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還是角斗場,無奈而尷尬的中東歐

金波閒談 發佈 2022-07-11T07:11:23.497718+00:00

很多人都認為「東歐」是一個地理概念,其實它更是一個特定的政治概念,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根據《雅爾達協定》由蘇聯影響和控制的歐洲東部地區。

很多人都認為「東歐」是一個地理概念,其實它更是一個特定的政治概念,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根據《雅爾達協定》由蘇聯影響和控制的歐洲東部地區。

這一地區的國家包括:蘇聯、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民主德國(1949年建立)九個國家。

1989年~1991年,東歐國家的政局相繼發生劇變。民主德國在1990年10月3日與聯邦德國實現合併,德國統一。

之後,兩個聯邦制國家——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相繼解體。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和平分家之後形成了兩個新的主體國家:捷克和斯洛伐克。

1991年6月,南斯拉夫解體之後,塞爾維亞共和國和蒙特內哥羅共和國組成了南斯拉夫聯盟,克羅埃西亞、馬其頓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和波士尼亞一黑塞哥維那則成為新獨立國家。

2003年南聯盟更名為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簡稱塞蒙。到2006年,黑山也獨立出去,南斯拉夫解體成6個國家。

隨著這些國家的政局改變,也極大地改變了「東歐」地區的政治地圖。由於蘇聯的解體,冷戰的結束,他們紛紛拋棄了原來政治含義極強的「東歐」概念,開始採用更多地理色彩和帶有歷史、文明傳統的稱呼——「中東歐」。

而他們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就是它們急欲擺脫原蘇聯時期所形成的影響和控制,以求迅速發展同西方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聯繫。所以,「融入歐洲」,就成了這些國家(包括一部分歐洲範圍內的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政治和外交的首要目標。而這一切的最終原因,還是其背後的經濟利益所決定。

在歷史上,中東歐國家長期處於落後的狀態。在西歐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的時候,中東歐國家的經濟卻在泥濘中掙扎。為了改變這種被歐洲人都嫌棄自己不是歐洲人的日子,19世紀6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半個世紀中,這些國家紛紛照搬西方模式,引入西方的制度,加入以英國倡導的國際自由體制,以期望擺脫貧窮落後的面貌。

不幸的是,因為其歷史,制度、文化原因,再加奉行出口導向型的工業化政策,在面對早於它們發展起來的西歐資本主義,這些還處於農奴制的東歐國家,無異於羊入虎口。在經歷被赤裸裸,明火執仗的掠奪、壓榨之後,這種照搬照抄的方法宣布失敗!這也使得東歐國家開始懷疑西方價值觀和經濟模式。

接下去的日子裡,貧窮依舊像揮之不去的夢魘纏繞著這些國家,與西方的差距也一直延續到1938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雅爾達協定》的簽訂,中東歐國家無論是自願還是被迫,都接受了蘇聯模式的計劃經濟和工業化,在隨後的20多年中,中東歐國家的發展成就超過了之前近百年的發展。東歐國家第一次縮小了同西方國家的差距。在1950年到1973年間,東歐國家經濟以年平均3.9%的速度發展(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從而極大改善了東歐國家的經濟狀況。

但好景不長,進入20世紀70年代中期之後,由於沒能正視石油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嚴重影響,未能及時進行經濟調整,以及計劃經濟本身的制約,東歐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開始放緩。

之後,隨著蘇聯本身存在的經濟結構問題越發嚴重,以及在政治環境、經濟決策、意識形態等方面的情況日益惡化,到80年代,東歐國家的經濟危機進一步深化。接踵而來的是經濟停滯和下降。

在這期間,出現了歷史上第一次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指標落後於拉丁美洲國家。哪怕同19世紀初相比中東歐國家的經濟地位大大惡化了。這也成了導致1989年-1991年東歐國家制度劇變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東歐劇變後,中東歐國家迫切需要一套變革方案,尤其是針對其經濟體制的轉型方案。最終,他們不得不再次將目光轉向西方。將市場經濟作為經濟轉型的目標模式,期望自身也能建立起一套在發達國家已經行之有效的經濟體制。

但是對於進行轉型的方式,中東歐國家選擇不一,波蘭和捷克採取了激進的「休克療法」,而匈牙利則是漸進改革的範例,其餘絕大多數中東歐國家也選擇了前者。

但是,中東歐各國的轉型不僅涉及經濟領域,還包括政治體制、法律制度等,而且在轉型開始時已經面臨嚴重的經濟衰退,因而在激進的私有化過程中,中東歐的經濟秩序變得更加混亂,社會兩極分化加劇,社會動盪此起彼伏,同時部分國家還伴隨著「革命」和戰爭,為此付出了巨大的轉型成本。

縱觀中東歐的經濟轉型過程,由於經濟基礎和所處環境各有不同,各國表現不一。在轉型初期,中東歐國與國之間的差距並不明顯。然而中東歐的人均GDP與歐盟的差距卻顯而易見,前者僅占後者的1/5。與此同時,中東歐國家在轉型初期還面臨著嚴重的通貨膨脹以及高失業率問題。

到21世紀初,當經濟發展逐步穩定之後,中東歐國家又紛紛以加入歐盟作為其發展戰略目標,期望隨著進入歐洲共同市場而加速增長。截止目前,中東歐國家中,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羅的海三國,是歐盟的成員國,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加入了歐元區,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波赫、黑山和塞爾維亞五國也不同程度開啟了加入歐盟的進程。

但是,由於絕大部分中東歐國家都定位為小型開放性經濟體,無論是對歐盟市場還是歐盟資金都有相當高的依賴性,因此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深入,尤其在2007-2009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緊接著的歐債危機使中東歐國家的經濟遭遇到自轉型以來最嚴重的衝擊。危機期間中東歐國家經濟平均增速僅為-0.81%。

雖然從2011年開始,隨著全球和歐洲經濟的逐漸復甦,中東歐國家經濟保持穩步增長。每年經濟速度增長2%以上,高於歐盟1.51%的平均水平。但時間進入2020年後,中東歐國家經濟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打擊,各國經濟全部出現負增長,經濟不同程度陷入衰退,登記失業率普遍上升。

伴隨經濟衰退、支出增加和預算赤字擴大,中東歐各國公共債務水平普遍升高,財政狀況惡化。由於疫情導致的經濟活動減少和國際供應鏈中斷,以及產業結構的影響,幾乎所有中東歐國家的進出口總額都不同程度地下降。

2020年中東歐國家經濟普遍陷入衰退,其中,立陶宛的經濟表現最好,2020年僅衰退0.82%,塞爾維亞次之(0.98%),波蘭(2.7%)、愛沙尼亞(2.9%)、阿爾巴尼亞(3.3%)、拉脫維亞(3.61%)、保加利亞(3.8%)、羅馬尼亞(3.9%)、波赫(4.5%)和北馬其頓(4.5%)的經濟表現居中,衰退程度均低於中東歐16國的平均水平,匈牙利(5.1%)、斯洛伐克(5.2%)、捷克(5.6%)經濟衰退程度較深,克羅埃西亞和黑山的經濟表現最差,分別衰退8.4%和15.3%。

為緩解疫情帶來的消極影響,各國出台一系列經濟救助和刺激計劃,歐盟也採取措施應對疫情衝擊,設立恢復基金並有針對性地增加2021年至2027年歐盟長期預算,同時通過西巴爾幹經濟投資計劃,向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的西巴爾幹國家提供援助,以期幫助中東歐國家恢復和發展經濟。

但隨著俄烏戰爭的爆發,中東歐又被推到了戰爭的前沿。特別是在與俄羅斯關係方面,雖然美國、北約一再施壓,但中東歐國家繼續呈分化狀態:塞爾維亞、匈牙利等繼續與俄羅斯保持相對密切的關係;而波蘭、捷克、波羅的海等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更趨緊張。

在經濟上,隨著俄烏戰爭的進一步持續,一旦俄羅斯天然氣突然停止供應,中東歐將面臨重大的宏觀經濟衝擊,包括在許多情況下出現負增長和更高的通貨膨脹率。在中東歐國家,能源在一攬子消費品中的權重通常高於西歐國家。但不同國家的減緩因素有所差異,因此影響不同。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國對俄羅斯天然氣高度依賴,同時缺乏現實可行的短期替代能源供應。相比之下,波蘭、立陶宛和羅馬尼亞在很大程度上獲得了替代供應,或擁有大量本土能源。

曾經的中東歐,命運長期處於歐洲東西方勢力的對抗陰影之中,這一現象的直接根源就是地理因素所造成,這也就註定了中東歐無法擺脫「地理即命運」的尷尬處境。

整個中東歐就像一塊巨大的草坪,但更是一個天然的角斗場。無論是曾經戰爭時期的俄法,蘇德,還是後來的冷戰時期、和平時期,包括現在的美國,北約,東西方勢力猶如兩頭大象,它們無論是相互爭鬥還是相愛,其結果對中東歐國家來說都是一樣受踐踏和蹂躪!

所以,中東歐地區是橋樑還是角斗場?自身努力確實是必須的。但最終的命運卻還是在東西方勢力的影響之下!所以,對他們來說,未來的發展走向不僅僅取決於他們,域內外勢力的此消彼長也是關鍵的原因!

關鍵字: