰勝了蘇聯,打破了勢力均衡,從而導致東德徹底消失,以統一後的德國採用西德國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1] 李伯傑.一個麻煩的祖國—德意志民族的德國認同危機.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2] 韓獻棟.分裂國家的統一:理論與實踐.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4年.p110.

[3] 丁建弘、陸世澄、劉祺寶.戰後德國的分裂與統一(1945-1990).人民出版社.1996年.pp64-65.

[4] 吳友法.德國現當代史.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p311.

[5] 陳雲林主編.當代國家統一與分裂問題研究.九州出版社.2009年.p78.

[6] 陳雲林主編.當代國家統一與分裂問題研究.九州出版社.2009年.p87.

——摘自拙著《國家統一的系統演化動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